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界往事

第一章卜草问卦 谁的命好

    这是一九零二年七月初七的清晨。

    一夜的小雨过后,清晨的威海卫笼罩在蒙蒙薄雾中,微风吹来,薄雾慢慢流动,远远看去,似万千丝带飘动,似堆堆棉花移动,把远处的山、近处的屋绕过来缠过去,弄得若隐若现,似梦似幻。

    太阳还没有升起,男人们便走出家门,开始又一天的忙碌;女人们则收拾屋子,蒸饭煮菜,操持着一家人的早饭。一会儿的功夫,家家户户炊烟袅袅,蒸汽氤氲,烟气升腾处,薄雾转瞬四散开去,而各种饭香却随着烟气飘散开来。

    此时,太阳也不甘寂寞,羞红着面庞,从海平面缓缓升起,把笼罩在威海卫上空的一层薄雾尽情驱散,一会儿的功夫,威海卫城便露出了她清晰的轮廓。但见依山傍海处,一道城墙蜿蜒曲折,围合成了还算周正的四边形,把层层叠叠的房屋围合在了一起。随着薄雾褪去,街道也逐渐清晰起来,街上的人们从影影绰绰变得光亮了起来。走在街道上的人们,面颊在薄雾的抚摸中滋润而爽滑,而精神则在这飘来的香气的熏染中,越发有神。

    此时,一缕缕阳光穿透雾霭,穿透窗棂,射进了屋子。屋子里,曲文魁的母亲王氏正在灶间做饭,锅灶里烧着柴禾,蒸气不时地从大锅里冒出来,王氏就在这蒸汽中转过来转过去地忙碌着。一会儿,王氏扭头朝屋里的炕间喊道:“文魁,起来啦,时候到了。”

    屋里,曲文魁本来睡得正香,听到母亲喊声,从炕上一跃而起,直接跳到了地上,拖沓着鞋就往外跑,母亲一把拉住了文魁,往他手里塞了一个刚出锅的饼子。饼子有点热,文魁一边两只手倒腾着饼子,一边往外走。

    威海有个习俗,七月初六晚上,男孩儿、女孩儿在窗台上放一大碗水,接受天地雨露的滋润。第二天七月七乞巧节,太阳初起的时候,在扫帚上折一根草棍,小心地放到自己碗里的水面上飘着,然后仔细观察水面下的影子,影子是什么,就预示这一辈子会干什么。在威海,这是乞巧节孩子们的一个隆重的仪式。头天晚上,曲文魁和好朋友郑月儿、唐万财一起把碗放到了家庙的窗台上,约好今天一起过去卜草。

    郑月儿是文魁的邻居,比文魁小二岁,虽是女孩儿,却从小就喜欢跟在文魁屁股后面玩儿,文魁也喜欢郑月儿,处处把她当妹妹照顾着。唐万财也是文魁的邻居,两个人同岁,是光着屁股一齐长大的朋友。

    曲文魁到了屋外,郑月儿和唐万财已经等在了屋外。乞巧节是女人节,郑月儿晚上还要拜天,所以一早就穿上了红衣服、绿裤子,扎了新头绳。曲文魁见了两人,二话不说,立马把手中的饼子掰了两块,分给了两人,三个人一边吃一边往曲家庙跑去。

    曲家庙离曲文魁家不远,以前归去文魁的大伯曲廷根管。这些年因为生意忙,曲廷根就交给了自己的弟弟、曲文魁的父亲曲廷叶管理,一来二去,家庙的院子就成了曲文魁和伙伴儿常去玩的地方。

    家庙外面的大门平时虚掩着,方便外来的曲家人进去怀念先祖,院子里面的正堂是曲家祭祀先祖的地方,没有大事是禁止进入的。曲文魁推门进去,看到碗还在窗台上,就从院子的角落里拿了扫帚过来,三个人每个人折了一根草棍,慢慢放到自己的碗里。草棍飘在碗里的水面上,向下投了个影子,三个人屏住呼吸,仔细看着,谁也不敢出声。

    这时,身后响起了嘈杂的脚步声,三人扭头一看,顿时兴奋地跳了起来,一起向来人跑去。

    来人中走在前面的是曲文魁的大伯曲廷根,后面跟着的是曲文魁的父亲曲廷叶、唐万财的父亲唐继业和郑月儿的父亲郑向南。

    曲廷根是合德商行的老板,四十多岁,中等身材,身穿马褂长袍,走起路来方方正正。唐继业是曲廷根店铺的掌柜,人称唐掌柜,虽然年纪不大,却也跟了曲廷根有十年了,很受曲廷根信任。郑向南是账房先生,打得一手好算盘,人称郑盘算,也跟了曲廷根多年了。

    威海俗话说:商人的财,纸糊的船。商人做买卖凭的是运气,往往财富来得快,去得也快。曲廷根做买卖,深知江湖险恶,所以每次出远门以前,都要到家庙烧香,求祖宗显灵保佑自己买卖顺利。今天有一笔重要的货物交易,所以曲廷根带了唐掌柜和郑盘算一起赶路。

    曲廷根一直喜欢孩子,尤其喜欢曲文魁他们,每次见了,身上总能掏出点吃的,所以孩子们也格外喜欢他。

    曲廷根年近五十,一直没有一儿半女,成了心病。曲文魁小的时候,曲廷根的妻子黄氏曾有意把曲文魁过继过来,可是曲文魁母亲不同意,这事儿就搁置了下来,可是曲廷根从心里一直把文魁视作亲生,痛爱有加,遇到合适的场合都是带着,有意让曲文魁多见见世面。

    三个孩子跑了过来,一下子围住了曲廷根,一口一个大伯地叫着。曲廷根乐呵呵地拿出了三个小口袋,在三个孩子面前晃动着,说道:“看看大伯今天给你们准备了什么?”

    三个孩子争先恐后地抢过了袋子,蹲在地上,揭开了袋子。郑月儿看了脸笑成了一朵花,仰着脸对曲廷根说:“有糖果,还有巧果。”

    万财嘴甜甜地说道:“谢谢大伯。”

    文魁边吃边说:“大伯,好吃是好吃,就是少了点儿。”

    众人哄堂大笑。看到孩子快乐,大人们也快乐。

    曲廷叶趁着哥哥逗孩子们玩儿的功夫,拿出钥匙过去开门。郑盘算闲来无事,问:“卜草卜出结果了没有?”

    唐万财回道:“我们还没来得及看呢。”

    郑盘算来了兴致,说:“我来给你们猜猜,看看对不对。”

    郑盘算走到第一个碗前面,凝目观看了一下,猜道:“这个影子像杆秤,将来一定五谷丰。我猜这是万财的碗。”唐万财听了,高兴得使劲儿地点了点头。

    郑盘算又走到了第二个碗前面,略一观看,便推断,“这个影子像支笔,将来一定朝天子。我猜这是文魁的碗。”文魁听了,满心欢喜,也赶紧点了点头。

    郑盘算又走到了第三个碗前,看了一会儿,有点儿拿不准,犹犹豫豫地说道:“这个影子像....,这个影子像什么?”

    这时,唐万财在旁边脱口而出,“这个影子像木鱼,将来要做和尚。”

    郑月儿一听,不乐意了,立马撅起了小嘴,回击道:“才不像木鱼呢,我才不要做和尚呢,和尚都是男人做的。”

    唐万财犟嘴道:“就像个木鱼。”

    唐掌柜一把拉过了万财,在屁股上打了两下,又转过头来满是歉意地对郑盘算说:“老弟,童言无忌,当不得真,你千万别见怪。”

    郑盘算脸上飘过一丝不快,见唐掌柜如此,自己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便宽慰唐掌柜:“卜草本来就是哄孩子们玩的,哪能当真?”

    这时,曲廷叶已经打扫好了家庙,曲廷根领着众人进了家庙。

    家庙一面墙供奉着曲家祖先的塑像和牌位,供桌前面一排蒲团,曲廷叶和曲文魁先在两边跪下了,郑盘算、唐掌柜和两个孩子因为不是曲家人,就立在后边看着。曲廷根在曲廷叶父子中间立着,恭恭敬敬地擎起三炷香,点燃了,拜了三拜,供奉到了香炉里,然后在面向祖宗的塑像前跪下,庄重地祷告:“祖宗在上,不孝子孙曲廷根今要远行,求列祖列宗保佑一路平安。廷根回来,如果买卖有成,定重修家庙,光耀祖宗。也借此乞求各位先祖保佑曲家老小全都平安。”

    曲廷根祷告完毕,三人一起起身了。这时,唐掌柜领着其余的人一起跪了过来,施叩拜礼。行过礼,众人一起出门。

    门外,曲廷根的两个伙计二牛和大壮赶着拉着货物的两辆大车,早就等在门外。曲廷根和曲廷叶又寒暄了几句,就坐上马车走了。

    曲廷叶目送哥哥走远了以后,离开了家庙,慢慢地往回走。三个孩子跟着,一路打打闹闹。这时,街道上响起了三个孩子朗诵民谣的声音:

    一斗穷,二斗富,

    三斗四斗卖豆腐,

    五斗六斗开当铺,

    七斗八斗把官做,

    九斗十斗享清福……

    随着身影渐渐远去,声音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