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四百八十五章 处理办法

    明朝开国初年对于造谣生事的管理还是十分严格的,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都因为造谣污蔑等事情杀了一堆人。但是过了英宗朝以后,随着大明的市民社会发展,百姓说话越来越多,思想越来越杂,对于谣言的传播也再难分辨。

    人多口杂、众口铄金在晚明已绝对不是夸张的形容,就比如说原历史上董其昌的“民抄董宦”事件怎么起来的?

    董其昌的儿子董祖常抢人仆女,董其昌花钱找人已经给调解好了,本来早已结束,却被秀才传谣言说董其昌自己抢***女,而且还把这谣言传的满江南都是,接着又有好事者将这件事情编成戏曲《黑白传》到处传唱,让许多松江百姓都以为董其昌自己才是抢人子女的老色鬼。

    董其昌的儿子抢人子女虽然丢脸,但也不过是纨绔的富二代行为,说出去事实冲击力不算强,而把这屎盆子扣到董其昌脑袋上,百姓对于董家的恶感瞬间就暴增。

    面对这样的造谣,董其昌害怕起来也只能先找关系揪出了写这个戏的书生到衙门对峙,此时这书生又突然暴毙,书生的家人坚称此人是被董其昌所逼死的,把整个故事传得更加邪乎,松江百姓愤而聚集,将董其昌的宅子以及藏书楼全烧了,财产文物一抢而空。

    整件事情之中董其昌的确是大户行径,教子无方,纵容逆子,受到惩罚理所应当。但是当时松江百姓,口耳相传的董其昌形象“强抢民女、好房中术、Yin***女、滥杀无辜”这其中大多数还真是污蔑。

    董其昌是官场上浸Yin的老手,就算品德再败坏,也不会明目张胆的做这么多坏事,给自己留下恶霸的名声。但是众口铄金,即使几年之后官府将此事之中造谣、带头烧毁董其昌宅子的人抓捕归案,但是董其昌的恶霸名声反而传的越来越响,官府的证明根本无法给他洗白。

    这本质是因为万历以后大明的戏曲小说都繁荣发展,百姓更愿意相信一个富有戏剧性的人物形象,比如董其昌就是十恶不赦,有才无德的恶霸;比如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带着大军追着后金军屁股跑就是为了引后金入关。

    偏偏这年代的信息传播又滞后,一旦在百姓头脑中形成固定印象,一个人基本一辈子就翻不了身。

    这也是此次对王文龙、薛素素造谣的可怕之处。

    ……

    王家。

    王文龙看完几份报纸,皱着眉头询问:“薛小姐觉得应该如何处置此事?”

    薛素素眼带泪痕的说:“都是我害了建阳先生,我会辞去坤班教习之职,回到嘉兴隐居,日后也不再在南京出现了,一定为建阳先生洗刷掉这个污名。”

    “你去隐居人家也可说我是金屋藏娇,”王文龙摇头,“薛小姐莫要如此作想。”

    “那……该如何是好?”薛素素小声问。

    此时污蔑王文龙和薛素素的报纸远不止一份,各种小道消息传的非常猛,而且口径几乎一致,甚至可以互相作为补充。

    在这些消息中薛素素从小被冯从愆买来养大,冯从愆带她含辛茹苦,甚至传谣说马湘兰的兰社也是冯从愆一手交到薛素素手上的。

    而薛素素居然伙同王文龙将冯从愆的财产全部骗走,还把冯从愆的头巾给去了。

    现在在百姓眼中薛素素已经成为一个负心女的形象,而冯从愆就是那个被坑害还无处投诉的老养父,在讲求孝道的此时,薛素素和帮助她作恶的王文龙两人声望已经低的不能再低。

    更离谱的是这些报章接着猜测王文龙如何在民党捐款之中中饱私囊,有人去查王文龙的产业,发现他在南京买房买地,在福建办纺织厂,在苏州还入股了物理社的工厂,间接暗示这些入股的资金全都是王文龙贪污所来,甚至表示王文龙在福建时起家就不干净。

    其实王文龙从福建起家开始的过程,除了杀死高宷弄到的几千两之外几乎没有背人之处,只要稍加查实,就能把事情说清。

    而且民党的捐款过程以及资金流向也都是有内部监督的,即使把民党的所有捐款拿来,也买不了现在王文龙的产业。

    更何况几年前江南还有人把李国仙的身世扒出来,说王文龙勾结海盗、外商,是在海外给人做二鬼子起家的,如今却又说他起家的钱全都来自于贪污,王文龙的这点家底都不够分的,几个污蔑的口径自己都对不上。

    可这些毫无逻辑的内容却还是让许多人相信。

    毕竟直接相信王文龙坏事做尽符合大多数人的基本思维,至于细细的去计算背后资金来源与过程,没有几个人会有这样的经历。

    一夜之间王文龙就从受人尊敬的名士变成了两面三刀的伪君子。而薛素素更是从江南有名的名妓变成了凉薄不孝之人。

    “这事情如此有组织肯定背后有人操弄。”王文龙冷笑着说道,“不把背后操作者抓出来,咱们退让一步,他们就会前进一步,无论怎么退都不可能脱身。先把他的喽啰抓了再说。”

    “建阳说的是冯从愆?”薛素素也不傻,这些污蔑报导之中许多内容半真半假,一些事情的内幕只有冯从愆能够知道。

    “这冯从愆之前表现的十分老实,只不知为何突然又来对付我。”王文龙说道:“不然他就是要钱,不然就是背后又有什么人的利益。这事简单,我抓他来问问就知道了。”

    薛素素想了想说:“还是算了吧,他要什么我给他就是,若是把人抓来询问,到时他又出去哭诉……只怕越搞越是没手尾。”

    “此事我来解决就是。”王文龙说道。

    “好……好吧。”看着王文龙自信的眼神,薛素素勉强一笑,一下觉得很安心。

    送走薛素素以后,王文龙马上写信请人去送给孙矿,让他帮忙调查。而他自己则换好衣服出门去找叶昼则。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王文龙想到的不只是辟谣,他更是发现民党现在的运营模式还是没有办法使得天下人信服,这情况在他看来还更危险,日后若有其他人用同样的手段,照样能把屎盆子扣到民党头上。

    乌衣巷,叶昼则宅邸。

    此地就位于秦淮河畔,夫子庙泮池附近,乌衣巷原本在唐代刘禹锡时已经成为一片废墟,但就因为刘禹锡那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地成为文人朝圣之所在。

    南京的房价不贵,那是对普通房子来说,叶昼则此处宅子往东是南宋时人们在王谢故居上重建的“来燕堂”,乃是百多年间士子游人瞻仰东晋名相、抒发思古幽情的所在。

    往北则是秦淮河上的文德桥,相传当年李白就是在此醉酒捞月。

    按后世话说,叶昼则这就是住在了闹市区繁华地段的名胜古迹里头,他这处宅子没有个几千两根本下不来。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