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当嫁

第五十三章:渊源

    姜恒跟在姜老太爷身后,走了进来。

    ”二弟,你怎可如此对妹妹,拉拉扯扯,成何体统?“姜恒呵斥姜煜。

    姜煜朝着姜南使了个眼色,俩人忙上前唤人:“祖父,大哥。”

    “煜哥在和阿南说什么,老远就听到了你的嚎声?”姜老太爷笑问。

    “祖父,我舍不得妹妹走。”姜煜看了一眼大哥,委委屈屈的答着祖父的话。

    “二哥,你不要听风就是雨,我什么时候说要离开家了,”姜南反问。

    “可是营地都传遍了,说你是墨将军家的嫡女。”姜煜有些情绪失落:“还说这次瘟疫结束后,墨将军肯定会把你接回墨家。”

    姜南有些无语:“二哥,我回不回墨家还是个未知数,难道我不在姜家,就不是姜家的女儿了,就不是你妹妹了。“

    “阿南说的对。”姜老太爷也安慰姜煜:“不管你妹妹身在何处,她都是姜家的孩子,你们这些做哥哥的,像之前一样,时常惦记着便是。”

    “那妹妹岂不是还要离开姜家。”姜煜反问。

    这话姜老太爷不好回答,含含糊糊的应了姜煜几句。

    姜南见二哥神情可怜,忍不住对姜煜承诺:“二哥放心,我不会离开家的,不会离开父亲,母亲,大哥和二哥的。”

    守在一旁的墨典朝姜煜撇了撇嘴,你小子说不让姑娘回墨家,姑娘就不回墨家了吗,那也要看墨府上上下下答应不答应,皇上答应不答应啊。

    墨府上上下下可都盼着侯爷,能把姑娘接回墨家的。

    不过看姑娘的样子,对姜家感情深厚,若是姑娘不愿,那可就不妙了,也不知姑娘会不会离开姜家,回墨家认祖归宗。

    远在千里之外的张府,家主张鑫也在与儿子们讨论,墨尧会不会把女儿接回墨家,认祖归宗。

    ”那姑娘既然动用了凤凰令,就算墨尧再想让女儿置身事外,恐怕皇上也不会答应。“说话的是张府的大公子。

    张大公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典型的商人形象,一双眼睛布满了商人的精明与算计。

    “只怕未必,若是墨尧在意皇上的想法,也不会任由明珠遗落在外十几年不闻不问,若不是这次思南县地动,爆发瘟疫,墨尧需借用凤凰令安抚民心,只怕也不会让明珠让世人所知晓。“张大公子话音刚落,张二公子立即反驳。

    张鑫点头,颇为赞同张二公子所言:不管墨尧是何打算,既然凤凰令认了主,我们便遵令行事,全力配合思南县抗灾。“

    “我们张家,打着皇商的旗号,虽在北直隶已站稳脚跟,但张家若想在进一步,这凤凰令便成了关键。”

    张二公子十五,六岁的年纪,正是好奇的少年郎,闻言不解:”父亲何出此言,这凤凰令不是号令文武百官之物吗、怎么和我们这些行商之家也扯上了关系?“

    张鑫见儿子好奇,便耐心给儿子解释:”天灾起,凤凰出,世人皆以为凤凰令是皇家之物,用来为百姓挡灾避祸。“

    “其实不然,凤凰令真正的创始人是墨家先祖,”墨翟“。”

    “墨翟随太祖皇帝打天下,不仅文能治国,武能安邦,而且是经商奇才,一手创建凤凰商会,为太祖皇帝的军队,源源不断地提供军需钱银。“

    “凤凰商会遍布大江南北,那凤凰令便是信物,凭凤凰令可以调取凤凰商会所有的银钱和物资。”

    “后来太祖皇帝平定天下,墨翟便解散了商会,把凤凰令上交给太祖皇帝。”

    “太祖皇帝感念墨翟的恩情,便把凤凰令赐给墨家的小辈,还说出见凤凰令者,如见天子。”

    “墨家一向家风甚严,墨家的小辈也人才辈出,从未因凤凰令而居功自傲,做出有辱家风之事。”

    “反而每次天灾人祸,凤凰令都会现身,号令各商家捐款捐物,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解难,在百姓心中威望颇高。”

    “那我们张家的商会,莫非与凤凰商会有关?“张大公子也忍不住问父亲。

    张鑫露出了与有荣焉的表情:”不是有关,而是我们张家商会本就是凤凰商会的一个分会。“

    “当年墨翟解散商会时,便言明各分会由当时的掌柜,全权接管,只要不做伤天害理,为祸百姓之事,这分会便属于各掌柜了。”

    “只不过我张家先祖有几分运气,把这分会做强,做大了而已,这才有了我张家如今之势。“

    “这墨家先祖竟有如此大的魄力,偌大一份家业,说送人就送人了。”张二公子忍不住感慨。

    “谁说不是呢。”张鑫也感慨:“自为父继任家主,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还以为你祖父的临终之言,不过是一个传说,没想到居然在有生之年得见凤凰令。”

    “先前我们往思南县送粮食和药材,不过不念着侯爷的几分恩情,如今凤凰令现世,之前的那些粮食恐远远不够。”

    “吩咐各分号,提前把人员和物资储备好,待思南县解除禁令。”你们兄弟二人,亲自送往思南县。

    “是,父亲,孩儿遵命。”张府两位公子应诺。

    正要退出书房,张府的大管家匆匆来报:“老爷,两位公子,盯着苏家的人来报,苏家家主两日前,动身去了思南县。”

    “这个苏锦娘,我就知道,若是她得知凤凰令认了主,准第一个跳出来坏事。”张鑫抱怨道:“她一个妇道人家,就不能安心在家相夫教子,整日和我们这些大老爷们争名逐利,也不怕带坏了苏家的小辈。

    这话张管家和张公子都不好接话,只能看着张鑫在书房里走来走去。

    若说张家在北直隶一家独大,苏家在南直隶绝对可以称之为独占鳌头。

    尤其是苏家的纺织技术,更是独树一帜,生产的绫罗绸缎,引领整个大周的服饰风向,很受宫中贵人的喜爱。

    苏家和张家都是大周有名的皇商,两家家主自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和气,明争暗斗,争名夺利那是常有之事。

    这也是为何张鑫听到苏锦娘去了思南县,动怒的原因。

    “快去备马,我们这就动身去思南县,绝不能让那苏锦娘占了先机。”张鑫吩咐儿子。

    不等下人准备行礼,张鑫便带着儿子,急急向思南县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