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皇汉之虎,绝无二心

第六十章 柱国

    刘以宁发言,让众人心中长吁一口气,沉默感觉上持续了很长时间,实际上只有不过短短三秒,但带给众谋臣心中的压力可不是一点半点。

    “丞相乃我大汉股肱忠臣,历代先皇包括朕的左膀右臂,怎么可能是做出这等荒唐事的幕后黑手呢?”

    差距太大了,还远没有到可以翻脸的时候,刘以宁不得不低头。

    “哈哈哈哈哈——”司马宏站起身来,勾着腰笑个不停,“没错没错,就是玩笑,这是臣为了缓和德阳殿中众卿苦闷的气氛,才故意口出戏言,还请陛下见谅。”

    “那么对于这件事情,臣的心腹,廷尉程文焱将会负责彻查,以他的能力,相信很快就能水落石出,请陛下放心。”

    司马宏特地在心腹二字上加了重音,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就是想要掌握此次事件盖棺定论的权力,但刘以宁又不得不接受。

    只见她面带微笑,语气亲热地回道:“那就劳烦丞相多费心。”

    无论在任何朝代,做出这种行为跟逼宫也没有太大区别。

    刘以宁如此果决地低头,身为保皇派阵营的众谋臣只觉得奇耻大辱,脸色只能用咬牙切齿四字来形容,这是双方实力的巨大差距,是司马宏单方面的碾压胜利。

    然而,司马宏的表情并没有太大变化,他并不是很满意现在的结果。

    比起刘以宁低头忍让,他可能更希望她拍案而起,大声斥责。

    刘以宁低头除了面子上的损失还有其他什么吗?什么都没有。

    他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借口,一个完美堵住天下悠悠之口的借口,而不是再一次证明自己现在的实力有多强。

    在冉天彻底倒向陛下之后,现在的局势,已经不允许他执行太大风险的计划。

    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的家伙,都不是简单货色,司马宏余光扫过众人,将那些没什么太大反应的家伙一一记在脑海之中。

    冉天,山阳君,陛下的男宠,好像是叫信义,孔雀帝国的小孩?

    陛下的小团伙中,还是有不少能人。

    郭礼拄着拐杖慢悠悠地走到司马宏身前,“呵呵呵,闹剧已经结束了吗?”

    司马宏哈哈一笑,“郭老说的闹剧指的是什么呢?”

    “呵呵呵。”郭礼没有理会司马宏的问询,反而是向刘以宁鞠了一躬,“真是久违了,陛下。您贵体无恙,老臣倍感欣慰。”

    “郭师,好久不见。”

    “什么时候回来的?”

    “半月之前和新罗帝国的人交谈之后回国的,马上又要动身去南边了,可怜我一把老骨头,年年走南闯北。”

    “辛苦了,要保重身体。大汉的明天还需要老师继续努力。”

    “呵呵呵,感谢陛下关心。”

    二人之间的交谈氛围和刚才刘以宁面对司马宏完全不同。

    “嗯?这老头是以宁的老师,我怎么以前没听她提起过。”

    王坚一把捂住信义的嘴巴,“尊重点,郭礼大人可是曾经的丞相,在武帝时期任职丞相,合纵连横对付诸国的就是郭礼大人,也是当今大汉还活着的三位柱国之一。资历辈分,冉天将军、司马丞相、山阳君大人,都只能算他的后辈。当今陛下的父亲,顺帝当初不知道付出了什么代价,才说动他教导了陛下半个月,有了一层师徒名分,本以为他会站在陛下这边,为其保驾护航。”

    信义拉开王坚的手,“没想到,这样的男人也加入了司马丞相的阵营,还是司马四虎臣之一。”

    说不通,就算郭礼真的投靠司马宏,凭借以前的资历,加上大汉朝孝为先的风气,怎么都不该自居其下,最差也该是名义上的平起平坐才对。

    王坚:“郭礼大人如今担任的官职是九卿之一的大鸿胪,负责的便是大汉的外交部分,最近的消息显示,他在忙于和北边的匈奴帝国谈判。”

    信义扫了眼沙盘,还是第一次见这种显示,黄红相间,“我看那个老……郭礼和以宁交谈挺亲切的,真的是敌人吗?”

    信义刚刚问出口,就迎上了郭礼浑浊但锐利的双眸,“快快成长起来吧,陛下。老臣郭礼,只侍奉于强者。”

    说完这句话,郭礼又换上了那副和蔼小老头的模样,“呵呵呵,那老臣告退了。”

    “哈哈,那位还真是让人头疼。”司马宏好像并不意外郭礼明显反常的举动,没有生气,只是挠了挠头,“那么陛下,臣也差不多该告辞了……”

    “慢着!”

    雷鸣般的嗓音响彻整个德阳殿,站在司马宏旁边,一直没开腔的周权出言打断道:“我可不是来这里看你们这些无聊的闹剧的。”

    郭礼侧目看了眼周权,“呵呵呵,那你到底是来干什么的?”

    周权虎目一瞪,“臣有本上奏。”

    站在周权右手边的壮年男子提高声调打断道:“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今天是司马大人和陛下之间的谈话,并不是正式的朝会,你确定要在这种时候上奏吗?你个只拥有打仗才能的无脑莽夫。”

    “区区程文焱在向谁发问呢?再跟我这样说话,小心我碾死你。”

    程文焱脸色肉眼可见的黑了下去,阴恻恻地回道:“你说什么?”

    司马宏回身打起了圆场,“哈哈哈,一介武夫的周权也要上奏,真是难得,让人怪有兴趣的,姑且听听他打算说什么吧,你觉得呢?陛下。”

    刘以宁捉摸不定到底是司马宏派系中,虎臣不和,还是故意伪装出来,麻痹自己,“准了,说来听听,周权。”

    信义心中升起股很不妙的预感,与刘以宁心中的纠结不同,他已经认定,这就是司马宏的诡计。

    如果说,周权是武夫,年轻冲动有血勇,还勉强可以接受。

    那个程文焱,一身洁白无瑕的文士袍,应该是个稳重一丝不苟的家伙,他会被周权一句话激怒?

    “柱国,我希望陛下重新开启武帝时期的柱国评选。”

    山阳君是第一个站出来厉声反对的,“你说什么?!”

    程文焱额头青筋崩起,“你想清楚自己在说什么了吗?周权。”

    周权没有在意周围人质疑的目光,自顾自的继续说道:“十年之前,在武帝在位时期,大汉无疑是天下最凶狠、最危险、最强大的国家。据传,周边诸国一旦听到汉朝有汉军开始出动的消息,无不闻风丧胆,紧闭城门,死守求援。大汉之所以能令他国心生恐惧的根本原因就在柱国身上。武帝册封的八位柱国在天下全土扫荡,如入无人之境,当时的天下各国都打心底里畏惧拥有八位柱国的汉军。但是自从武帝薨逝,柱国制度瓦解,大汉早已不复往日的军威,才会陷入如今诸国围攻的狼狈局面。”

    周权的话把信义整不会了,这和他一直以来理解的柱国有些不一样,“柱国是制度?这是什么意思,我不明白。”

    王坚身怕信义又发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言论,凑近他耳边小声提示道:“当时的大汉,刚刚恢复国力,诸国视我等为眼里的沙子,谁都想来咬上一口。这种时候,如果等到敌国先手进攻,上报长安朝廷,再调遣军队、将军前往交战,往往会延误战机浪费时间。为了不让那些驻守边疆的将领们陷入此等束手束脚的场面,察觉到这一点的武帝,为了应付瞬息万变的情势、战况,给了他们某种权限,那便是战争的自由。八位柱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去判断,现在是否是可以宣战进攻的时机。”

    “嗯哼~不对哦。所谓柱国可不是这种东西。”冉天就像是有偷听癖一样,不知什么时候又出现在了信义身后,侧着耳朵窃听王坚的发言,“所谓柱国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东西。”

    对于周权提议反应激烈的,不只有信义等保皇派系的成员,就连司马宏派系的几位核心人员包括司马宏本人也纷纷露出反对的目光。

    “呵呵呵,竟然把柱国评选又提出来了。不愧是周庚寅那小子的儿子,有他爹年轻时候的那股莽撞劲儿。如你所说,近年来大汉在他国面前军威渐弱,还偶尔会出现他国犯我边境的情况,这确实不是什么好兆头。所以你才提出恢复柱国评选,选出新的柱国,比如你,拥有此等权限,然后去挽救局势吗?”

    周权目不转睛地瞪着刘以宁,“没错!”

    “但是,这样做有一个巨大的问题……”

    周权打断郭礼慢条斯理的话语,“我知道,是谋反的顾忌吗?”

    信义点点头,没错,这才是最不能回避的关键点。

    战争,可不只是单纯的打群架。

    你的士兵怎么来,士兵的粮草怎么供应,士兵的装备从何处募集,都是需要将军思考,统筹调度的问题。

    拥有战争的自由,可不仅仅是拥有区区兵权那么简单,基本等于是获得了那个地区所有人民生产资源的整体调度权,等同于直接分封出去了一个小国家。

    掌握如此巨大的权力,只要稍微有点野心,谋反的苗头便会在心中发芽,茁壮成长。

    那武帝是如何相信八位柱国不会谋反的呢?这样做怎么想都是弊大于利,武帝这种千年难得一遇的圣君,怎么会突然提出如此荒谬的想法。

    凭借他和八位柱国之间深厚且无法动摇的关系吗?

    肯定有但绝对不是全部。

    信义脑海中划过闪电,似乎终于看懂了武帝八柱国的分封操作。

    首先是八位柱国之间肯定不是表面上那么和睦,私下里大仇没有小怨不断,用柱国和柱国之间互相制衡,降低万一有柱国叛乱的影响。

    其次是武帝时期也是世家大族林立,跟今日的时局比起来也不过是半斤八两。

    蹭着自己好不容易打出来的威名册封八位柱国,临时派往地方,自行募集士兵辎重应对战争,调动了本来绝对无法调动的大汉国力,加强了他中央的皇帝权威。

    等等,那唯一的问题是——

    周权咬牙喷道:“别看轻了我,我的人生信条中可没有谋反这种无聊的事情。”

    郭礼半嘘着眼,“哦,那你的心中有什么呢?”

    “我要证明,我周权才是天下最强的武将,是超越我的父亲,超越曾经八柱国的天下第一人!”

    “呵呵呵,你还是老样子呀,周权,口气大得没边,天下最强吗?但是真奇怪啊,这座小小的宫殿之内就有三位你发誓要打败的老古董呢。陛下右手边装作在看戏的冉天,前方站立的司马宏,以及我这个走路都走不稳的小老头儿。”

    “没关系。你们的时代早就结束了,若是准备阻拦在我踏上天下最强的道路上,我照样亲手将其粉碎。”周权一拳轰击在旁边的立柱上,留下一道清晰的拳印,“陛下,大汉的武之尊严,我周权定会将其提升到武帝时代之上,请在这里立刻册封我为柱国,给我战争自由的权力!”

    那个周权脑袋瓜子在想些什么,给自己敌人近乎建国的权力?

    信义掏了掏自己的耳朵,怀疑自己刚刚是不是听错了,而且如果他没理解错的话,周权好像搞错了一件事情。

    “你说够了吗?虽是一介年轻武夫,但对陛下的不敬也要有个限度。”

    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出言反驳周权野心的会是司马宏。

    “周权小子,你对柱国的理解好像出现了一点点偏差。”冉天也没再装聋作哑,“我们几个老家伙之所以能评选上柱国,征伐天下,不是因为获得了战争自由的权力。”

    郭礼淡淡接道:“而是我们在当选柱国之前,已经立下了寻常人难以想象的功劳,成为了名震天下的大人物。”

    信义点点头,想要去一个势力错综复杂的陌生地带,凭借类似冉天那样的低贱出身,让那些乡绅土豪、世家大族乖乖听话,没有足够的威望,没有足够强势的军力,没有傲人的战功堆积在身,怎么可能实现?

    柱国权限只是解除这些肆虐天下的狂龙身上最后一道枷锁,而不是让人鱼跃龙门的晋升利器,周权从根本上便搞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