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当嫁

第五十四章:苏锦娘

    而被张鑫骂不守妇道的苏锦娘,此刻已身在思南县,喝上了江琅亲自泡的“都匀毛尖”。

    苏锦娘四旬左右的年纪,身材圆润,稍显富态,不似别的女子那般皮肤白皙,而是因着常年在外奔波,皮肤呈健康的小麦色。

    肤色并没有让苏锦娘的样貌受损,反而衬的苏锦娘一双眼睛,灿若星辰,熠熠生辉。

    透着生意人的精明与爽利。

    苏锦娘喝了口茶,放下茶盏问江琅:“如何,谢知府答应了吗?”

    “谢大人午后巡完村子,回营后会召见姨母。”谢琅答着,又忍不住问:“姨母有什么事吩咐外甥一声便是,怎么还亲自来了思南县。”

    谢琅的母亲与苏锦娘是没出五服的堂姐妹,只不过苏锦娘是苏家嫡支,谢琅的母亲是苏家旁支。

    苏家嫡支子嗣单薄,苏锦娘的父母只得了苏锦娘一个女儿,苏锦娘自小就与别的女子不同,不爱红妆,独爱经商之道,而且颇有天分。

    苏锦娘十八岁时,便凭借一己之力,把苏家的布匹和绸缎畅销大江南北。

    十八岁后,苏锦娘说动父母在家招婿,成了苏家名副其实的掌家人。

    苏锦娘为人大方,豪爽,对苏家人及其姻亲都非常照顾。尤其喜爱提携晚辈。

    江琅的经商之道,可以说是苏锦娘一手教导出来的。

    江琅对苏家这个姨母很是敬重。

    苏锦娘摆了摆手:“姨母还能走的动路,不用事事都麻烦你们小辈,再说这次事关重大,你能帮姨母引荐谢知府,姨母就很感激了。”

    “姨母,你这说的什么话,我们小辈给姨母尽孝心,本就应当。”

    “姨母知道你们都是孝顺的好孩子,你能在谢知府面前有几分薄面,全是你得谢知府信任之故。”

    “姨母却拿谢知府对你的信任,来办苏家的私事,希望不要累的你失了颜面才好。“苏锦娘为江琅担心。”

    江琅爽朗一笑:“姨母莫担心,谢知府为人重情重义,不会因这些小事,就责怪外甥的。”

    又给苏锦娘解释:“谢知府,墨侯爷几位大人,都是真心示意为百姓做事的,是不可多得的好官,所以我们这些人才会追随谢大人来思南县。”

    “这么说,你见过侯爷,侯爷也会和你们一起做事吗?”苏锦娘一双眼睛亮晶晶的,好奇发问。

    江琅点头:“侯爷对我们这些,来思南县相助之人礼遇有加,很是和善,吩咐将士们对我们多加照顾。”

    “你说,姨母若是去拜见姜姑娘,侯爷事后若是知晓,会不会发怒?”。苏锦娘脸上举棋不定。

    江琅若有所思:“姨母是为姜姑娘和凤凰令来的吗?”

    苏锦娘点了点头。

    “姨母,此时一动不如一静,侯爷还在思南城中救治百姓,对姜姑娘是何打算还未知晓。”

    “姜姑娘又巾帼不让须眉,不仅亲自照顾受伤的百姓,还亲自试药,寻到了治疗疫症的草药,救下了无数百姓和将士。”

    “姜姑娘有自己的打算,也未可知。”

    “外甥虽不知姨母与这凤凰令有何渊源,但还请姨母静待几日。

    “见过谢大人后,外甥在寻个机会,让姨母在姜姑娘面前露个面。”

    苏锦娘做事干脆利落:“那就听你的,姨母等你的消息。”

    下午,谢思安回营,召见了苏锦娘,江琅亲自做陪。

    谢思安语气温和的与苏锦娘寒暄,给足了谢琅脸面。

    苏锦娘满脸笑容的随江琅离开。

    谢思安看着苏锦娘递上来的物品清单,皱眉沉思。

    “舅舅,可是有什么不妥。”姜恒问谢思安。

    “你也看看。”谢思安把单子递给姜恒。

    姜恒垂目去看,白银五十万两,棉布一百万匹,绸缎一百万匹,夏衣二十万件。

    另还有五十万件棉衣,正在赶制,一个月后便可送来思南县。

    姜恒也不由乍舌:“这么大的手笔,且还是思南县目前急需之物。”

    “苏家这位家主,恐怕不简单,想来也是冲侯爷来的。”

    谢思安点头:“虽说出现灾情,各世家和商家都会捐款捐物,但这么大手笔的,还是第一次见。”

    “俗话说反常即为妖,这件事恐还要请侯爷的示下。”

    “你先把东西登记造册,我去给侯爷递个话,看侯爷有什么安排。”

    姜恒恭声应“是”送谢思安出了营。

    第二日,姜南也听说了苏锦娘的大手笔。

    “侯爷如何说?”姜南问墨典。

    “侯爷说把东西尽管收下,分发给百姓使用。”墨典回着姜南:“还说其他商家无论送来什么,都让谢大人照单全收。”

    “侯爷还给姑娘带话,若是他们提出拜见姑娘,姑娘不用理会。”

    “一切等侯爷事毕,在为姑娘解惑。”

    姜南点头。

    “这位苏娘子,到是解了舅舅的燃眉之急,想来也是个奇女子。”姜南赞道。

    墨典见姜南感兴趣,给姜南讲起苏锦娘来:“十八岁时在家招婿,成为苏家的家主。”

    “之后十年,让苏家的产业遍布整个江南,让苏家成为南直隶屈指可数的商贾之家。”

    “苏家生产的缂丝和苏锦,更是供不应求,成为宫中贵人的御用之物。”

    “若不是北有张家,苏家的生意恐怕早已遍布大周。”

    “苏锦娘生了四个儿子,这几年把家中的产业交给儿子打理,鲜少在过问经商之事。”

    “这次不知是何缘故,居然亲自跑来思南县捐款捐物。”

    “姑娘若是好奇,不妨请苏锦娘前来一叙,想来她会乐意至极。”

    思南县的救援,因官府和各方力量的加入,粮食和药材已很充足。

    思南县目前最紧缺的便是衣物,这为苏娘子却恰好送来布匹和夏衣。

    甚至连冬衣都在赶制,这份先见之明,岂是一般人可为。

    姜南有些意动,思虑在三还是婉言谢绝了墨典的提议。

    不管怎么说,苏娘子都为思南县的百姓做出了贡献,自己应当给予一定的尊重。

    若是想见苏娘子,也应当是自己前去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