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吕布列传

第四章第一节

    话说,就在东汉朝廷正着手于讨伐黄巾暴乱的事情时,在巴郡之地有一人叫张脩,与张角的情况相差不多,通过特殊的方法为他人治疗疾病,从而再发展成为信徒。而他在治病的时候会让对方家里拿出五斗米来作为治理的费用,因而其所创宗教被称之为五斗米教。然后趁朝廷这边与黄巾军正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那张脩便率领手下的五斗米教徒对当地官府发动了进攻,并攻占了其郡内的各县城。

    而就在征讨黄巾的战事即将接近于尾声的时候,西凉那边又发生了羌人叛乱的事情,并拥立湟中人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为将军,攻杀了护羌校尉泠征。而由于金城人边允与韩约两人在西凉一带比较知名,都是很有军事与政治方面才能的人,因而反叛的羌军就诱捕劫持了二人,并想让二人成为自己的首领来负责主持军政事宜;而由于两人并不愿意加入到西羌叛军的队伍里去,于是对方便杀死了金城太守陈懿,并嫁祸到了两人的头上。于是两人被迫无奈,只好临时加入到对方的队伍里,在成为对方首领的同时,还各自更改了名字,一个改叫边章,一个则改叫韩遂。之后在二人的指挥下,叛军又开始攻打州府,并劫掠郡县。

    话说,武威郡的太守自恃有朝廷的权贵作为靠山,因而平素里贪腐暴虐所行不良,致使激起民变发生叛乱,于是凉州从事苏正和准备要立案查办这个武威太守。而凉州刺史梁鹄因为也有参与其中,所以一时害怕会查到自己头上,就立时想要设法暗中除掉这个苏正和。而汉阳长史盖勋是个比较有能力的人,且与苏正和有私人过结,所以就被梁鹄找上了门,且建议他可以借此机会将苏正和给处理掉以报复过往所结下的仇怨。然而盖勋这时却认为苏正和本身是朝廷命官,且为人奉公职守,他虽与其有过往的私仇,但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则不应借此机会公报私仇;且随后盖勋又劝谏梁鹄不要因错犯错,从而导致过错更大,到时将更加难以挽回。

    梁鹄听了盖勋的劝谏后仔细反思了下,决定听从盖勋的意见而取消要杀苏正和的打算。而这事后来传到了苏正和那里,于是就专门跑来求见盖勋希望可以向其道谢。然而盖勋却拒绝了与其见面,并表示自己只是不愿意看到上司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而并非是为了营救他,所以他本身并没有原谅他,他们之间的过结还仍旧存在。而尽管盖勋像这样说,那苏正和却依然感到很是高兴,他知道盖勋是个是非分明为人正直的人,因而在心里增加了一息敬佩和感激之情,并为自己的过往而表示了歉意。尽管对方已经认错和致歉,但盖勋仍然没有原谅对方,可见那苏正和当初对其所做的事情伤害有多深彻。

    而之后梁鹄被撤换,但新上任的左昌也不是个什么好鸟,其竟然擅自克扣私藏了前线队伍作战时所需的军粮,数量上有数万斛之多。这事被盖勋发现后就立时对其进行了劝谏,希望其可以将被克扣的所有军粮都全部拿出来,否则他将会上报朝廷对其进行处理。于是这事就引起了左昌的记恨,并将盖勋调派到前线去与叛军作战,而寄希望于借叛军之手将其除掉,然而盖勋却连战得胜,反而几次立下了战功,这不由顿时让那左昌气得牙痒痒。因而当叛军进攻金城围困陈懿时,盖勋提出意见可由自己带兵前去营救时,便立时遭到了左昌的断然拒绝,而其主要的意图即是不想让盖勋再立战功。

    之后金城被破,陈懿被杀,当叛军又继续进攻州府并围困自己的时候,那左昌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境况之下,才一时幡然醒悟而后追悔莫及。而就在左昌原以为不会有人再来营救自己的时候,那个盖勋却又及时出现了,原本的确下面的官员都看不惯左昌的为人处事和所作所为而不愿意去营救他的时候,是盖勋通过国法军威迫使的方式才令众人率部随他一同前往救援。而后盖勋便向边章韩遂等人发出了质询,问他们为何要叛国投逆;却得到对方的答复表示如果是早些时候左刺史肯派官军前来营救的话,他们是断然不会因为被嫁祸通缉而被迫投靠于叛军的,而如今事情既定罪过已深他们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了。而由于两人与盖勋之间也相识且关系不错,所以顾念于旧谊之下便暂时率军撤退。

    先前那个夏育因为北征鲜卑失败遁逃而获罪入狱,随后又缴纳巨额赎金得到了改判,然后被贬为了庶民阶层,而今西凉叛乱又起,朝廷顾念他有军事才能而又破格重新任用为破羌校尉,希望他可以借此机会再重新为朝廷效力。然而这个夏育也不知道是有多发挥失常,前面既没能打过鲜卑,今下又没打过西羌,而被大量的叛军围困在了州府所主管置办的畜牧场里,然后又等到盖勋带兵前来营救。然而这一次盖勋却大战失败,导致身边只剩下了一百个人都不到,且身受至少三道重伤而不能轻易动弹。于是盖勋就坐在了一块木牌的旁边,准备要为国捐躯,且指着那些西羌叛军表示他们可以过来杀他了。

    然后彼时的羌人见此状况都不由顿时面面相觑,因为盖勋贤能的声名远彰在外,所以那些叛军全都知道他,因而就不想加害于他,认为贤人是上天派下来帮助世人的,如果擅加杀害将会遭到上天的惩罚。而这却遭到了盖勋的严厉斥责,认为他们都是愚蠢之徒,如果他们现在不杀了他,那么将来他一定会再带兵来杀他们的,所以让他们赶快过来杀死自己。

    事实上盖勋并不想与这些叛军有任何关系上的纠葛,且担心一旦受到对方恩惠将会有牵扯不清的后事,所以此刻他宁可受死也不想与对方有任何关系上的牵连。然而尽管他想求死,别人却一点也不想随其所愿,且其为首的滇吾其人还主动下马将坐骑让出,但却立时遭到了他的拒绝。于是那滇吾便命人将盖勋强行扶上了坐骑,并将其随后给送回了汉阳,而与其同行的那不到百人也都随其一同返回了汉阳。随后,新上任的刺史杨雍便向朝廷表彰了盖勋的功劳,且推举他出任了汉阳太守的职事。

    而就在凉州这方的羌族叛乱正兴起得如火如荼时,朱儁那方在击杀赵弘后又继续追击逃走的黄巾逃众,但不料这时又有一支黄巾军在韩忠的率领下重新占据了宛城,而由于后勤被抄断,朱儁只好又率军返回去攻打韩忠。这一次宛城又被攻破,韩忠等众被围困于偏旁的一座小城之内,随后因形势过于困窘而向官军请求投降;司马张超等都认为可以借此受降之事而结束战争,但朱儁对此却予以了拒绝,并认为对方只是临急之时的被迫之为,而并非是真心想要归降,所以在拒绝后便立时又下令加强进攻。

    随后,由于对方奋力死战,朱儁连续围攻了多次都无法攻破对方的防御,因而就暂时停下进攻并对对方的情况进行了观察。而后朱儁大致的了解了一下问题的关键所在,便对张超表示自己明白状况出在了哪里,随之便采用了围三缺一的策略,迫使韩忠等众立时开城出逃。而后,便在逃跑的途中,其所众又受到了朱儁所派遣伏军的阻击,于是韩忠被秦颉突击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