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歌女奇冤录

第34章 恶魔伏法

    案件大白于天下,开封百姓气炸骨髓。

    心娘人缘好,心地善良。许多客人听到她被一个姓杨的残忍杀害,一个个恨得咬牙切齿。听说姓杨的被抓捕到案,押在开封府大牢,纷纷托人到牢里递话使钱。

    狱卒们收了钱,将杨恭德折腾得死去活来,这些天不知道到鬼门关转了几个来回。杨恭德在狱中度日如年,只盼着早日问斩。

    因民愤极大,未到秋决时分,刑部的批文就下来了。到了出斩这天,瓮市子周围几条街巷被人群堵得水泄不通,店铺关门,人们都涌到这里观看行刑。

    开封城内的大小歌馆几乎全部停业,数不清的歌女一群一群地结伴前去围观。

    恶贯满盈的杨恭德终于在瓮市子十字街口开刀问斩,刀光一闪,人头落地,血花飞溅,行刑完毕,杨恭德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许多年轻女子,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歌女,她们不惧这可怕的血腥场面和军兵的阻拦,纷纷拼命地向前挤,一心要亲眼看见这个恶魔的可耻下场,默默地在心里祝祷心娘的冤魂早日安宁。

    汴京城内鞭炮齐鸣,震耳欲聋,经久不绝。

    汴京城的老百姓齐声赞扬范知府为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不久后又听说了幕后还有个真正的功臣柳永,又纷纷赞起了柳永。特别是那些歌女,听了瓦子里说书人新编的段子,无不拍手称快。

    事情平静下来后,许多人才意识到像柳永这类不以贱籍轻视歌女,平等相待她们的文人士子是多么地难能可贵。

    安安讲完,柳永、吕知州和厅上众人为安安说的恶魔伏法的结果击掌叫好。

    安安起身施礼,一再向柳永道谢,说你可帮了大忙了,让心娘得以沉冤昭雪,歹人伏法,那个恶人没得好死。

    案件传开了,轰动整个睦州城,范大人、柳推官都是百姓敬仰的人物,人们更想一睹汴京歌女的风采,一天到晚都有许多人围在府衙周围,只要柳永、安安出衙,便会前呼后拥地跟着。

    柳永陪着安安逛遍了睦州的名山胜水,吕知州也抽空相陪,钱伍、梁少两位公差更是鞍前马后的无比殷勤。可忙坏了这两个人,鸣锣开道、维持秩序,忙前忙后、脚前脚后,累得不亦乐乎,却是露足了脸,可着睦州城除了柳推官,谁还能和汴京歌女这么熟络?

    几天后,安安告辞回京,柳永送她登船。他细细端详安安,面前的安安可真是个成熟的少妇,美艳绝伦,风华绝代,光可鉴人。两人的话也说得差不多了,柳永除了再次叮嘱她多多保重,也让她给虫虫、师师众多歌女捎信。

    安安刚走,开封府的信札也到了,范仲淹在信中客气道:“多承柳兄指点,案件告破,心娘沉冤得雪,罪犯已然伏法。之所以没有及时去信知会,料消息很快便会传到睦州,肯定会比我信中所述详甚,省却老夫一些气力。”

    知州吕蔚啧啧称赞,范大人料事如神也!

    心娘冤仇得雪,安安大仇得报,柳永的心该安静下来了吧?他的心真的安定了?直到此时才彻底明白真象的柳永,心中却沉重得像压了块石头。

    总算是恶人伏法,沉冤得雪,只是这个代价太大了啊,一个年青美丽的生命再也回不来了。

    他想起当年和心娘打得火热的那个时候,青春靓丽、兴高采烈的心娘又出现在脑海里,就在她自己的家里,脖颈上戴着他刚刚送她的项链,站在堂屋的八仙桌上为他独舞。

    心娘外表显得很冷,但她跳起舞来却非常张扬,整个人就像一团火,柳永感觉得到,她的内心情感只有在这狂乱的舞蹈中才能得到渲泄,才能绽放她的青春年华。

    在柳永眼里,心娘的舞蹈是最棒的,甚至超过他认为十全十美的虫虫,因为心娘的身材比虫虫还要高些,独舞更占优势。

    曼妙轻扬的身姿剌激得他心情飞荡,随口吟词一首,用的《木兰花》词牌,他四下里看看,提笔在卧室的粉壁上挥毫姿肆。心娘舞罢,他也写完了。

    词曰:心娘自小能歌舞。举意动容皆济楚。解教天上念奴羞,不怕掌中飞燕妒。玲珑绣扇花藏语。宛转香茵云衬步。王孙若拟赠

    千金,只在画楼东畔住。

    柳永在文学艺术和审美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他将心娘喻为飞燕再世。他认为心娘不单舞跳得好,而且连身体都如传说中的赵飞燕一样丰若有余,柔若无骨。

    他骨子里是个做学问的人,遇到某个有关文学艺术观念的话题,他常常与人激辩,比如什么环肥燕瘦、掌上歌舞,常人只是随口一说,好读书不求甚解。

    人们通常所说的“环肥燕瘦”是指古人审视美女的两个极端,一般认为杨贵妃肥胖,赵飞燕是“骨感美人”。

    他听了就不以为然,他说,“环肥”是真的,“燕瘦”是不准确的。杨贵妃确实是胖,唐朝留下的壁画里的美人也都很肥胖,那是因为唐朝的皇室有胡人的血统,胖是健康、能干、能生育的象征,故此唐人喜欢这种肥胖的美。

    而赵飞燕并不是后人认为的那样瘦,人们得出这个印象是因为传说她能在掌上跳舞,能在掌上跳舞的人,自然是非常非常之瘦了,否则又有什么人能托得起来?

    实际上,赵飞燕不是真的骨瘦如柴,历朝历代还没有男人喜欢这类女子,搂在身下硌得慌。他的解说到了这里,博得周围之人一片赞成和善意的笑声。

    他又解释“燕瘦”,他说,真实的赵飞燕,史书上载,“丰若有余,柔若无骨”,也就是说不单不瘦,而且还很丰满,凹凸有致,赵飞燕的瘦或体重主要体现在骨骼上,骨骼纤细质轻。

    柳永眼里的心娘就是这类美人,所以他才将心娘誉为飞燕再世,让他始终不能忘怀。

    想到这些,柳永无限感慨,他为心娘的死深感悲痛和不值。

    他站在风光绮旎的桐江岸上,怅然望着滔滔逝去的桐江流水和渐行渐远的舟楫,心潮激荡,他心情沉痛地喃喃着吟诗四句,以悼念心娘:“人生第一莫多情,眼看仙缘结不成。忍将娇躯轻弃土,汴京才士泪双盈。”

    不久后,柳永离开睦州,转赴昌国县晓峰盐场担任盐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