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冠军只需一只菜鸟

第16章 风迟的心结

    晚风四起,流云遍天。在风迟这位名师的指导下,白荼总算能磕磕绊绊地学会换刃了。最后一次下坡,白荼颤颤巍巍地从高坡顺利滑下,没摔一跤。她兴奋地在风迟前刹住雪板,一把脱下头盔,兴奋地在风迟耳边嚷嚷:“师父,我会换刃了,你看到了吗?我一次都没有摔跤哦。”

    “是啊是啊,我看到了,荼荼真厉害。”风迟一边应和着,一边自然地蹲下身子,修长的手指灵活地解开暗扣,然后一把握住白荼的脚踝,从雪板中抽出来。

    他第一次发现,白荼的脚踝真的很细,他张开手掌便可圈住,不堪一握。

    白荼也是一愣,听到自己的小名从风迟口中无比自然地喊出,他磁性的声音让这个名字听上去陌生又熟悉,想让人再多听几遍。

    风迟起身后把雪板抱起,没有戴手套的手在帮白荼脱雪板时触到了冰凉的雪,红通通的。

    “走吧,今天晚上回去最好泡泡脚做下拉伸,不然明天你会全身酸痛。”风迟不忘叮嘱了白荼一句。

    两人回到云栖镇时已是华灯初上,白荼早就腹内空空,腿酸脚疼的了。她领着风迟在蜿蜒的街道上七拐八折,转进一条僻静的巷子。整条巷子两旁立着高高的石墙,相隔一段距离开有一扇漏窗,一块块灰色瓦片拼凑出样式不一的图案,简洁古朴,端雅大方。行经一扇扇花窗,如在漫步画廊观赏一幅幅油画,幽篁竹林,腊梅飘香,松柏苍翠,让人不自觉在脑海中拼凑出一墙之隔的院内风景。

    不知经过了几扇花窗,两人停在一扇装着铜门环的木门前,白荼一脚跨过门槛,冲着院内喊了一声:“老板,有空位吗?两个人。”

    不知从哪儿响起一个上了年纪的男声回道:“是白荼来了啊,就坐老位子吧,准备吃点啥啊?”

    “老样子。”白荼领着风迟轻车熟路地转上二楼,坐在窗边的一处座位。

    她从茶水柜上取来茶杯和茶壶,斟上绿茶递给风迟:“这家餐馆我小时候一直来,那时候家里没有人做饭给我吃,饿了,就上街晃荡。有一次,不知道怎么的就转到这条巷子里了,老板见我一个小孩东游西逛的,就招呼我进来。那时过了饭点,店里只剩下老板一家人忙完了在吃饭,他们怕浪费食材,就把当天没用完第二天又不新鲜的蔬菜,海鲜加上白米用砂锅炖了热乎乎的一锅,当时我饿极了,连吃了三碗还意犹未尽,吓得老板把我手里的勺子都抢走,怕我吃太多撑着。之后,我就常来这里吃砂锅粥,对我来说,这就是家的味道。”

    白荼笑盈盈地回忆着童年往事,风迟却被女孩的笑意刺痛,他转而低下头注视冒着热气的茶,清透的碧绿好像流动的翡翠,风迟忍不住开口问道:“为什么在家会没饭吃?”

    “家里只有我和爸爸两个人啊,爸爸他一天到晚都呆在医馆给别人看病,哪有时间给我做饭呢?”白荼缀了口茶,漫不经心道。

    “你爸爸小时候对你不好吗?”风迟一向没有刺探别人隐私的兴趣,可这回却不知为何,连连发问白荼的家事。

    “我是爸爸唯一的亲人了,他怎么会对我不好呢?”白荼勾起嘴角,笑得有些勉强,“但是他对那座医馆、对踏足医馆的患者的好更甚于我”

    淅淅沥沥的冬雨落下,在屋顶的瓦片上奏响好听的叮咚声,窗下檐雨如绳。细密的雨声依托着白荼的声音,飘向遥远的过去。

    “他对医馆倾注了全部的感情,不仅如此,还将这份责任交托给了我。从小爸爸就把我当成医馆的接班人培养,教我辨识药材,学习针灸,阅读中医典籍,我在他铺设的道路上直直向前,一切都由爸爸做主。”

    白荼唇边泛起无力的苦笑,停顿了一下,继续道:“可是长大后的我,有独立的思想,有不同于爸爸的梦想。”

    声音越来越轻,背叛父亲的负罪感是她心中沉重的负累,可随即,她的眼神一亮,一团火点亮了她的脸庞,声音也清亮起来:“你知道吗?我喜欢文字,温暖细腻,治愈人心的力量不亚于医术的作用,一个绝望的将死之人甚至可以因为一句话重燃希望,起死回生。”

    “砂锅粥来咯——”老板举着一个大砂锅噔噔噔快步上楼,对着白荼爽朗一笑,把砂锅放在两人中间,将叠成厚方块的白纱布罩在砂锅盖上,一把提起,浓香四溢,待热气散开,可见锅内仍咕嘟咕嘟沸腾不止,红色的是海蟹和大虾,白色的是花蛤,点缀着绿色的芹菜碎,煮成浓稠喷香的一锅。

    白荼拿起勺子在国内搅拌一番后,盛满一碗放在风迟面前,风迟瞅了一眼碗里星星点点的翠绿——那是他以前从来不吃的芹菜叶子。他没有犹豫地舀起一勺,吹了吹,送入口中。

    这是白荼脑海中家的味道,他也要一丝不差地印刻在心里。

    “味道怎么样?”白荼两眼亮晶晶地问道。

    “好吃。”芹菜的味道意外地不再像过去那般让风迟难以接受。

    风迟喝了几口,重新捡起话题,他不想浪费了解白荼的机会:“那为什么当记者呢?”

    “因为可以保护别人啊。”白荼咽下嘴里的食物,继续道:“我小时候很软弱,经常被小伙伴欺负,特别能体会弱者的心情。所以,现在的我想用文字为弱者发声,我想成为他们的保护神。”

    风迟看着眼前瘦小的女孩,眉眼精致好似精雕细琢的瓷娃娃,却也脆弱得一摔即碎。

    明明手无缚鸡之力,偏偏心怀除暴安良的大志,风迟微微摇头,撇嘴一笑,眉眼间流露出无可奈何的神情。

    白荼误以为风迟撇嘴摇头是对自己的不认可,她怀着神神秘秘的笑,掏出手机,点亮屏幕后翻出一篇文字稿,递给风迟示意他看。

    风迟犹疑地向她投去一瞥,见对面的女孩扬起眉毛眼神示意他看手机,收回视线,移向手机屏幕。上面是一篇不久前刚结束的全国滑雪比赛的新闻报导,内容简洁,署名为白荼,这是由她执笔的新闻稿。

    自从比赛结束后,风迟就不曾关注过新闻,想也知道,媒体大众一定是把聚光灯齐齐对准那争金夺银的三位队员,不会有提及自己的只字片语。

    竞技体育就是这般残酷,胜者为王败者寇,冠军被鲜花和掌声簇拥,而其他人只能黯然离场。

    可是,这一篇刊载在头条app上的新闻报道却把中心位置留给了风迟,不仅提到了风迟在小组赛中的优异表现,在观众中掀起一波高潮,娴熟的滑雪技术并不逊于其他三位师弟,本来同样具有争夺奖牌的可能。只是因为某些原因,在第二日不得不遗憾退赛。

    虽然风迟并没能拿下奖牌,但同样展现了一名优秀滑雪运动员的风采,是千千万万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努力追梦的人的化身。竞技体育除却为了荣誉拼搏之外,更重要的还有守护自己的一份初心,所有为了梦想而努力拼搏的人,都值得我们为他们骄傲。

    风迟默然地滑动着屏幕,短短的几十字,来回翻看了好几遍,好像要把每一字都铭记于心似的。

    还有许多温情的留言风迟也都一一点开阅读,有鼓励他继续加油的,也有迷妹说会一直等待他重回赛场,还有和风迟一样在各自领域奋力的年轻人对他的勉励,原来还有人记得他,还有那么多人等着他重新回归,长长的留言评论风迟一条条翻看过去,心里被烤得暖暖的。

    白荼含笑在旁边静静地等待,时间缓慢地流逝,直到雨声慢慢收势,归于寂静。

    风迟把手机还给白荼,眼中冰冷的墨色被雨水清洗一空,如同此刻窗外透亮的天际,闪闪发光。

    谢谢你,在我一无所有时把世间的善意和温情送给我。

    即便身处低谷,依然有那么多人支持自己,风迟心突然安定下来。

    滑雪本来就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情,因为人为附加的荣誉而忘却了享受滑雪的本心,是件多么遗憾的事啊。滑雪者众,可能登上顶峰的永远只有一人,如果只有成为第一才能快乐,不去欣赏沿途的风景,那滑雪注定是一场失望。

    五年来的每一天风迟拼命训练,只为了成绩而活着,所有的努力都在追赶那个遥不可及的身影——曾经的自己,现在想来,那段生活单调乏味得如同一天。风迟终于明白王志国所说的“执念”是什么了,是不愿承认自己今非昔比的自尊心,是害怕再也不能重回巅峰的恐惧,更是对当下这个平凡暗淡自己的逃避。

    五年前的受伤,让风迟失去了健康的右脚,也夺走他视如生命的滑雪事业,从此,他不再感觉圆满,只一心想把失去的拿回来。

    可如今,有人把残破不堪的自己轻轻捧起,放在掌心温柔呵护,风迟内心缺失的碎片被白荼温柔地一一拼凑回来。

    过去的自己是太阳,光芒四射,锐不可当,那现在的自己便做星辰吧,黑暗越是深邃,星星便愈加生辉。

    风迟把屏幕关上,交还给白荼,嘴角舒展,眉目闪光道:“白荼,你说得对,文字真的能治愈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