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第一部:活法

第五章 注意力法则

    1

    次日下午一点,钟璞载着葛易从江大出发,驶向朱雀湖。

    朱雀湖的正门坐东朝西,开在一道坚固的城墙上,门的顶上有一座雕梁画栋的城楼,典雅别致。

    两人走进正门,下意识地环视一番公园全景,钟璞见一片狭长的杉树林簇拥在门的左侧,背倚城墙,面朝碧水,便指着那林子提议道:

    “我们到那林子里坐一会儿吧,我特喜欢杉树,它们高耸入云,挺拔伟岸,尤其到了这深秋时节,树叶泛红,远远望去,好似一片红霞,百看不厌。”

    “好啊!刚吃过午饭,小憩一下,边喝茶边观赏美景,倒也惬意!”葛易表示赞同。

    杉树林内布满鹅卵石铺成的曲径,两人一直走到林子的纵深处,在一张石桌前坐下,取出随身带来的保温水壶和水杯茶点。

    “你看,这朱雀湖三面环山,一面城池,是江东城的天然屏障。北面的山拱卫着长江天堑,东面的山通往苏州、上海,南面的山通往杭州,所以这朱雀湖一带堪称江东城的第一门户。当年曾国藩的湘军就是从东面的山头炮轰城墙攻陷江东城的,而日军则选择了朱雀湖西南的城门,首先从那里攻入城内。”葛易一手端着茶杯,一手朝着远处指指点点道。

    “看来这朱雀湖见证了太多的杀戮,湖水也不知被染红过多少回了。人这物种,真可谓善比天使,恶如魔鬼。“钟璞感慨道。

    “所以啊,我可再也不想投胎为人了。”葛易放下茶杯,摇头叹道。

    “不想做人,就因为人间杀戮太多?”钟璞看着葛易问。

    “岂止这个,你不觉得投胎做人就像掉进了炼狱吗?快乐固然有,但烦恼和折磨更多。”葛易只是点到了人生的表象,并未以其道家的视角直指生命的本质。

    “这只是你个人的感觉吧,有些人可是日日寻欢,夜夜作乐,潇洒如神仙,他们似乎是烦恼的绝缘体。”钟璞故意借用别人的观点表示异议。

    “那也只是他们人生的一个侧面罢了,你可别把它放大成了人生的全部,他们的烦恼和折磨你还没有看到呢!”葛易辩驳道。

    葛易说出了钟璞心中真正的想法,是的,人人都有烦恼,人人都逃脱不了折磨。他来江大读人生哲学,就是想破解人生的种种困惑,活了35个春秋,困惑越积越多,而且至今还没找到一个有说服力的答案。想到这里,他下意识地仰起头,茫然地看着灰暗的天空,这天似乎快要下雨了。他突然想起一件事,便问葛易道:

    “葛兄,我最近一直在琢磨,你说我们搞个社团怎么样?”

    “什么主题呢?”

    “人生哲学,这个社团就叫人生哲学研究会。”

    “我觉得可以,这社团不见得能研究出什么哲学问题,但却是一个激发你求索的舞台。戏要上演,总得先搭台。

    葛易关注的不是人生哲学,而是戏和舞台,但钟璞却丝毫没有听出他的话外音。

    两人觉得休息得差不多了,便收拾好东西,走出杉树林,开始游湖。

    2

    朱雀湖共有五座小岛,分别是莲洲、香洲、岚洲、烟洲和云洲,岛与岛之间以填湖而筑的道路和横跨湖面的桥梁相连,也可以走水路,划船前往要去的洲。

    这五个洲各具特色:莲洲河渠纵横,河上长满荷花,故而得名;香洲则以四季花卉飘香而著称;岚洲与连绵的群山隔水相望,此洲是赏秋的好去处,岛上的红枫林和银杏廊道,与黛色的山岚交相辉映,又一起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水中,美得醉人心脾;烟洲得名于烟柳戏水的迷人景致,此洲环岛遍栽柳树,每到阳春三月,烟波浩渺,垂柳依依,惹得游人春心荡漾;云洲面积最小,地处朱雀湖西南角,紧邻公园的南大门和环湖的城墙,以及城墙后面连绵的山峦。这里常年水气聚集,雾气缭绕,远看犹如海市蜃楼,故有小蓬莱之称,这个洲因为一个民国奇女子而成游人打卡热点,每到清明,祭奠她的鲜花就会插满全岛。

    两人从杉树林出发,经过一条百余米长的梧桐大道,便来到了游湖的第一站莲洲。

    “这莲洲眼下荷花已谢,唯有郭璞衣冠冢和他的纪念馆值得一去。”葛易开始担当导游角色。

    “郭璞,何许人也?”钟璞问道。

    “两晋时期的大学问家、风水大师,善占卜。”葛易简要介绍道。

    两人说着便来到了郭璞衣冠冢,凭吊完毕,又参观了郭璞纪念馆。

    “风水大师,擅长占卜?葛兄这评价是你给的吗?”一出纪念馆,钟璞就忍不住拷问起葛易来。

    “当然不是本人给的,是历史公认,呵呵!”葛易笑着否认道。

    “历史公认?这标签一贴,我就不敢妄加质疑了。”钟璞故意迟疑了一下。

    “钟兄只管质疑便是,管它什么历史公认,本人洗耳恭听。”葛易知道他要质疑什么。

    “依我看,这郭璞之死,要么说明风水占卜纯属江湖把戏,要么说明这郭大师学艺不精,有辱风水占卜业的名声。”钟璞毫不客气地下了个非此即彼的结论。

    “此话怎讲?”葛易假装糊涂。

    “你看这郭璞,担任大将军王敦的参军,王敦想谋反篡位,郭璞以卜筮不吉为由加以劝阻,结果反遭谋害。而后来王敦的确谋反未遂,最终应验了郭璞的卜筮。”钟璞简要概述了郭璞之死的前因后果。

    葛易继续装糊涂:“卜筮应验,这不恰好说明郭璞是位占卜高手吗?”

    “非也!如果他是高手,就不应该停留在占卜王敦谋反的成败上,而应进一步占卜下去,卜一下王敦会不会接受他的劝阻,如果不接受会不会加害于他,以及自己如何成功逃脱王敦的加害,这才是一次全息占卜。”钟璞充分展示了计算机编程高手的系统思维。

    “言之有理,但也有另外两种可能:一种是郭璞已算出自己的天命,知道此劫难逃,便顺应天命了;另一种是郭璞太愚忠了,对王敦忠心耿耿,视死如归。”葛易的话,不知是对钟璞的补充,还是为老前辈的专业声誉辩护,或许兼而有之。

    “这两种可能也不能排除。”钟璞表示认同,接着他又作了另一种解释,“还有一种可能,我姑且称之为注意力盲点,郭璞未能逃脱这个盲点为他设置的死穴。”

    3

    “注意力盲点?这概念新鲜,钟兄何不为愚弟阐释一番?”葛易故作谦虚道。

    “一个人一旦集中了注意力,思维就容易锁定在某个专注点上,由此忽略了整个面,尤其是这个面上的某个盲点,这个盲点将令他为自己的过度专注而付出代价。因此,我可以称之为代价点。郭璞会不会是过于专注于占卜王敦谋反的成败,而忽略了自己在这个事件当中的命运呢?而这恰恰就是他所忽略的代价点,代价就是他自己的生命。”钟璞既阐述了理论,又做了案例分析。

    “重大发现!钟兄这条注意力法则应用范围广泛,尤其适用于解释和指导人生。原来集中注意力不仅有好处,也有坏处,而且这坏处还很可怕。”葛易赞道。

    “葛兄见笑了!实际上我自己就是注意力法则的受害者。这十几年来,我一直将注意力聚焦于搞企业赚利润上,直到有一天突然意识到,如果把这个钱字从我脑海里抹掉,脑子几乎就成了一张白纸,这实在太可怕了。如果活了一辈子,就为了一个钱字,那究竟是钱为我活,还是我为钱活呢?”钟璞用注意力法则解剖起自己来。

    “钟兄醒悟得及时,这不就是回头是岸吗?你的新活法必定在这岸上。不过,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为财死,即使不是天经地义,也至少是人间永恒的常态,谁也改变不了,我们至多也只能唏嘘几声罢了。”葛易感叹道。

    两人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已翻过那座连接莲洲和香洲的拱桥,又在环洲的林荫道上走出了一大截,直到嗅觉一轮轮地将桂花的淡淡幽香注入心脾,反复刺激他们的感觉神经末梢之后,两人才猛然醒过来,抬眼一望,发现早已走过了头。

    “你看,我们也被你这条注意力法则命中了,只顾说话,忘了游湖。眼下正值赏菊时节,我们却把这香洲的菊园甩在了后头,差点让它成为了代价点。”

    葛易说完,两人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