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歌女奇冤录

第14章 初闻噩耗(二)

    吕蔚知道柳永在京城有个关系最密切的女人,是个忘年知己的歌女,两人之间的关系等同夫妻。看到柳永惊惶痛苦的样子,他脱口道:“是那个虫……吗?”

    “不是,是别的一个。”

    “啊——,”吕蔚这才长出了一口气,跟着又犯了疑心,既然不是虫虫,你干嘛悲伤成那样,这汴京城里还有多少让你牵肠挂肚的人哪?见到柳永否认,吕蔚心里问着自己,既然不是虫虫,一个歌女值得让你如此伤心?

    他哪里知道,柳永对待歌女的态度不同于一般士人,他尊重她们,像她们爱戴他一样的关爱她们,在他的头脑里,从不认为“乐籍”轻贱,平等相待是第一位的。与他交往非常密切的歌女多达两位数,他都能平等对待,不分薄厚。

    信很长,柳永见吕蔚急迫的样子,便将读过的两页纸递给他,让他自己去看,自己继续专注地往下看。

    信的大意是:范仲淹回京后任命为天章阁待制,不久后又任为权知开封府,他办事大刀阔斧,不出月余,便将京师治安整肃一新,并清理了一批积案。

    但是上任第一天受理的一件申诉案件,让他始终窝口气在心里。那一天,一个女子到开封府来讨说法,女子自称是积翠楼的歌女,名叫安安,她曾经几次请求开封府寻找一个叫心娘的歌女,都被以各种理由拒绝,如今听说范大人知开封府,故此再来申诉。

    信中提到唯一的嫌疑人叫杨恭德,“是你景祐元年的同榜进士,你们两个还曾吵过架”,在这句话下面还划了一道重重的红线。

    范仲淹写道:这次安安正式向开封府投递了诉状,要求官府查找心娘。她还提出,心娘肯定是被姓杨的杀害了,或者是卖往他乡了。姓杨的是个人面兽心之人,害了人还来充好人。

    在询问时,安安说,此事只要去问柳永便知,他一准同意我的看法。因为心娘曾对她说过,柳永认为姓杨的不是个好人。安安说,以她对柳永的了解,他绝对是个值得信赖的人,他的眼力毒得很,看人绝对错不了。

    最后,信中写道,阅后有何想法,盼告之。

    柳永读信最初的反应是震惊,之后是痛心心娘的轻生,再后来看到范仲淹的问话。对于心娘的死,你怎么看?他默默地将这句话念了三遍,除了这句问话,范仲淹在信中并没有请他出主意,提供帮助。但看得出来,他是遇到了难题,否则没必要来信通报这一消息。

    柳永认识安安,安安在他最艰难的时候曾帮助过他。他知道,在积翠楼的几十个歌女中,陈师师、安安和心娘三个人的关系最好,尤其是安安与心娘情同姐妹。安安性格直爽又很自律,很像他的虫虫,这在歌女队伍中是不多见的。

    他认同安安对女尸的辨认,安安是个优秀的舞者,她一眼便能看出一个女人的身材适不适合舞蹈,不管那个女人是在跳舞,还是躺着不动,甚至死了有些变形。像心娘那么出色的舞女,与一般妇女的骨骼、姿态等各方面都有截然不同,只要她的一个轮廓、身影一晃,安安便能分辨出这是心娘。在金明池女尸案中,脸部的辨认只是为确定是否其人起辅助作用。

    柳永之所以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他经常以专业的眼光观察事物,就像安安物色歌女时手一拤、一捏,就能穿透外观看到骨骼一样,他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他的眼睛很毒,一进歌馆,几十名歌女或坐或站,千姿百态,他也只待眼睛稍微适应了室内的光线,便随手点上三五个歌女,都是馆里最好的几个,等其他早来的客人费了好长时间决定下来后,才发现最好的几个歌女早就被人挑走了。柳永的耳音更佳,听过的声音过耳不忘,下次再遇到时,听到声音不见面容便知是谁。

    溺死的女人如果不是心娘,那么心娘的下场就只剩下被拐卖或被杀害了,柳永的心更加沉重,他心中反复地问着自己:心娘,你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