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天下之三国风云

第二十四章 铁骑陷阵

    唢呐声落,长角再起。

    一线骑兵,背着秋日斜阳,策马奔腾。

    樊哙本来在桦树林里准备伏击,但是感觉到炎山已经陷入了困境。

    赶忙带人从树林里反向杀了回来,没走上一百步。

    只见汉水中两军正在鏖战,吴三桂的大部分军士都在河中,正是个难得的战机。

    赶忙火速整备,列阵冲杀!

    两百步左右,战马开始加速,四蹄频频踏空,进入急行状态。

    此刻,吴三桂刚叫身边最后的几十个士卒,脱去衣甲了,作为生力军,准备下水增援。

    尤其是要把那看着碍眼的“朱祁镇”先捞上来。

    但眨眼的功夫,西南边竟然跑出来一队骑兵来。

    惊愕之余!

    赶忙再让士卒重新着甲,准备对阵。但是甲胄穿戴并非寻常衣裳,往往要两个人互相帮忙。

    敌军近在眼前,慌乱之中,哪有几个人穿得上?

    吴三桂又赶忙喝令还在岸上的弓手上前列阵,准备齐射。

    三十几个弓手,快速上前结成阵列。

    眼见百步开外,这些高头大马,踏着烟尘,饿虎扑食一般,朝自己拼命冲刺。

    而自家阵列中的重甲战士,大部分还光着膀子,心中各个发虚,手上更是颤颤巍巍。

    弓手临阵,步卒三射。

    六十步(90米)左右,便进入了弓箭的射程。

    步兵冲过来的时间,一般可以射出三箭。而骑兵冲过来的时候,往往只能射出一箭便要撤退,让长枪接阵。

    也就是这个距离,骑兵往往要进入全速冲刺状态。

    焱军的将士,各自猛夹马腹,身体逐渐向前倾斜,双足登死马凳,臀部微抬,右腋紧夹长槊,牟足气力,

    开始了真正搏命的冲击!

    六十步的距离,战马疾驰也就几个呼吸的瞬间。

    而这几呼吸,往往就能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负,往往就能决定许多人的生死!

    而这第一轮箭雨,比想象中来得更早。

    樊哙等人刚进入冲刺状态,发现吴三桂的箭矢已经抛射了过来。

    扎甲护体的骑士,在这个距离上中箭,基本不会破甲,造不成太大伤害。

    但有两匹战马,一匹中箭在前腿上,一匹中在眼睛上,嘶叫着的倒下,把骑手连滚带爬的摔了出去。

    剩下的人,并未受到影响,转瞬之后,又向前突进了三十余步。

    然而他们奇怪的发现,前方的弓箭手并没有向后分散撤退。反而又拉开了弓。

    还没待众人有所反应,新的一轮箭矢又飞了过来。

    如此近的距离射击,羽箭刚刚离弦,长槊就已近在眼前。

    白刃逼身,这些弓手被强行勒令第二次齐射,就好比虎口拔牙!

    皆是心慌手抖,射出的羽箭多半绵软无力。哪里还管什么准头?扔下角弓就往队伍里面跑。

    然而,后面的甲士原是骑兵,拿长槊用作步战,本就生疏。

    现在又仓促列阵,甲胄不全,阵型十分凌乱。

    再加上前面这些弓手,来不及向两翼逃跑,多半是转身向后硬挤。把整个队列搅得更是乱上加乱。

    电光火石之后,一线长槊,闪耀寒芒,伴着铁蹄踏地之声,陷阵而来!

    “杀!杀!杀!”

    “噗!噗!”

    “啊——”

    “嘭!嘭!嘭!”

    刹那间,喊杀声,马嘶声,长仞破甲入肉之声,哀嚎喊叫之声,战马撞击之声,声声入耳。

    战场之上,杀气腾腾,人仰马翻,处处血雾飘扬。

    吴三桂的队列,只在不及眨眼的一瞬,就被冲了个七零八落。

    不过那些前排士卒的肉身,在经受了枪挑马踏之后,也成功的阻碍了骑兵冲击的势头。

    短兵相接,没有过多的缠斗,吴三桂手下还活着的士卒开始了溃散。

    焱军的骑兵,四下开始追杀。

    忽听后面有人大喊,

    “莫追!回来列阵!”

    众人听到樊哙的声音,各自转马回身。

    只看见他满身泥土,气喘吁吁的走了过来。

    樊哙身上插着六七支箭,腹部的铠甲已经松散。

    身后的战马,倒在地上翻滚嘶叫,显然疼痛不已。

    他手中长槊,刚才倒地的时候已经折断,现在拔出腰刀,步行上前督战。

    吴三桂刚才这第二轮齐射,完全是为他量身定制的。

    早些时候那一个照面,吴三桂便记得他的模样。知道是个临阵施令的人物。

    也知道,自己这混乱的阵型,根本挡不住这些来势汹汹的骑兵。

    所以拼了前排二十几个弓箭手性命,就是要换他人头。

    为数不多的那十几只飞出的羽箭,全都射在了樊哙的人马之上。

    战马中箭,倾身向前倒地,樊哙手中的长槊,直接戳在地上,立时折成两截。

    但依然不能化解力道,身体侧向滑了出去,右半边蹭得满是泥土。

    插在身上的七八个箭头,有的借势入了肉,有的割断了缠连扎片的牛皮线,致使前甲松动。

    樊哙此时根本无暇顾及这些,爬起身来大步向前,一边走,一边呼喝,生怕士卒追杀的太远,不好收拢。

    但是这战场之上,极为嘈杂,将士们又专注于眼前厮杀,大多听不到脑后的声音。

    樊哙此时又无坐骑,好不容易才收拢了十来个人。

    站在地上视线太低,乱军丛中,根本找不到吴三桂的人影。

    勒令身旁一位骑卒下马。刚刚翻到了马背之上,急忙四下观望。

    额尔,心中大惊!

    只见吴三桂带着二十余骑,在北面四十步开外逐渐列成了一线。

    樊哙急忙调转马头,让身边这几人聚合起来,准备应战。

    不远处的吴三桂,冷冷的看着眼前的一幕。

    他自知刚才仓促列阵,根本扛不住焱军的冲锋,虽然顷刻间便折损了二十几个兵士的性命。

    但这并不重要,关键是他用这二十条命,化解了焱军的攻势。不仅拖散了对面的阵型,关键还给自己赢得了重新整队的时间。

    唯一可惜的是,刚才那一轮弓箭,并没有射杀“淳于琼”。

    见这人满身泥污,铠甲上还插着几支羽箭,居然还在指挥战斗。

    吴三桂狠狠地咬了下牙根。

    手中一条精铁马槊,横下身来。身旁二十几杆长枪,不约而同,与之齐平。

    吴三桂那压抑了多时的怒火,终于从瞳孔中喷射了出来。

    此刻他面目狰狞,眼如鹰鸷,

    恶煞一般的紧盯着前方。

    喉咙中爆发出尖锐而又撕裂的喊叫:

    “杀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