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侠竟是反贼之郡主

第二十二章 争端未平身重伤

    次日,澜沧派掌门人顾东城三父子回到了漫湾镇,知晓此事后,觉得虽双方各有死伤,却也不算什么大事,但本帮历代传下来的镇帮之宝被盗走,却是非比寻常之事。

    按照其门下之人的意思,是要直接到文井镇银生堂兴师问罪,夺回金桨。

    但掌门人顾东城却认为,是自己门下之人失手在先,以多欺少先打死了银生堂的人,若再兴师动众的直接上门去问罪,于情于理都不合江湖规矩。

    顾东城思之再三后,于六月廿二日上无量山剑湖宫,找吴龙调停此事。

    吴龙听顾东城说完后,想了想说道,此事由天灾而起,致使双方门人冲突各有死伤,这正如顾掌门所言,确实不算什么大事。

    至于银生堂的人盗走了贵帮的镇帮之宝,在下认为,普洱茶帮银生堂郝堂主是个明白之人,也应该清楚自己门下之人盗取他帮之宝是做得过分了。

    这样吧,在下因还有要事需亲自处理,我即刻给银生堂郝堂主写一封信,说明事情原委及其中利弊。让我的大弟子带着书信,先去景东城找上老君殿鸣晨道长和龙泉寺菩提大师两人,三人再到银生堂找郝堂主要回贵帮之宝,我想郝堂主不会不给我们三家面子的。

    顾东城听了,心下甚喜。说道,既有吴大侠、鸣晨道长、菩提大师三位共同出面,要回金桨之事必定易如反掌。

    当下再三谢过吴龙之后,便回澜沧派去了。

    翌日,吴龙把书信交给了大弟子楚天遥,并详细交代他如何如何行事。

    楚天遥谨记于心,接过书信,在马棚里牵了一匹马,便出剑湖宫下了无量山。

    楚天遥年纪四十岁上下,只比师傅吴龙小着十岁左右,是入无量派最早的。虽然在武功悟性上,要比后入门的六师弟韩江雪稍逊一筹,但在为人处世、江湖阅历上却是诸弟子当中最老成持重的一个,曾不少于数十次下山代替师傅处理江湖要务,已可独挡一面。

    这一次代替师傅调停武林两派冲突,本不算难事,又有鸣晨道长和菩提大师两位武林宿儒相助,更是事半功倍。

    楚天遥到了景东城分别找到鸣晨道长和菩提大师,讲明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两位前辈本就是古道热肠之人,更不愿看着这些武林后辈因小事而演变为两派之争的惨剧发生。

    正好目下并无要事,两人便和楚天遥于六月廿四火把节当天,一起到了文井镇普洱茶帮银生堂。

    且说银生堂堂主郝运,自前日看到自己的门人带回澜沧派的镇帮之宝时,已大吃一惊,仔细询问之下,得知事情的前因后果,知是自己门下之人先有无理取闹之嫌后,更是惊怒交集。

    他重罚了几个当事人,边传信到普洱茶帮总舵,告知茶饼无意中丢失于澜沧江中及与澜沧派门人发生冲突之事,边考虑着该如何善后此事。

    两天后郝运收到了茶帮总舵的回信,信中说道:茶饼丢失原属天灾而起,可不必追究,两派冲突已各有死伤,郝堂主应酌情妥当处理,切不可再引发事端、扩大冲突。澜沧派镇帮之宝更应即刻奉还,好言赔罪。澜沧派乃澜沧江上一大帮派,昔日及往后本帮之生意往来还得与其同盟,因此银生堂上下速与其修好为要。

    郝运看完茶帮总舵的回信后,正寻思着要如何去澜沧派奉还金桨、如何与他们修好关系时,得人来报说,景董山(御笔山)老君殿鸣晨道长、龙泉寺菩提大师、无量派大弟子楚天遥三人共同前来拜访。

    郝运忙出门相迎,双方进来在大厅中分宾主坐定后,楚天遥开门见山的说出了来意,并把师傅的书信交给了郝运,鸣晨道长和菩提大师也说了些冤家宜解不宜结、要以武林大局为重等之类的话。

    郝运正不知该如何善后此事,看过吴龙的书信后,当即展颜欢笑,说道,你们三家既肯联合出面,玉成此事,当真最好不过。

    当下,便把澜沧派的镇帮之宝用一个包袱包了,交给楚天遥,请他代为转交给澜沧派。因吴龙在信中说,若郝堂主不便亲自前往澜沧派送回宝物,可交由本派弟子代劳。

    楚天遥三人见大事已成,便起身拜别准备返回。

    但郝运却死活不肯让三人走,要留三人在银生堂中过火把节,说是略备薄酒感谢三家帮了银生堂的大忙。

    三人见盛情难却,也就留了下来。

    郝运本就是个精明豪爽的生意人,席间,鸣晨道长和菩提大师两人不饮酒,郝运和楚天遥却喝了个通宵,近天明时分才就寝。

    次日一早,鸣晨道长和菩提大师两人见楚天遥宿醉未醒,便先回了景东城。

    楚天遥直睡到未时才醒转,吃过饭后,拜别了郝运,带着澜沧派的金桨,回无量山剑湖宫回复师命。

    不成想,刚出文井镇地界,就被十个黑衣蒙面之人盯上。

    后来天色渐晚,楚天遥驶到一荒无人烟之处时,十个黑衣人二话不说便上来动手。

    楚天遥边战边往无量山的方向退去,十个黑衣人也是穷追不舍。

    他苦战了大半夜,已是人困马乏疲惫不堪,周身伤痕累累,虽然也伤了对方几人,但对方始终人多势众,且个个武功不弱。

    楚天遥苦苦支撑,退到长地客栈时,被其中一个似是头领的黑衣人接连在心口处打了三掌,楚天遥被三掌打下马来,已是奄奄一息。正在这时,遇到了六师弟韩江雪等人相救。

    ……

    午时,烈日高照,似乎想把大地上的一切蒸发烤干。

    韩江雪师兄妹几人,一路马不停蹄,到了白岩子一带,此处离剑湖宫尚有一个多时辰的路途。

    墨灵菲和佩红在车厢之中,忽听得楚天遥微弱的声音道:“水……水……”

    “啊!是大师兄在说话。”墨灵菲见大师兄双眼紧闭,苍白干裂的嘴唇在微微抖动,忙凑过头去,在他口边仔细倾听。

    “大师兄要喝水!”墨灵菲听了后,拉开车帘对韩江雪说道。

    韩江雪和阿婻立即勒马停车,四处一看,烈日炎炎之下,路旁都是参天古木,并无溪流山涧,由于早上走得匆忙,车马之上也未带有饮水。

    韩江雪急道:“此处方圆十里好像都找不到水啊。”

    阿婻也正在回想离此处最近的水源,眼光往路旁一灌木丛内一撇,忽然道:“有了”,说着下马走到路旁,用长剑劈开灌木丛。

    韩江雪等人一看,高兴地欢呼起来。

    “七师姐,你的眼睛真厉害,藏在树丛里面的黄桃你都看得到。”墨灵菲欣喜地道。

    原来,阿婻在路旁看到了一棵隐藏于巨大灌木丛内的黄桃树,树上结满了水灵灵的黄桃。

    “这叫天无绝人之路!”阿婻喜道,说着伸手摘了几个黄桃,扔给韩江雪。

    韩江雪拿了黄桃,进到车厢中,左手拇指食指轻捏大师兄口边脸颊,使他微微张开双唇,右手握着黄桃抬到他嘴唇上方,用力挤捏黄桃,使桃汁滴入大师兄口中。

    阿婻想多摘些黄桃给几人吃,正摘得不亦乐乎时。

    只听得“祈歘”一声,一个黄影落在黄桃树上,阿婻一惊吓得退了几步。

    定睛看时,却是一只手臂极长、满身黄毛、头顶处有一簇黑毛的大猿猴,那长臂猿不停的伸手摘桃,塞回口中。

    “哎呀,你们这群嘴馋的猿儿,飞崖跨树,就为了来吃这棵黄桃吗,你们倒是舒服,我这把老骨头就受罪咯。”

    说话声中,只见高大的乔木树叶中又窜下五六只长臂猿来,这些长臂猿个体有大有小,毛色有黄有黑,都落在黄桃树上摘桃吃。

    阿婻几人看得一阵惊奇。

    更让几人惊奇的是,一个须发具白、双眉低垂、胡须过胸,做道士打扮的老人居然骑在一只大猿猴的背上。

    “是您……”阿婻奇道,“我见过您,在八师妹的生日宴会上,您的猿儿打跑了彩虹魔女。”

    韩江雪、墨灵菲、佩红三人也认出是那位老道士了。

    “哈哈哈!”老道士笑了几声,道“贫道的踪迹居然被你们几个娃娃发现了,嗯,冥冥之中算是有缘,你们几个剑湖宫的娃娃在此为何啊?”

    “恳请道长救我们大师兄一命!”韩江雪知道此道士神通广大,必有救治大师兄的方法,便行礼恳求道。

    “你们有人受伤?”老道士皱了皱眉问道。

    韩江雪向车内一看,道:“晚辈的大师兄身受重伤,已昏迷多时……”。

    老道士忽的从黄桃树上一跃,便落在马车上,进车厢看了看楚天遥的脸色,又伸手搭了搭他的脉搏,解开他胸口处衣服轻轻按了按他胸口,道:“此娃本已失血过多,又被重手法打中心口,已损伤心脉,恕贫道直言,你们回到剑湖宫,吴龙只怕也无法救得活他。”

    “恳请道长相救,我们定会重金酬谢。”墨灵菲焦急的道。

    老道士出指如风的点了楚天遥心口处三个穴道,左手捋了捋长须,道:“要救治这娃儿,需得用护心还血草做药。难的是这护心还血草生长在十几丈高的巨大乔木之冠,极其难以采摘,更难的是这草从摘离树冠到入药的时间,须在半盏茶之内才能发挥其药性。”

    几人听后很是失望,阿婻道:“要做成这药谈何容易,只怕非人力所及。”

    老道士哈哈了两声,道:“人做不到,我的猿儿却做得到。”

    “道长有办法?”韩江雪又露出了希望。

    老道士道:“先得驱使猿儿找到护心还血草的所在之处,带着此娃来到树下,先把其余配药熬制准备,再驱使猿儿上到树冠采下护心还血草,以极快的速度送下树来,与配药共同熬制合成。”

    几人听了终于放下心来,却见老道士对着黄桃树长啸了几声,立即有一只大猿猴纵身跃到马车上,老道士又向车内的楚天遥指了指,大猿猴迅速的背起了楚天遥,出了马车,跃回黄桃树上。

    “救人需得及时呀!”老道士对几人说了一声,忽然跃回黄桃树上,又清啸了几声,一群长臂猿背着老道士和韩江雪,长臂在树枝间交替摆动着,瞬间消失在树叶丛中。

    “道长高姓大名?仙居何处?”韩江雪忙提气对着猿猴窜去的方向喊道。

    只听远处传来回荡声,道:“贫道道号不平,娃娃可来大寨子找我。”

    几人听了暗自称奇。剑湖宫距离大寨子并不远,却不知大寨子那人烟荒芜的原始森林中,何时多了这样一位奇人。

    当下,几人摘了些长臂猿没有摘完的黄桃吃了,又赶马上路,墨灵菲觉得这黄桃芳香甘甜,比以前吃过的任何桃子都要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