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天下之三国风云

第三章 贤者如云

    众人齐呼万岁之后。

    许多武人毛遂自荐。

    “陛下,臣愿抬棺前行,不辱皇恩!”

    “陛下,让俺去把那些鸟人杀个片甲不留!”

    “陛下,同为独目之人,微臣愿会会那李克用!”

    然而在炎山心中,这些都是浮云。

    没有朝中三位大佬的支持,本事再大,也就是个寓公。

    又静心暗想,打仗这事,曹丞相远比王莽强的多。手下也确有不少精兵强将,还是先问问他的专业意见。

    只要他不是推荐自己,或者姓曹的,都可以酌情考虑。

    于是开口说道:

    “曹丞相,可愿举荐贤良,替朕分忧啊?”

    那曹操此时竟换了个态度,恭恭敬敬的说道:

    “陛下有气吞寰宇之心,操,愿甘为履屐。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

    此战关乎国运,必用大能之将。

    臣愿保一人,此人善使三节软棍,弓马纯熟,又深知兵法韬略。

    操,每于其谈,都颇感英雄之气!”

    “不知是何人,能让丞相夸为英雄?”

    “此人乃,殿前司都点检赵匡胤,现已屯兵陈桥驿。陛下有旨,半日可至。”

    炎山一怔,眨巴了半天眼睛,慢慢点了点头。

    不愧是丞相看上的男人!

    这功能是有的,就是多了点吧?

    再说已经到陈桥驿了,不喊他是不是也快回来了。

    等曹操又夸了赵匡胤三五句。

    炎山便止住了话题。

    回头看向王莽:

    “王司马,你觉得这赵匡胤如何?”

    王莽依旧坐的端端正正:

    “回陛下,老臣以为,赵将军虽勇武谋略皆非凡人。但功勋尚不足以服众。

    况且北垚兵强马壮,而我大焱几年未有战事。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此番用人,当有勋贵老臣挂帅。一能服众将之心,二可运筹帐中之事,方能让三军用命。”

    “哦!王司徒所言极是。可有得意人选?”

    “老臣愿保一人,此人乃名门之后,老成持重,颇有城府。

    隋国公杨坚,定不负陛下所托。”

    这……

    好主意啊!

    你特么还能挑个城府再深点的吗?

    炎山刚想争求曹操的意见。

    那曹丞相竟自行开了口:

    “隋国公年事已高,此番襄阳必有恶战,万一国公体脉不支。反倒损了英明。不若赵将军,正值壮年,可堪大用!”

    王莽笑了笑,回道:

    “丞相此言差矣!北屯八校尉,年齿勋功皆不输赵将军。又如何肯听他调遣?

    只有隋国公,老成持重,可服诸将!”

    曹操一声冷哼:

    “王司马替杨坚争这兵权,可是也想做那独孤家的女婿?”

    曹党之人,皆是嘲笑。

    王莽面不改色,反唇相讥:

    “比不过曹丞相与赵将军,都是喜欢孤儿寡母的人呐!”

    王党之人,纷纷起哄。

    两位大佬已经进入了互喷的阶段,双方阵营中的小弟,也都纷纷加入进来。

    一时间,朝堂犹如菜市场,乱哄哄骂成一片。

    炎山深深呼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终于找到了久违的那种熟悉的感觉。

    这才对嘛!

    自己才七七四十九天没有上朝而已。

    他俩人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沆瀣一气呢。

    但是鬼知道怎么会推荐这么两个人!

    随便哪一个拿到兵权。以后这世界就没自己什么事儿了。

    但是不用他俩,用谁呢?

    一时间还真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正在思索之时,忽听耳旁,魏公公轻轻开了口:

    “皇爷,此二人都用不得呀!”

    你忒么不是不干朝政的吗?

    炎山斜眼睨之。

    但还是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魏忠贤又轻声说道:

    “此二人野心极大,一但兵权在手,恐怕难再收回。与官家说来,胜亦是败,败亦是败。”

    炎山点了点头,毕竟还是内臣能贴点心啊!

    “老伴,说得好。”

    “老奴不敢造次,但皇爷选将无论是谁,都不可放任自流。定当配监军加以控制,收放自如,方能不失国本。”

    “有理,但这监军也要通晓兵法谋略,不可擅设。否则怕凉的将士之心那。”

    “皇爷所言极是!”

    “老伴,手里可是有知兵的内臣?”

    “老奴斗胆,愿保一人,其人,广于谋略,深通驭人之术。

    若他在军中,皇爷让大军往东,保证诸将无人敢往西半步。

    老奴考教多年,才敢荐与皇爷。此人现于司礼监权作小秉笔,姓王,名振。”

    “王振!?”

    “正是!”

    “咳,咳咳,咳咳咳……”

    炎山心中,一头草泥马呼啸而过。

    喷人的唾沫星子刚到嘴边,又觉此时身在朝堂,不可失态。

    硬生生的把口水憋了回来,却不小心呛进了嗓子里,止不住的干咳起来。

    魏公公赶忙让小太监端了茶水,过来伺候。

    炎山缓了两口气,压了压心中内火。

    大焱贤者如云啊!

    不仅一步一坑,而且一坑还比一坑深!

    这货要去监军,我现在就可以考虑当安乐候还是当太上皇了。

    赶忙用言语搪塞:

    “监军朕可钦选,但主帅还需外朝议定。若是监,帅不和,相互掣肘。也万万不能成军!此事还需慎重。”

    魏忠贤还要说话,炎山微微抬手,示意他暂且止住。

    此时,朝堂之中,两伙人喷的也是口干舌燥,声势远不如刚才。

    看了皇上喝茶,各个口中生津。

    倒不是魏公公舍不得茶水,一是怕这朝会成了“泼水节”,二是饮茶用的银杯玉盏,保不准哪样,最后就是一件凶器!

    炎山也深黯此道,往往在下面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便开始了自己的茶道。十二件茶盏,样样都要用上一次。

    当朝臣们发现,皇上把自己当猴戏给看了的时候,不是太大事往往也都住口了。

    但此事,非同寻常。

    争吵还在继续。

    炎山心急,垚国已经兵临城下,一群坑货,还是内耗不止。

    忙叫魏忠贤赶紧把掖庭卫喊了过来。

    这才让宣殿重回平静。

    ……

    “众位爱卿,据理力争,都是替朕分忧,寡人心领了。

    曹丞相举荐赵将军,王司马举荐隋国公。皆是百年一遇的良将。

    但我朝用人,向来是百花齐放,不拘一格。

    诸位爱卿可还有贤良推举?

    毛遂自荐,亦可!”

    话音一落,满场竟是鸦雀无声。

    好似掉了根针,都能听到动静。

    这场面与刚才,当真是冰火两重天。

    良久过后……

    仍是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