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假文青

第三十章 引子(中)

    只是……这个可行性也真的不高。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一个二十多岁一事无成的年轻人,多半会把自己想象成一名作家。

    虽然这句话的主旨是在嘲讽庸碌无为者的自我安慰,但换个角度来看,也可以理解为作家的高门槛。

    写作、很容易!

    有纸有笔认识字,有个基本的方向就可以开始写。

    投稿,也不难!

    几块钱的邮费加一个杂志社的邮编地址,或者干脆就是在网上搜一下喜欢的杂志的官网,多半能找到投稿的收件邮箱。

    过稿刊登,也不是什么难如登天的伟业!

    就像之前李俊兴那样的,有一定的文字基础,多看多练勤投稿,再对各刊物的收稿标准和方向有个大致的了解投其所好,哪怕没有李俊兴母亲那样的关系,长期以往也不是没可能刊登个一两篇。

    但是要达到能够稳定过稿,签长约出单本,被编辑叫一声老师,能够自称一声作家的地步,却真的很难。

    李俊兴在这条路上努力了三年,刊登稿件几十篇,也依旧没法陪着胸脯自称一声作家。

    当然,顾瑾言的目的是挣钱而不是文坛,对能不能自称作家不感兴趣。

    可是写手作者属于大后期职业,而且得名多过得利,本来就很难挣钱,就算小说写手稍好一些,可要是连长篇连载出单本的水平都没有,又能挣几个钱?

    写作挣钱的难度由此便可见一斑。

    不说顾瑾言所需要的那种以万为单位的金额了,就连一月三四千养家糊口的水平,对大多数作者来说都只是个难以触及的幻梦,所谓的丰厚稿酬,只是看起来很美好罢了。

    这也是顾瑾言虽然不否认自己的写作能力,也不怀疑李伯母在这其中能够起到的帮助,认可这个计划的可行性,但却依旧不看好这个计划的原因之所在。

    入门太难提升更难,上限还低,再加上漫长的盈利周期,注定了写作和挣快钱完全属于不相交的两条平行线。

    可如果不是为了挣快钱快速获得第一桶金,顾瑾言一个医药业巨头又何苦一头扎进自己完全陌生的行业?

    但李俊兴作为好友的一腔热忱也不能忽视,虽然并不是自己主动找他帮忙的,可人家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要是再空口白牙地连个像样的理由都不给就直接拒绝,未免就真的要伤及友谊了。

    理智告诉顾瑾言这茬不能接,接了就是史诗巨坑,感性上却又让他觉得哪怕确实不是条好路,但本来就是空耗时间的没本买卖,为了朋友试一试又有何不可,损失难道还能比在股市里折的钱更多?

    在这两者中不住徘徊,不断纠结的顾瑾言渐渐开始忽略外界,失去了对表情控制的他,脸色一变再变,纠结之色溢于言表。

    李俊兴虽然没有看脸读心的神技,但透过这么明显的表情看懂顾瑾言的纠结,却不是什么难事。

    “怎么,看不起我们当作家的,觉得干这行不能挣钱啊?”

    “呃……没有没有,怎么会呢。”

    顾瑾言没看到自己之前颜艺变脸的表现,心里还在疑惑自己木讷迟钝的好友什么时候这么敏锐了,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面对这种直指本心的质问,让顾瑾言有种伪装被人强行戳破的羞耻感。

    而且最主要的是,这也确实就是他内心中的真正想法,只是顾忌李俊兴的面子以及自己目前的资产才没有明说罢了,现在突然被点破,一时间也找不到借口来敷衍李俊兴。

    “别看我之前没挣到什么稿费,那是因为那些报纸吝啬,而且写的东西也确实就凑个数,提不起价来,可这次这个不一样,你看,千字两百,一篇文少说三四千字,一篇过稿就是最少六七百的收入,你要写个一万多字,一个月的生活费都够了。”

    还好李俊兴虽然没读懂顾瑾言的忧虑,却也知道自己没起到正面代表作用,这几年投稿的成果也就满足满足虚荣心,挣到的钱通常连请兄弟们吃顿饭都不够。

    所以并没有因此而发火,反而从包里找出一本崭新的杂质,翻到末页,指着上边的征稿信息给顾瑾言看。

    那是一本名为小说绘的青春小说杂志,合同类型的其他杂志一样,印刷得花里古哨且精致,乍一看还以为是漫画杂质呢。

    书的末页上是类似于商场搞活动是传单上的内容,大致写了一个类似于歌唱界选修比赛的超新星征稿计划,鼓励读者们踊跃投稿,然后在其中选出优秀作品刊登到杂志上,根据读者们的反馈排出个一二三来。

    然后再让其中的优秀者继续写,读者继续评,三次之后留下个冠亚季给点奖金和荣誉,然后搞个推广签个长约啥的。

    当然,这个比赛和顾瑾言关系不大,因为这就跟作文大赛似的,重要的是名次和荣耀,奖金钱其实不多,至少不足以吸引顾瑾言去参赛。

    李俊兴指给顾瑾言看的重点也不是这个比赛,而是其详细内容中的稿费部分。

    大概意思就是说我们的稿费平时是120-200/千字,然后这次比赛入围的话就从120的底限开始,第一轮之后涨到160,第二轮180,第三轮就顶配200,遵循这样一个规律给参与比赛并过关的稿子定价。

    换而言之,如果不参加这个比赛,而且文章也非常优秀的话,就有可能直接拿千字200的稿酬了。

    顾瑾言没涉足过出版业,对这个价钱的高低不太清楚,但是相较于之前李俊兴给杂牌刊物供稿时千字几十的价钱,这个小说绘直接翻了三四倍,确实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了,也难怪李俊兴会心动不已,并向顾瑾言大力推荐。

    只可惜在顾瑾言看来,不管是所谓的超新星作文大赛,还是千字两百块的顶配稿酬,对于李俊星和自己来说,都是镜花水月一般的存在。

    李俊兴之前一直给川内的杂牌刊物刊物投稿,是因为他不想给其他出名的刊物投稿吗?怎么可能,还不是因为他自己文笔水平有限,投了几次都石沉大海,后来干脆就连试都懒得试罢了。

    而且这家伙以后先进官报后进央台,官路亨通一副文化媒体人的样子,但实际上走的却是政道,实际操作一向苦手,四十多岁也没有什么值得拿出手的代表作,可见在这方面确实没什么天赋。

    至于顾瑾言自己,他就大学的时候在网文界划过两天水,虽然自认有系统【文科综合】课程的加持应该也不是不能写,但还是那句话,就算是所谓的顶配稿酬,他也不是很看得上眼。

    甚至于对整个纸媒杂志行业的未来,都不是很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