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谁同搏

第一百八十六章 快斩乱麻

    张智拿到博士学位后,违约留在了海东市,这在曙光院掀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波。

    “张智真行啊,果然走了。”

    “那不明摆着的。四十多岁出去读博士,如果不是为了离开曙光院,还有什么意义嘛。”

    “也不知道院里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听说按合同交了违约金才给办的手续。”

    “如果拿到学位可以正常办手续走人,那交违约金我也愿意。当时咱们也应该要求让院里拿钱送咱们全脱产去学习。”

    “说不了人家去海东读博士之前,就已经跟院领导私下里商量好了。”

    “听说张智去海东以后开始闹离婚了。好像在海东又找了一个小师妹。上次协会在海东开会,他老婆都闹到会场去了。”

    “唉。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院里的这些议论,从各种渠道传到了林院长的耳朵里。

    林院长知道,有些想出去读博士的年轻科研人员,一直都在盯着张智离开曙光院这件事的处理结果。

    现在,这件事尽管已经按合同违约进行了处理,但是,这种处理结果在许多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

    正像职工们所议论的那样,就算是按照合同全额赔偿,但是,与曙光院近年来的职工收入相比,比例太低,对违约者来说,在经济上是没有什么大的触动的。

    这件事对全院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而且在短期内也难以消除。

    林院长决定专门召开一次中层以上干部会议,阐明院党委的态度。

    由于张智与曙光院签订的博士委培合同第一条中明确显示,张智的研究生学习采取全脱产方式,课程学习和论文撰写均在海东理工大学进行,张智在曙光院的职务,在其学习期间予以保留。

    所以,在召开这次中层以上干部会议之前,作为曙光院党高官的林院长首先组织召开了院级领导会议,重点研究有关张智离开后的后续处理问题。

    会后,相关处理决定以会议文件形式下发,其中的主要一条就是,撤销张智曙光院副总工程师、曙光院一部部长、国家gaz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职务。

    紧接着,在随后召开的中层以上干部会议上,林院长在讲话中开场白就表明:“短期内,如果条件不成熟,曙光院公费资助科研人员外出深造的计划暂时中止。”

    参加会议的中层干部们这才感受到了院领导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

    林院长接着说:“我们曙光院身处h省,h省高校数量少,高等教育资源匮乏是不言而喻的事实,同时,研究生教育体量太小,而且培养层次低、培养质量不高。在西城就更是这样,每年仅有驻西城市的h省科技大学,面向全国招收与我们曙光院专业相近的那么几名博士生。”

    “h省的现实条件,很难吸引高层次人才,同时,自己的培养能力又相对较弱,所以,到今天为止,我们曙光院除了王院士,多年来竟然只有一名博士。社会上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对这种现状都是当笑话来讲的。要知道,我们可是堂堂的部属科研单位,说出去别人都不相信。”

    “当然,这是大环境造成的。上世纪末,按照国家相关部署,很多科研院所开始转型,由事业单位变成了企业。在由此形成的市场竞争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科技、人才等要素的自由流通,从而形成一种洼地效应。要说,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据西城市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在驻西城市的部级以上科研单位中,担任课题组长这个层面的科研人员,每年都要流失十个以上。这正印证了那句话,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望风而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曙光院开始尝试通过院里的资助,逐步让年轻的科研骨干都有机会得到进一步的深造,从而打造我们自己的人才洼地,为曙光院未来的发展打下人才基础。”

    林院长说到这儿停顿下来扫视了一眼会场,然后继续道:“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或许是政策上的不完善,我们的尝试出现了失误,出现了我们担心的不愿看到的结果。这从客观上让我们不得不一边试图去打造一个人才洼地,一边还要小心翼翼地去筑一道壁垒。”

    “到了这种境地,是很尴尬的事情。在此,我不得不说,我们有些同志毫无诚信可言,为着一己之私,影响了整个曙光院的人才培养计划……”

    林院长的讲话,让大家了解了这件事的整个过程。

    紧接着,林院长要着手解决的是张智担任的upc工业协会秘书长的问题。

    林院长兼任协会理事长,曙光院是协会理事长单位,协会自成立以来,秘书长人选均出自曙光院。现在,张智已非曙光院职工,协会的许多工作就难以理顺,显然已不适合再担任秘书长一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林院长又以协会理事长的名义,建议召开中国upc工业协会理事会。

    这次理事会上,不仅选举出了新的协会秘书长,并且确定,将中国upc工业协会办公地迁至北京,同时取消协会驻海东办事处。

    林院长快刀斩乱麻似的一系列举动,使张智在工作上和曙光院没有了任何的直接关系。

    虽然在协会理事会中,仍给了张智一个副理事长的头衔,但作为协会理事长、秘书长、常务副理事长之后的几十个副理事长中排名倒数第二的张智,已经不得不与中国upc工业协会的关系渐行渐远。

    原本忙忙碌碌的张智,猛然间觉得自己的时间变得充裕了,失落感也随之袭来,让他一下子难以适应,苦苦奋斗换来的进入海东留校成功的那种志得意满,很快就被稀释得如同打了折扣一般。

    尤其是,这么快就脱离了协会秘书长的工作,更是让张智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因为,仍担任着协会副秘书长的佟亚伦私下告诉张智,他原本以秘书长的身份与协会下面的几家企业确定下来的几个纵向科研项目,现在恐怕都会有变数。

    这些项目,张智可是准备要带到他的大学教授任上的。张智非常清楚,在国内的许多高校,有时整个院系的运营都要靠这类项目来支撑,教授们是要靠自己的人脉或者攀上企业,才能有获得项目的机会。

    不过,失落之余,张智还惦记着他和朱墨的那场官司。

    现在,正是等待终审判决的节骨眼上。

    张智强迫自己暂时放下心中的种种郁闷,把心思又全部投入到了要打赢这场官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