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皇汉之虎,绝无二心

第六十一章 海兴城

    对上冉天赤裸裸的蔑视眼神,周权气不打一处来,向前一步便打算在德阳殿中动手,“你说什么?”

    司马宏一个闪身拦在了周权身前,“哈哈哈,说到底,果然还是谋反的可能性让人担忧,当今陛下年岁尚浅,没有武帝的威望,根本不足以牢牢掌握住给了权限,自由行动的柱国们。让陛下年纪轻轻就背上如此负担,就是我们这些做臣下的失职。”

    话音一顿,司马宏转身面向刘以宁,再次单膝下跪,“因此作为代替方案,在对臣司马宏起誓忠诚的心腹中,选出能力出众者,临时坐上柱国的位置,又如何呢?”

    什么?!司马宏这家伙想要以自己为中心重新组建柱国。

    这话一出口,不论是信义、黎左然等人,还是一直摆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态度的冉天,都面色微变。

    信义只觉心中一股凉气直冲天灵盖,好狠的计谋,临时起意,又或是早有图谋。

    目前发生的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吗?他一开始就想要谋取这部分的权威,以宁现在的权威能阻止他吗?柱国权限真给了,那跟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什么区别。

    “司马兄的志向之远大可真是让人敬佩,小弟冉天可是自愧不如呢,嗯哼~”

    冰冷的杀气从高台之下散发而出,瞬间席卷整个大殿。

    司马宏眼神微变,还是触动到了冉天的底线吗?

    “哈哈哈,虽说如此,柱国一事还是关系重大,这件事就以后再慢慢商议吧。”

    就当是开了一句微不足道的玩笑,司马宏毫不在意,站起身来整理了下,因下跪皱起的衣摆,“周权啊,这次觐见说白了只是来庆贺陛下的平安无事,你那大胆的上奏,还是暂且先压一压,如何?”

    周权没有刚才暴露的样子,“明白了。”

    “那么陛下,前方战事紧急,臣等告退。”

    等到司马宏一行人离开德阳殿,彻底走远,殿内低着头,咬紧牙关的众人才再次开口。

    没有任何辩驳余地的惨败,脸面尽失,司马宏之心,路人皆知,但暂时没有拿下他的办法。

    王坚情绪表现得最明显,重重一拳轰在立柱上,立柱分毫未损,反而擦破了自己的拳头,鲜血横流。

    刘以宁虽然脸上表情没有表现出来什么,但也只是面上功夫而已。

    只见刘以宁从龙椅上站起身来,回身一脚又一脚地踹在龙椅上。

    要不是龙椅奢华巨大,可能真被刘以宁踹碎了。

    无能狂怒,这就是主弱臣强的悲哀。

    就是当着你的脸认罪,又能如何,敢治罪吗?不但不敢还得主动给他找台阶下,司马宏此举摆明了是在告诉她,她刘以宁不过是一个傀儡,只能老老实实坐在上面任其摆布就可以了。

    这龙椅就是个笑话,这皇位就是个笑话。

    信义上前一把拉住刘以宁的胳膊,阻止了她继续踹龙椅的行为,“朝会结束,走吧,去外面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殿外宫墙门楼上的僻静处,信义俯瞰长安城内的繁华。

    “哈哈哈哈,真是吃了一惊,那就是司马宏吗?真是想象不到的硬茬,给了你一个十足的下马威呢。”

    刘以宁面容僵硬,“早晚会有这一天,躲也躲不掉。”

    信义侧身坐在了城墙上,“哈哈哈哈,我还是第一次见你这副沮丧模样。不过也难怪,要你性命的人在你面前说出那种话,还能平安无事。哈哈哈哈,真是惨败中的惨败。”

    刘以宁脸上有些挂不住,干脆闭上眼不去看信义那副讥讽的表情,纵身一跃,站在了城墙边上,“哼,感觉可笑就笑吧,这就是当今大汉皇帝的现状了。”

    信义收起了那副玩闹的笑容,“敌人很强大。”

    刘以宁:“没错,尤其是司马宏的几位心腹重臣。掌管律法的程文焱、掌管农业的郝孝水,掌管外交的郭礼,掌管军事的周权,以及掌管交通城建的樊林,都不是易与之辈,还都占据着大汉庙堂之上的高位。但是真正难办的是那家伙。率领他们的那个男人,司马宏。”

    信义:“看一眼就明白了,那家伙不是盏省油的灯,虽然是贵族出身,但是少有的精明强干,能在武帝时期评上柱国靠的可不是祖宗基业,而是自己的实力。”

    刘以宁:“据说年轻的时候,司马宏只是诺大司马家中,一个偏远的不能再偏远的旁支庶出,他是先靠自己的能力得到武帝的认可,获封柱国之后,才回到司马家,杀尽自己同辈兄弟姐妹,整整二百五十七人,才登上司马家家主之位。”

    信义还是第一次听到有关司马宏的过往,心中对他的警戒值再次提升,“没想到,他司马宏还是个心狠手辣、城府极深的真家伙。”

    刘以宁轻叹一声,望向远处车水马龙的长安街道,“虽然不想承认,我们的阵营,包括我这个领袖在内,能力都远远不如司马宏。”

    “喂,以宁,你不会丧失斗志了吧。”

    “别开玩笑了,我可是大汉的皇帝,只有他这样等级的人,才勉强有资格做我的对手!”

    “哈哈哈,不愧是想要立下千古功名的圣君。”信义扭过身去,一同望向城中的繁忙的百姓,“还记得我跟你说过的话吗?能获得百姓认同的人才是皇帝。看到了吗?我们眼前的长安城,一座有着两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而放眼天下,大汉的子民数以亿计。在这亿万百姓的汪洋大海面前、士族、司马宏、包括你我,都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朵浪花。谁能真正将百姓放在心中,谁就能获得亿万百姓的支持,谁就能取得真正的胜利。我们可不能输在这方面啊,以宁!”

    “呼,没想到又是你来安慰我。”刘以宁倚靠在城墙上,皱起的眉头稍稍舒缓,“那你呢?下一步打算怎么做,作为护卫待在我身边?卫尉的职位还空缺着,以你的能力和功绩,足以胜任。”

    信义想都没想,摇头拒绝道:“哈哈,以宁,你开玩笑的吧,尤其是准备实施卖官鬻爵的今天。天下人中谁知道我的能力呢?除了跟随我们一路走来的那群人外,只有杨忠手下的一小撮士兵。你固然可以用皇帝的权限给予我九卿的高位,但是在外人看来,那就是当今陛下识人不明,任人唯亲。”

    “呵,官位你都不要。”刘以宁眼神微微黯淡,仿佛知道信义会拒绝,但又不想他离开,做着最后的挽留“非去不可吗?”

    信义将腰间的传国玉玺还给刘以宁,“昨晚我们不是说好了吗?这是计划的一部分,我必须去。”

    德阳殿内,冉天等非刘以宁派系的人纷纷离去,只剩下一群垂头丧气的谋臣、

    山阳君还在给众人训话,提振士气,“别垂头丧气的!就算对方实力远胜我等,但也不能这样灰心丧志,他们是我们必须打倒的敌人!”、

    “……”

    尽管山阳君在那边慷慨陈词,但收效平平。

    不管怎么说,司马家的虎臣都是身居要职的大人物,而他们这群人之中,山阳君目前那六品议郎,已经是所有人中官职最高的一位了。

    听到身后的脚步声,王坚回头望去,“杨忠?!还有陛下。信义怎么不在?”

    刘以宁带着本来应该重新关入大牢之中的杨忠出现在这里,与早上不同,这一次杨忠身上没有佩戴任何镣铐枷锁,“放下过去的恩怨吧,从现在开始,杨忠将以朕的谋士身份与诸位共同努力。作为原御史派系的参谋与司马宏对峙多年的他一定会派上用场,来吧重新站起来!”

    司马宏的到来,将保皇派从美梦中唤醒,展示出了双方硬实力的巨大鸿沟,一度让保皇派众谋臣深受打击,差点一蹶不振。

    但是在刘以宁和信义的多方游说下,越来越多的中立派,反对司马宏派系的人在利益驱使下,站在了他们这一边,这件事反而成为了让刘以宁阵营大幅变貌的契机,心中各怀鬼胎没有将刘以宁等人放在眼里的丞相派系,暂时还没有人发现对手的变化。

    而另一边,长安城东城墙郊外,信义换了套朴素的黑衣,背着赤霄剑,双手抱头,优哉游哉地漫步在国道上,身后跟着一位金发白皮戴面具拿把大号羽扇的小不点。

    “喂,左然小丫头,你跟着我干嘛?你不是想当官吗?我记得以宁给你的是从四品——光禄大夫的高位吧,这都不满足,一步登天哦?仅次于山阳君的派系二号人物,黎左然大人。”

    “我的野心可不止光禄大夫的位置,司马宏能当丞相,我就不能坐上丞相的高位吗?”

    信义比了比她的身高,没发一言,但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黎左然咬牙切齿,“我知道年龄、阅历、能力我都不如司马宏,还是个异国之人,陛下不可能让我担任丞相的高位,但如果我立下足够大的功劳呢?”

    “人还没长大,野心倒不小,小心死在战场上。”

    黎左然翻了个白眼,她当然想一步登天,待在都城住豪宅享受当大官的美好生活。

    但是信义怎么办?

    过往几天的战争经历,黎左然算是看明白了。

    信义对于战机的把握是顶级的,但却是个连最基础的后勤调度都没弄明白的军事白痴。

    他一个人上战场,独自领军,没有山阳君或者自己帮他把控部队,要不了多久就会死在战场上。

    她虽然看重自己的荣华富贵,但也是知恩图报之辈。

    她知道要不是信义举荐、信任自己,自己可能早就已风白军无名军师黄伟的身份死在了孟功愤怒的锤下,怎么可能参加后来的作战,统率军队立下大功。

    “说起来,为什么这次出发一个兵卒都不带。”

    “如今的都城的守军中,全是原窦恒派系的人,如今以宁重启杨忠,如果不留下足够可以信任的人手在身边稀释掉杨忠手中的兵力,我放心不下。毕竟昨天我们和他还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地拼杀,我们死了孟功、朱虎二人,杨汇手底下的三名得力助手也因我们而死。这可是血海深仇,我还不是很信任他。”

    黎左然惊呼道:“那也不能一个人都不带啊。就我们两人去到陌生的地方,你是打算从步兵头开始干起吗?”

    信义从怀中掏出一个信封,“放心吧,以宁走之前可是给了我一封推荐信。虽然不能混上什么高位,但是凭借我的爵位,混个曲军候当当想来不成问题。”

    黎左然面具孔洞中,露出怀疑的眼神,“真的会这么顺利吗?”

    大约半个月之前,还是公子皓在位的时期,朝廷之上收到了寿龙将军的战事报告,新罗帝国近期在边境的调度频繁,双方斥候之间斗争激化,死伤骤增,新罗帝国可能收到了皇室内乱的消息,打算趁机谋取冀州。

    到了刘以宁夺回长安城之时,寿龙将军的预感已经应验。

    新罗帝国派兵十八万直指位于冀州北方边境的海兴城。

    海兴城,位于大汉冀州北部边疆之上,横亘在黄草平原之间,北临崇海,南依靠险峻的东平山脉,东面走出黄草平原就是新罗帝国前线军事重镇平壤城,是大汉专门建来抵御、警戒新罗帝国入侵的第一道门户,

    如今,新罗帝国从国内五十余城共计调兵二十万,以平壤城为后勤原点,分三路进军,准备一举拿下海兴城直抵冀州腹地。

    然而此刻的大汉内部,皇室内乱刚刚结束,朝廷还未完全恢复运转,短时间内根本抽调不出更多的人手驰援,不得已寿龙将军只能从手头部队中留下少量人手警戒防区其他边境,自己亲率剩下的六万大军加上新增募的民兵乡勇共计十万,集结在海兴城附近,迎战新罗帝国。

    两军相加,兵力规模接近惊人的三十万,是刘以宁继位以来所遭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而这也将是信义二人此行的目的地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