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伙伴

第71章 回家骗钱

    陆伟韬的老家在藕塘镇,那地方离贺天龙的山寨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陆伟韬午后出发,到藕塘镇已经是深夜了。

    藕塘镇这个名称其实不太准确,因为它最重要的物产并非莲藕,而是生丝,这儿的缫丝业很发达。由于水陆交通都很便利,藕塘镇还成了生丝的集散地,百业兴旺,十分富庶。陆家更是当地首富,宅邸位于藕塘镇东南角,青瓦高墙,很是气派。

    陆伟韬已经很久没回过家了。他十五六岁就去上海读书,1937年考入圣约翰大学时,正赶上淞沪抗战爆发。他怀着满腔爱国热情,投入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

    当时军统正在青年学生中招兵买马,他就加入了军统,成为一名秘密特工。为了避免连累家人,他甚至切断了跟家里的联系。此番他突然回家,引起的惊喜不言而喻。

    第一个见到他的是阿金伯。这个陆家的老仆人打开大门,一下愣住了。陆伟韬笑道:“阿金伯,不认识我了?”

    阿金伯使劲揉着老花眼,颤悠悠问:“你……你是少爷?”

    陆伟韬握住他的手含笑点头。

    阿金伯激动得满脸通红,大叫道:“来啊!快来啊!少爷回来了!少爷回来了!”

    老头子一边喊叫一边踉踉跄跄的往里跑。他是个性情平和的人,这辈子还从没喊过这么大声。

    转眼之间,少爷回家的消息就传遍了陆家老宅,上上下下所有的人都涌了出来,整个宅子灯火通明。

    陆伟韬的母亲陆王氏一把抱住他,老泪纵横:“阿韬,我的儿子,你可回来了!妈好担心啊!”

    几年未见,母亲的头发已白了大半。陆伟韬心里酸酸的,要不是父亲在旁边开口,他眼泪就要出来了。

    他父亲陆敬斋说:“你这浑小子,这么多年一点消息都没有,还以为你死在外面了呢!”

    父亲还是像从前那样严厉,端着父亲大人的架子,但眼睛里却流露出慈爱和喜悦。

    陆伟韬说:“爸,这事一言难尽,我实在忙不过来……”

    老爷子哼道:“哪怕再忙,难道连写封信的时间都没有?你是大总统还是大元帅?”

    母亲见陆伟韬支支吾吾,赶紧打岔:“阿韬,你这时候到家,大概晚饭还没吃过吧?”

    陆伟韬夸张地拍了拍肚子:“别说晚饭了,连午饭都没吃过,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阿金伯抢着说:“我去叫人给少爷做饭!”

    三个菜一个汤很快就端上来了,煸草头、油焖笋、梅干菜烧肉,还有番茄蛋花汤,都是陆伟韬最爱吃的。

    母亲坐在陆伟韬对面,眼巴巴看着他吃。陆伟韬笑道:“妈,你弄得我都不好意思吃了。”

    “有啥不好意思的?你小时候妈还喂你吃呢。”

    母亲把一大块肉放到他碗里,柔声说:“多吃一点。瞧你又黑又瘦的,哪像是读书人啊。”

    陆伟韬摇头道:“读书人就该又白又胖?”

    “反正我觉得你变了,”母亲望着他说:“变了很多,和从前那个阿韬不一样了。”

    母亲对子女的感觉总是最敏锐最准确的。陆伟韬不敢再讲下去,生怕言多必失,忙转移话题:“妈,您老人家身体还好吧?”

    “怎么说呢?大病没有,小病不断。”母亲叹道:“妈想你啊,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有时候做梦都在喊你回家吃饭。”

    老太太眼泪汪汪。

    陆伟韬强忍心酸,笑着说:“妈您不用担心,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能照顾好自己的。”

    吃完饭,他的房间也收拾好了。他躺在床上美美的睡了一觉。

    多少年来,他还是头一次睡得这么香这么安稳。自从加入军统之后,他一直在刀尖上过活,连睡觉都睁着一只眼。

    第二天早晨,他迷迷糊糊的还没醒透,阿金伯就进屋来了,拍了拍他说:“少爷,起来吧。老爷在书房里等你,有话要跟你说。”

    陆伟韬用力伸了个懒腰:“知道了,马上就去。”

    阿金伯走后,他起床洗漱了一下,穿过花园来到父亲的书房。

    他父亲陆敬斋六十来岁,长容脸,留着一把山羊胡,瘦瘦的,但精神矍铄。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商人,所谓的书房其实就是他的账房,里面书没有几本,账本算盘倒是一应俱全。

    老爷子端坐在太师椅上,摆摆手让儿子坐下,问道:“你从上海来?现在上海情况如何?”

    陆伟韬说:“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本人开进租界,把英国人美国人统统关进了集中营。”

    “外国人不关我的事,”老爷子说:“我关心的是生意。现在市面怎么样?生意好不好做?”

    陆伟韬摇摇头:“别提了,一片萧条!日本人搞以战养战,老百姓饭都快吃不上了,哪有生意好做!”

    “我手上还压着不少生丝呢,看来只好贱卖了。”老爷子叹了口气,把烟丝摁到水烟锅里。

    陆家在上海有个商行,规模不小,开销也大。等手头的生丝处理掉之后,他打算把商行关了,看看形势再说。

    老爷子点燃水烟吸了几口,两眼盯着儿子,缓缓说道:“阿韬,家里已经整整五年没你的消息了。你老实告诉我,这些年到底在外面干了些啥?是不是闯祸了?”

    “爸您想到哪儿去了,没那回事!”

    “真的?”

    “当然!我保证!”

    陆伟韬先安下父亲的心,然后把路上想好的谎话抛了出来:“我考进圣约翰大学是1937年,正赶上淞沪抗战。我参加了学生志愿队,宣传抗日,忙得不行。后来有个美国考古队要去XJ找恐龙,请我给他们做翻译,没想到兵荒马乱的,一去就是好几年。”

    陆敬斋捋着山羊胡微微点头,看来并没有怀疑。

    陆伟韬接着说:“我在XJ的时候,先后给家里写过三封信,让你们别担心,你们没收到吗?”

    陆敬斋说:“一封都没收到。”

    路途遥远,世道混乱,信丢失了确有可能。他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缠,话头一转问:“你这次回来有事吗?”

    老爷子是个很精明的人,想要蒙他可不容易。

    陆伟韬观察着他的脸色,小心翼翼地说:“主要是看望父亲母亲大人,向二老请安。”

    “还有呢?”陆敬斋盯着他问。

    陆伟韬咽了一下口水,吞吞吐吐道:“还有……还有就是有个消息告诉你们,我……我要结婚了。”

    陆敬斋似乎有思想准备,并没有显得过分惊讶:“你是洋学堂出来的,讲自由恋爱,我也就不跟你说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了,但婚姻毕竟是一辈子的大事,总不能太草率。”

    “那是!那是!”陆伟韬连连点头,装出乖儿子的模样:“我此番回来就是要听听二老的意见。”

    “跟我说说吧,那位小姐姓什么叫什么?多大年纪?什么地方人?家境如何?”

    “她姓徐,叫徐雅雯,比我小两岁,祖上是江西的。她父亲在上海老西门开一家南货店,算是小康吧。”

    陆伟韬胡诌了一通。在军统干了这几年,别的不敢说,撒谎的本领着实长进了不少。

    陆敬斋又问:“你和她怎么认识的?”

    陆伟韬回答:“她是我圣约翰大学的同学。”

    陆敬斋点燃水烟,呼噜呼噜的吸着。

    陆伟韬问:“爸,您看……”

    “家境马马虎虎,还算过得去。”陆敬斋点头道:“关键是人品,她人品怎么样?”

    “人品这方面,您老尽管放心。”

    陆伟韬摆出一副大少爷的架势,摇头晃脑说:“就凭我这人才家世,整个学校都是拔尖的,追我的女孩子多了去了。她要不是人品出众知书达理,我能看上她吗?”

    “哼,你太轻狂了!”

    陆敬斋斥责儿子,嘴角却闪过一丝笑意。

    这自然逃不过陆伟韬的眼睛,他趁热打铁,说道:“这些年我自己挣的钱,除了吃饭穿衣没剩下多少,我跟徐小姐定亲办喜事,只好回家要钱了。”

    “要多少?”

    “大约一千六百块银元。”

    陆敬斋一愣:“什么?要一千六?这么多?”

    陆伟韬掰着手指头说:“爸,我算给您听。咱们这样的人家,给女方的彩礼六百块银元不算多吧?剩下的一千要买钻戒买首饰买衣服,还要租房子定酒席,恐怕还不够呢!”

    老爷子还没说话,母亲陆王氏闯了进来。她大概已经在门口听了一会儿了,乐呵呵说:“不够不够!起码再加五百!”

    陆敬斋瞪了她一眼:“你胡说什么呢!还要再加五百!你可真大方,也不怕风大扇了舌头!”

    陆王氏回瞪了丈夫一眼:“儿子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多花点钱怎么啦?咱们家又不是没钱!”

    陆伟韬赶紧翘边:“爸您不知道,咱们陆家在上海也小有名气呢。上海人喜欢称大王,什么五金大王颜料大王,咱们陆家被称作生丝大王。咱们做事情缩手缩脚,人家要笑话的。”

    陆敬斋嘀咕:“不偷不抢的,笑话什么!”

    陆王氏说:“咱们又没有三男四女的,就阿韬这一个独子,钱不给他用给谁用啊?”

    陆敬斋不吭声,水烟吸得呼噜呼噜响。

    他是本地的首富,同时也是本地最吝啬的人,二者同样出名,要让他掏钱太难了。

    陆伟韬偷偷扯了母亲一下。陆王氏会意,上前夺走了丈夫的水烟筒:“你哑巴了?说话呀你!”

    陆敬斋终于开口了:“好吧,一千六百块银元,这点钱我还拿得出来。”

    陆伟韬大喜,刚要道谢,老爷子摆手道:“不过有个条件,你把徐小姐带来,我要当面看一看。”

    陆伟韬一听傻眼了。老爷子瞟着他:“怎么?有问题吗?”

    陆伟韬支支吾吾说:“这……这不太好吧?徐小姐是知识女性,这么做伤害她的尊严……”

    “这算什么话!”陆敬斋不满地说:“丑媳妇还要见公婆呢,她人品出众还怕什么呢?”

    陆伟韬结结巴巴拼命狡辩:“不是……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这会让她觉得有失尊严……”

    这回陆王氏站到了丈夫一边:“啥尊严不尊严的,我也想看看徐小姐,你带她来一趟吧。”

    陆伟韬被父母左右夹攻,无言以对,只能一个劲挠头。

    陆敬斋尖利的目光在他脸上游弋:“怎么啦?我这个小小的要求让你为难了?”

    陆伟韬嗫嚅道:“确实挺让我为难的,如今外面兵荒马乱,带她来实在不方便……”

    “不对!”陆敬斋厉声打断他:“我看你躲躲闪闪的,恐怕其中另有文章吧?是不是?”

    “没有没有!”陆伟韬矢口否认:“就是怕路上不太平,万一碰上土匪或者东洋鬼子……”

    陆敬斋想了想说:“她实在来不了的话,我到上海去和她见一见,这总可以吧?”

    “不!”陆伟韬叫道:“这也不行!”

    “为什么?”陆敬斋严厉地问。

    陆伟韬只好现编谎话,结结巴巴道:“因为……因为她已经有身孕了,怎么好意思见你……”

    “你说什么?徐小姐已经怀上了?好啊好啊,咱们陆家后继有人了!”

    陆王氏高兴地抓住儿子的手,回头对丈夫说:“老头子你别去了,我去上海看看她!”

    陆伟韬很尴尬,推开母亲的手说:“妈,您也别去,这不合适,她还没过门呢……”

    “这有啥关系,”陆王氏说:“妈不是那种老封建,不计较这个。”

    陆伟韬急了:“妈!您不计较我计较!我……”

    “臭小子,你少在这儿胡扯!”

    陆敬斋把水烟筒往桌上一墩,冷笑道:“哼,鬼鬼祟祟的!我越听越觉得你没说实话,什么结婚不结婚,一定是你不学好,吃喝嫖赌欠了债,想让老子给你擦屁股!”

    陆伟韬捶胸顿足:“冤枉冤枉!天大的冤枉!我怎么会干那种下流事!不可能的!”

    陆王氏这时又跟儿子站到了一起:“老头子你别瞎说,阿韬从小到大一直规规矩矩的……”

    “闭嘴!你就会护短!”陆敬斋斥道:“他要是真的规规矩矩,为啥死活不肯让徐小姐见我们?”

    陆王氏张口结舌,狐疑的目光扫向陆伟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