大明靠山王,崇祯认我当大哥

第十四章 你去监军吧

    崔呈秀气的嘴边的胡须都在抖,反诘道:“既然你说我这个兵部尚书尸位素餐,那你倒是说说若与林丹汗开战,我大明该如何取胜!”

    此话一出,崇祯也不由来了兴趣。

    虽然昨日与王安畅谈之后,崇祯心中已有决断,但还是很想看看成基命这个东林党的代表人物能拿出什么对策来。

    只见成基命气势凛然的冷哼一声,道:“自然是急调宣大总兵尤世禄回防,以宣大边军之精锐,难道还对付不了一个鞑子?”

    崇祯顿时失望不已,所谓的清白相公拿出的对策说了跟没说一样。

    要是调防尤世禄,杏山怎么办?

    况且两地远隔数百里,而大同军情如火。

    先不说尤世禄来不来得及回防,即便来得及,只怕尤世禄火急火燎的带兵赶到之时,说不定直接就在城外与林丹汗遭遇了。

    就尤世禄那几千疲兵,城外遇到林丹汗的数万大军岂不是送人头?

    到时候别大同没救下来,反而先送了己方一员总兵。

    到时大同兵亲眼看见自己总兵死在城下,只怕不溃也要溃了,原本还有点军心可以打打守城战,这下怕也是打不下去的了。

    显然除了成基命以外,崔呈秀的阉党旧臣都是明白这个道理,闻言只是冷笑不已,随即看向崇祯帝。

    虽然天子年轻,但也不可能不懂这个道理才对。

    在他们看来,崇祯一定会否决成基命的话。

    然而等他们看向崇祯,心中却是一个咯噔。

    只见崇祯满脸的欣赏之意,似乎对成基命的话十分赞同道:“成爱卿所言有理,只是调尤世禄之语不可再提,一来辽东正是用兵之时,此时抽调尤世禄恐让建奴有机可乘,二来大同战事一触即发,此时让尤世禄回防只怕是来不及的。”

    众臣不由长舒了一口气,还好这年轻皇帝还知道些轻重。

    成基命大咧咧道:“若是不调尤世禄也无妨,我宣大兵额八万反手一个林丹汗还不是绰绰有余。”

    崔呈秀闻言皱眉,宣大府兵额虽有八万,但到如今也只剩下万余老弱而已。

    再加上被总兵尤世禄调走的数千兵马,现如今大同府恐怕也只剩下几千老弱。

    不但是宣大府如此,整个大明的位数都是此等情况。

    崔呈秀身为兵部尚书,虽然知道这个情况但却不敢站出来说出真相,谁知道崇祯帝会不会把他当典型给砍了。

    龙椅之上的崇祯击掌赞叹道:“我大明的官员要是都能像成爱卿这样,边患何愁不平!”

    崔呈秀暗暗摇头,心想着年轻皇帝还真是有够天真的,这大明的江山在他手上还真是前途未卜。

    成基命受到了崇祯的夸奖嘴角忍不住的上扬,然而还不等他说几句谦虚的话,就听到崇祯帝发布命令道:

    “成爱卿听旨,朕命你为监军大臣复宣大监督战事,即刻启程不得有误!”

    成基命顿时傻眼,嘴角的笑容还没来得及收回去顿时凝固在脸上。

    刚刚……皇帝说什么?

    让我去宣大监军?

    林丹汗数万兵马围攻宣大府,你让我一个文臣去前线这不是让我去死吗!

    成基命差点跳起来,抗旨的话到了嘴边好悬堵了回去。

    “陛下……微臣不通军事,到了宣大只怕是与战局无益呀……”

    然而龙椅子上的崇祯帝却似乎是铁了心,抬手安抚道:“诶,成爱卿此言差矣!打仗的事情自由守城将领来指挥,爱卿此去只要鼓舞军心便可!”

    “可……可是……”

    成基命还想再说,却是被崇祯帝直接打断道:“爱卿不可推脱,这一战能否打出我大明的气势,可就全看的爱卿的了!”

    成基命张着嘴巴,想说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的样子,看的颇为好笑。

    崔呈秀等阉党旧臣全都幸灾乐祸,你不是大义凛然吗!这会儿怎么不说话了?

    然而,崔呈秀等人也没有高兴太久,只见崇祯帝大手一挥,下令道:“即刻传令宣大两府,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城外百姓迁移入城,所有粮食物资,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就地销毁!”

    “即日起坚壁清野,勿使林丹汗获得一颗粮食!”

    百官闻言暗暗摇头,崇祯的这一条坚壁清野,虽然在兵法上不失为一个好计策,但那是建立在与敌方打成持久战的基础上,让敌军无法获得持续的粮草供应。

    这就需要宣府和大同两地的守军,能够将战况打成持久战。

    否则的话,一旦林丹汗攻入城中,崇祯的这一招坚壁清野,非但不能对林丹汗造成麻烦,反而等于是将粮草人口集中在一起供林丹汗取用。

    还省了林丹汗四处劫掠的麻烦!

    但宣大留守的那点老弱病残,能做到吗?

    满朝文武,无人看好。

    自林丹汗崛起于万历末年便屡犯边境,至今为止还没有在明军的手上吃过亏。

    成基命为官数十载,虽然只是文臣,但这点道理还是懂得的。

    因此崇祯任命他为监军大臣,立刻就让他如丧考妣。

    稳坐京师,挥斥方遒与亲临前线直面兵峰那是两码事。

    一旦战败,哪怕林丹汗不杀他,朝廷追究起他失陷的罪责也一样人头不保。

    成基命张着嘴巴,开始有点后悔自己为什么要跳出来攻击崔呈秀了。

    早知道就先让这个阉党得意一时,也好过让自己置于险地。

    偏偏成基命又无法拒绝,因为崇祯任命他为监军大臣,在外人眼中这是重用东林党的趋势,如果他拒绝的话,也许会惹得崇祯对整个东林党反感,他成基命,就会成为东林党在朝堂负起的罪人

    而崔呈秀等人幸灾乐祸过后,也同样认为崇祯帝此举是重用东林党人的前奏,不禁感到前途渺茫。

    毕竟严格意义上来讲,宣大被寇是崇祯帝即位后的第一场对外战争,象征意义非同小可。

    虽然大家都不看好前线战事,可要是万一打赢了的话,成基命以及其背后的东林党,无疑将会声势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