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之傻柱是个好人

第0043章 管事大爷选出来啦

    张主任的提议得到了四合院住户的支持,开始琢磨推举谁来做这个管事大爷。

    中后院的人选很好定,

    易中海有严重污点,排除

    何家,年纪太小,排除

    贾家,同上,排除……

    把中后院所有的人家过了一遍,发现就刘海中跟许贵荣合适。

    但是,许贵荣放电影的工作需要经常外出,一走就是几天,甚至十几天,这就有点不合适了。

    最后,刘海中成了管事大爷。

    许贵荣也没办法呀,自己这个工作就是这样,不能天天待在家里,真要当上了管事大爷,说不定就会耽误大事,他也只好悻悻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此时的刘海中还没有以后那种想当官的念头,现在他是个高级钳工,管管徒弟而已,当上了管事大爷,说明四合院里的人对他很认可。

    刘海中想当官的念头,还是到了五八年轧钢厂再次扩建时,厂里找他谈话,暗示他能做个工段长这件事挑起的。

    没这回事,刘海中只想着把大儿子刘光宗培养出来,弄个干部编制,就算是对得起刘光宗这个名字了。

    刘海中可没想到自己却因学历低没当上工段长,而厂里选了另外一个技术没他好的,但初中毕业的工友,他就觉得自己是真委屈。

    回过头来,刘海中把厂里的工段长,车间主任什么的全都瞧了一遍,发现除了少数几个人,其他人的技术都没他好,但人家学历比他高,起码也是个小学毕业,让高小还没毕业的刘海中是委屈加憋屈,自己给自己上劲了。

    自此以后,刘海中才一门心思地想当官,混个干部编制成为他最大的愿望。

    谁能想得到,五八年的这件事,成为刘海中此后一生的心魔。

    ……

    前院的管事大爷有些难产了。

    在街道的原来设想中,阎埠贵是比较合适的人选,有文化,还管着四合院的大门,有人进出的话,他都会盯着。

    但现在,阎埠贵因为传谣被何雨柱怼了,在四合院里没了面子,学校也不让他教书了,而是管后勤去了。

    附近的人们也都知道了何雨柱那句教出秦奸相的名言,阎埠贵的面子跟里子都被扒掉了,他自己都觉得丢份,窝在家里也不愿出门见人,做管事大爷更是不可能了。

    瞅瞅,何雨柱这通杀的威力可是不小,直接干废了两个管事大爷,改换了四合院的天地。

    现在管大门的是阎家隔壁邻居的杨家,但杨家当家人是个窝脖,扛大包的,只会听吆喝干活,嘴皮子都说不利落,就别提说和住户间的那点事情啦。

    张桂芝为了这件事,专门调来了户籍底档,一户一户地扒拉着资料,想找出个合适的,但始终没能如愿。

    实际上,张桂芝找到一户,姓张,跟自己一个姓,底子很干净,几个月前,儿子在前线打仗牺牲了,张老汉带着苦命的儿媳跟孙子孙女一起勉强过活。

    潘玉梅到四合院一了解,发现张老汉一家人过得很辛苦,天一亮,张老汉就得出门打零工,跟四合院邻居处得平平淡淡的,也可以说为了生活,没时间跟邻居相处,其他人家对张老汉的印象也很平淡。

    张桂芝听说张老汉一家过得不太好,心里就有些不好受,张家是烈属,自己得过来看看,想法尽量帮助一下张家。

    可等张主任开口问张老汉有什么要求的时候,张老汉很干脆地拒绝了,而且说儿子之前来信了,让家里不要提要求,不要向上面伸手,现在日子好了,自己过得要争气。

    张老汉也说了,儿子即使不说,他也不会这样做,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自己有手有脚的,多出点力能挣到钱,养活一家人足够了。

    张老汉的话让张桂芝的心里热乎乎,她想要为张家多做点,但如今却是没有太多的办法。

    轧钢厂在扩建,要招工,但人家要的是年轻人跟有技术的,像张老汉这样的,人家不要。

    前院的管事大爷,街道也没法圈定人选了,张桂芝有点坐蜡,她不知道该怎么把前院的管事大爷选出来,而且这个人选还非常重要,这可关系到四合院的安全问题。

    没办法,张桂芝主任只好带着潘玉梅等几个人来到四合院,准备让前院的住户们自己推举一个信得过的人做管事大爷。

    推选来,推选去,最后是李福生当选了。

    李福生,刘海中,他俩都在轧钢厂工作,还是工友,这次一同当上了管事大爷。

    管事大爷的推选落幕了,邻居们也都四散回家了。

    张桂芝把刘海中跟李福生叫到中院的空地上,仔细地讲了街道的要求,尤其是对外来人到访四合院的,一定要搞清来人跟拜访人家的关系,通知街道一声,跟李福生特别强调了四合院大门的安全问题。

    工作都布置完了,张桂芝总觉得自己好像遗漏了什么。

    冷不丁地,她看见了何家所在的正房,心里才想起来,原来是要找何雨柱聊一下。

    自从张桂芝得知何雨柱在轧钢厂当上了炒菜师傅,而且川菜做的还很好之后,她就想着能不能给那些家境困难的孩子们找个出路。

    虽然说,现在孩子们都能去读书,但人跟人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读不进去书,整日里只知道玩闹,而有的孩子真的是没有天赋,连小学的算术都算不明白。

    像这样的孩子,张桂芝见过不少,她想着能不能有个办法,让这些孩子去学点什么,可以做个傍身的手艺。

    想想后世山河四省的家长们为什么送孩子去学挖掘机,岭南的家长们为什么送孩子去学厨师,都是一个道理。

    没有人不想读书的,他们也想在读书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的,好光耀门庭给自家祖宗长脸的,但是有些人就是读不下去,给他们找个谋生的出路,才是家长应该做的,而不是给他们换一个家长以为不内卷的地方。

    想到这,张桂芝走到何家门前,敲了敲门,“有人在吗?”

    天有点晚了,许家兄妹已经回家了,屋里只有何雨柱跟妹妹何雨水,何雨柱正捧着一本书在看着。

    听到有人敲门,何雨柱赶紧前去开门,瞧见张主任站在门外,就招呼着往屋里让。

    “柱子,天太晚了,我就不进去了。你哪天有时间的话,去街道找我一趟,有些事情我想向你打听一下。”说完,张桂芝转身就领着那几个街道干事离开了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