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之傻柱是个好人

第0065章 煤炉进门

    瞅着贾东旭走进厕所,易中海没急着跟进去,而是站在外面待了一会,等到里面出来两个人,他才进去。

    正是家家户户都在吃晚饭的时候,很少有人在这个点儿上厕所。

    一步一步地走到厕所的最里面,易中海没有看到其他人在蹲坑,于是反身来到贾东旭的蹲坑前。

    贾东旭低着头正在使劲哪,哼唧一声之后,就听噗通一声。

    稍停,易中海才开口:“东旭,这两天怎么样?还那么累吗?”

    贾东旭抬头一看,“师父,”就见易中海做个手势,贾东旭放低声音。

    “师父,从前天开始,领工没有派那么多的活了,还叫来一个新徒工帮着我一起干。”

    易中海觉得有些诧异,“前天?!”

    “是呀,就是前天。”

    “领工没跟你说原因呀。”

    “没有,只是嘟囔了一句,说我好命,有人替我说话。”

    “嗯,谁呀?!东旭,你在厂里还有朋友?”

    “唉,师父,我上工下工的都是跟你一起,哪有机会去交朋友呀!”

    贾东旭听师父的话音,好像不相信自己似的,就觉得委屈。

    “啊,你没打听打听?”易中海有些谨慎的问道。

    本来打算跟贾东旭说说,问他在食堂里有没有熟识的人,看看能不能问出何雨柱的一点消息。

    听到贾东旭这番话,易中海又把这个念头放下了。

    “师父,昨天快下班的时候,我碰到了小六子,他骂了我一句,听他话里的意思,似乎是何——”

    “嗯,何家小子给你说好话?!”易中海马上清醒了。

    “好像是,但我觉得不可能。那天,何家小子那么狂妄,骂我妈那么凶,怎么可能是他哪?”

    “噢,”易中海听到贾东旭有些怨气的话语,似乎明白过来什么。

    “以后干活,自己多小心一些,别乱说话。等我的事过去后,再好好教你技术,别着急。”

    “知道了,师父。”贾东旭的话音里带着哭音。

    ……

    日子一天又一天的过着,转眼又是半個月过去了。

    何雨柱估摸着煤炉应该打制完成了,打算这个礼拜天去看看做好了没有。

    定金已经付过,还需要付尾款。何雨柱早就算过了,价钱应该没有铸铁煤炉那么高,但也不会便宜,毕竟铁料价格不低。

    还得买几个弯头,几节烟筒,全套的生煤炉工具,什么炉通条,炉钩子,小炉铲,铁皮撮子,这几样是必备的工具,还有火钳子什么的。

    对了,还得弄点细铁丝,冬天用来吊烟筒的。

    这些东西,得照五十万准备吧!

    太伤脑筋了,何雨柱如是想着。

    这是初次掌握家庭开支大权的人才能体验的幸福的苦恼!

    果然不出所料,等到何雨柱来到铁匠铺,跟铁匠师傅算账的时候,才庆幸自己是多么的幸运。

    一节长一米多点的烟筒要三万(三块),一个弯头要一万五(一块五)

    用铁板制作的炉盘跟炉篦子太难做了,如果在工厂,有个冲压机,冲一下就得的玩意,在铁匠铺那是纯靠人工硬打出来的。

    铁匠师傅还看在何雨柱给他们出的主意的份上,没开高价,要了个二十八万(二十八块),这可比铸铁炉子便宜多了,也轻便多了。

    四节烟筒十二万(十二块),四个弯头六万(六块),连同煤炉再加全套生炉子的工具,一共算了五十万(五十块),刨去何雨柱交了十万(十块)的定金。

    当时私营小工厂跟小作坊生产这些产品,材料价格高,还几乎都是手工干的活,费时费力,还没有到计划统销的时期,所有产品的价格都是随行就市的,市场需求可比那点产量大多了,自然价格高企。

    再过几年,大量新建或扩建工厂全面投产,钢铁产量一年比一年高,价格立马就被打下来了。

    从衣兜里掏出四十万(四十块),何雨柱的心都在流血呀,顺便跟铁匠师傅要了点添头,两米多长的细铁丝。

    “师傅,我回去后把炉子搪上泥烧烧试试,要是好用的话,我还回来多定几个的。”

    “小伙子,这个好说。”

    “师傅,到时这价格?”

    “小伙子,我给你的是实诚价,真减不了,你这活太费劲。”

    “唉,行吧。”

    何雨柱唉声叹气地出了铁匠铺,在街边叫架平板车,说要送货到南锣鼓巷。

    那板爷开口就要一万(一块),说是得有五里多地哪,可不近便呀。

    何雨柱好说歹说才讲到八千元(八角),那板爷同意后,一起进了铁匠铺,把煤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装到平板车上。

    板爷在前面拉着平板车,何雨柱跟在后面,一起回到南锣鼓巷的四合院。

    何雨柱领着板爷把煤炉那些东西搬进四合院的时候,正好碰上聚在垂花门前乘凉的四合院里那些男男女女。

    他们见到何雨柱弄进来这么一个大家伙,都很好奇。

    有人见过煤炉,从形状大致能看的出来,但有的地方却又不同。

    而且,常见的煤炉都是铸铁的,也叫生铁煤炉,可何雨柱的这个却是铁皮打制的。

    见到稀罕物,就有人上来凑热闹。

    “柱子,你这是弄个什么东西呀?”张贵抢先开口问道。

    “张叔,我找人打了个煤炉。”

    其他人见到张贵跟何雨柱说上话啦,也有了兴致。

    “哟,你这怎么跟别人家的不一样呀。”有人就开口问道。

    “各位,各位,我先把东西拿到中院去,如果你们感兴趣的话,我把这煤炉好好给你们说道说道,行不?”

    “那感情好,柱子,我们帮伱送进去。”

    一大帮人跟着何雨柱就走进中院,来到何家门前的空地上。

    在家看书的何雨水听到外面闹哄哄的,还有哥哥说话的声音,有些疑惑地走出房门,许小玲也跟着走出来。

    看到门前聚集那么多人,何雨水跟许小玲都吓了一跳,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

    “哥,你回来了。”雨水见到被人围着的哥哥何雨柱。

    “妹妹,过来,把这些烟筒跟弯头拿家里放好。”

    何雨柱只留下一节烟筒,一个弯头跟炉钩子,其它烟筒,弯头跟生炉子的工具都让妹妹拿进屋里,何雨水赶紧上来接东西,许小玲也帮着雨水。

    等何雨水跟许小玲进屋后,何雨柱跟板爷结完车钱,板爷麻溜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