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青梅杏子红

第六章 宋小方病史(一)

    我们金水村有四条主大街,它们正好构成一个小小的井字。环线的名字是:一环街、二环街;干线的名字也很简洁,叫一干线、二干线。

    宋小方的书摊,就开在一环街和二干线交汇的十字口。位置很焦点。然而,更焦点的,是宋小方和宋小方的书摊。

    一般,农村少见书摊,即便有书摊,书也是随意错落的摆在一块破布上。书上多半蒙着一层灰尘。轻轻吹去灰尘,封页上又出现了鸟屎、老鼠屎的底片。且不说美观,连基本的卫生要求都达不到。除此之外,这些书年头久,内容旧,价值低。而宋小方的书摊呢,摆书用的是比较新的浅色青布。浅青不耐脏,一定是要经常清洗的。这个对宋小方来说不是问题,毕竟浅青布映衬下的书格外吸睛。还有那每天都要擦拭的书,一本是一本,哪一册干干净净,不染杂尘。人勤手不懒,效果就在书上显摆出来了:那平整的书衬着浅青色的布,有一种安心静气的感觉。而且,宋小方的书摊时常添置新书,比起那些老掉牙的书,这些新书更像是刚出生的娃娃,更有灵气,给小摊带来不少生气。

    书摊打眼,比书摊更打眼的是摊主宋小方。这是一个带着厚厚眼镜片的人,无论什么时候,总理着整齐的平头,穿着干净的中山装。夏天,他就坐在小板凳上,一手拿着西瓜一手拿着书看,冬天,这个小摊会添置一个小小的火炉,他一边烤手一边读书。这都是没人时才有的惬意,一旦有人的时候,他就收好自己看的书,走到书摊前,半弯着腰笑吟吟地问来客:“你想要什么书?”

    碰到实在喜欢看书却买不起的娃娃,他也是欢迎的。

    等选好书,他就用牛皮纸小心包好,然后才从随身的小包里去取放得层次分明的零钱,一五一十地数给来客。整个动作连下来,从容紧凑,一气呵成,一点不像第一次做生意的人。

    自从有了他的书摊,我们村的娃娃再也不去其他镇,甚至金江市买书了。大家都明白,在这方土地上再没有比宋小方更爱护书的摊主。

    宋小方居然会摆书摊。当初,我们村的人想破了脑壳,也不会想到这个。不过,宋小方总是能让人吃惊,大家都有些习惯了。就像书摊后的宋小方,看起来这么干练精神,可是,我们村的人都知道:他有病,而且病的不轻。

    他才小三十的年纪,可他的这种病,少说也得了五六年——不,不止五六年,少说也得十来年。或者,更久。所谓梦想,多少带有幻想的成分。幻想固然美好,可一旦破灭了呢?

    宋小方的病在我们金水村可称得上是个老病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