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界往事

第九十三章 官员有难 谁来管(三)

    护卫跑步过去,把曲文魁带了过来。

    曲文魁走到跟前,不慌不忙地跪下,言道:“小民曲文魁问巡抚大人安。”

    “起身回话。”

    “是,大人。”

    曲文魁站了起来,言道:“大人,小民以为谷丰价高的原因众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今年德国人修的胶济铁路通车,粮食运输便利了,经营粮食的自然就多了;经营粮食的多了,导致短期内粮食供不应求。大人,如果小民没有猜错,应该有很多外地客商来此收粮。”

    老农证实说,“大人,却是如此。最近操外地口音来收粮的很多,这倒是从来不曾有过的。”

    骆特言道:“周大人,这件事情有力地证明了修铁路是富民之举。”

    周大人略有些尴尬,正要回怼,曲文魁言道:“骆特大人,小民不敢苟同您的高见。”

    周大人来了兴致,言道:“小兄弟请讲。”

    “二位大人,通了铁路,货畅其流,确实可以给农户带来一时之利;只怕是明年,价钱便会大跌。”

    众人都满脸的不解,曲文魁接着言道:“大人,胶济铁路是德国人所修,运输权便掌握在德国人手里,如此一来,大宗货物贸易便会被外国人垄断。开始之时,他们会依仗资金雄厚的优势高价购买,把当地土商挤出去。等土商破产倒闭后,他们就会控制市场,以远低于市场价收粮。”

    骆特听了,很不高兴,言道:“巡抚大人,这是危言耸听,没有根据的猜想。”

    “大人,小的有根据。威海卫是山东花生主产区,每年所产花生数量众多。威海卫虽然没有通火车的便利,可是有海运优势。火轮开通之初,当年威海也是花生丰收,价格上涨。洋商利用资金优势,不断哄抬价格,把当地商人挤出了市场。从第二年开始,花生价格就开始持续下跌。现如今,因为日俄交战的影响,威海市面上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可是花生收购价格却只是略微上涨,农户得利甚微,中间商却大赚其财。农民对此很是悲愤,却也无可奈何,便称呼出面替洋商收粮的人叫威海狼,称自己为威海羊(注1)。所以,交通便利不一定会让农户得利。”

    “好。”周大人捻着胡须,赞赏地说道:“年纪轻轻,颇有见识,你对威海卫如此熟悉,可是威海人士?”

    “大人,小民正是威海卫的商人。我爸早年开设的商行就主营花生,后来因为抵不住西洋商人的竞争放弃了这一业务。”

    周大人对骆特道:“如此说来,这位小兄弟还在阁下的治下,不知骆特先生是否认识?”

    “周大人,我们曾经打过交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曲文魁曾经为父亲的案子找过我。”

    曲文魁借机对骆特表达感谢之意。

    曲文魁和骆特谈话的时候,周大人捻着胡须思索了一阵,转身对在身后的布政使偷偷言道:“在周村和济南开埠事宜要抓紧办理,尤其要想办法扶持我国商人。”

    “是,大人,下官马上着手办理。”布政使悄悄地回道。

    周大人见骆特等在一边,略有歉意地言道“请”,同时伸手示意骆特继续前行。

    曲文魁见二位大人要走,急忙跪下了,言道:“巡抚大人,小民以为富民之首要在于有好官。”

    周大人停了脚步,诧异问道:“你何以言此?”

    “大人,威海卫巡检司秦浩然秦大人为官清廉,处处以国家为本,以百姓为念,却不料遭人陷害,现被关在文登县大牢。求大人查明是非,还秦大人一个公道,还百姓一个希望。”

    “这,……”周大人有些尴尬地看着骆特。

    骆特言道:“我同秦巡检多次交往过。秦巡检虽然年轻,却是儒学后起俊秀,人也干练,是难得的治国良才。”

    周大人大声言道:“按察使程大人何在?”

    “大人,下官在。”按察使程大人从后面走了过来。

    “程大人,你速速查明此事,禀报予我。”

    “是,大人。”程大人应道。

    “大人,小民代威海卫百姓谢过青天周大人。”曲文魁俯首磕头。

    周大人陪着骆特走远了,来了两个衙役把曲文魁带到了曲阜县衙关了起来。

    第二天,骆特结束了行程,带着没有完成初衷的遗憾怅然离开曲阜,返回了威海卫租界。

    按察使程大人用几天的时间处理完手头公务后,按周大人的吩咐,带着相关人员浩浩荡荡前往文登办案来了。曲文魁也随着来到了文登。

    都小春在宁海州北海边与夏允礼、都大成分手后,费了不少周折又潜回了租界。在唐家大院,都小春把酒井出具的收货字据郑重交给了唐继业。

    唐继业原以为自己又要重复上次的悲剧,想不到柳暗花明,自己从来没有放在眼里的都小春救了自己。唐继业感激之余,点了三支香,恭恭敬敬地给财神供上了。

    酒井气冲冲地回来了。

    酒井带着两个属下到了唐家大院要唐继业赔偿损失。两个属下一个叫纯二,一个叫一郎,都是武术高手。这一次,酒井是铁了心绝不放过唐继业了。

    唐继业看酒井的架势虽然心里发毛,可是有字据在手,唐继业还是想以理服人,便有板有眼地同酒井讲起了道理。可是几番唇枪舌战之后,酒井恼羞成怒,骂了一声‘八嘎’,纯二和一郎人便拿着棍子冲了过来。在一旁的都小春见了,拾起棍子直接冲了上去,双方打了起来。都小春一人对战二人,虽然打得难解难分,可慢慢地还是都小春占了上风,都小春步步紧逼,二人步步后退。酒井看得目瞪口呆,半晌回过神来后,赶紧制止了打斗,言道:“唐老板误会了,你我买卖人,和气生财,合作是必须的。”

    酒井提出,自己可以退让一步,不用唐继业赔偿损失了;此次损失算商行的,共同分担。不过,唐继业要尽快组织药材交给自己,就算将功折罪了。

    唐继业明白,酒井的所谓共同承担损失不过变着法地把损失转嫁给自己。按道理自己一分钱的损失不用承担,可是在酒井面前根本说不通道理。唐继业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咽,只好同意才作罢。

    都小春勇斗日本人让唐继业提心吊胆之余刮目相看。

    在征求了都小春的意见后,唐继业把他留在自己身边:一来觉得都小春在身边能给自己带来好运;二来看都小春是武术高手,可以作为保镖保护自己;三来自己身边也需要个跑腿的,正好都小春年轻有力气,给自己跑腿正合适。

    过了几日消息传来,秦巡检果然如唐继业所料被抓,文登陈大人和宁海傅大人都明里暗里限制合一药堂在自己的属地做生意。一时之间,时运迅速转向了唐继业这边。唐继业一举解决了药材供应问题,买卖做起来如鱼得水,得心应手。

    酒井对唐继业和唐万财甚为满意,时不时地拿着礼物往唐家跑,每次看见明夏月都会从怀里掏出威海人从未见过的小礼物送给夏明月。

    夏明月心知酒井存心不良,告诉唐继业和唐万财以后不许让酒井登门。可是唐继业和唐万财觉得酒井就是自己的财神,哪敢得罪;虽然也有些提心吊胆,可是也只能由着酒井的性子,父子两个在旁边陪着小心。

    明月见状,从此心灰意泠,只要有外人来便不再出堂屋。

    酒井又上门了。因为没有人伺候做饭,酒井很是不满,威胁终止合作。唐继业和唐万财为此火冒三丈地对着夏明月大喊大叫,夏明月却不为所动,依然故我。

    这天,夏明月外出买东西,在街上遇到一个姑娘跪在路边,头插草棍卖自己。姑娘破衣烂衫,满脸黑灰,肮脏不堪。夏明月心生怜悯,便给了姑娘一个大洋。夏明月刚挪动脚步要走,姑娘跪着急急地挪到了夏明月跟前,抱住了夏明月的小腿,哭道:“少奶奶好人,收留我吧,我愿意给您当丫鬟。”

    一句当丫鬟的话触到了夏明月心灵的最深处,原本夏明月一直抑郁的心情平添了悲伤,夏明月幽幽地问道:“你的亲人呢?”

    姑娘哭道:“少奶奶,我是大连人。日本和俄国打仗,先是俄国人把我爹拉去出夫;后来俄国人败了,日本人占了大连,又把我爹拉去出夫。结果,我爹回来的当天晚上人就走了。我娘在大连待不住了,找了个机会,偷偷藏到渔船里,就跟着船到了这里。我娘说,这里有个亲戚,可是来了好几天也没有找到。我和娘没地方去,就露宿街头,可巡捕不让,看见了就拿着棍子驱赶,我娘一时想不开,昨日夜里跳海自尽了。”

    夏明月蹲了下来,给姑娘抹去了眼泪,问道:“你知不知道你爹是怎么走的?”

    “少奶奶,我还小,大人们的事情我也不知道。邻居们都说,踏上出夫路,就是踏上黄泉路。日本人俄国人哪里会把中国人当人待,他们不但不给饭吃,逼着没日没夜地劳作不说,还动不动就脚踢鞭打。邻居们都说,我爹是被日本人活活折磨死的。”

    夏明月默默地把姑娘头上的草棍儿拔了,转身往回走,姑娘在后面默默地跟着。

    夏明月回到家里,让姑娘自己去梳洗,自己一个人回到了屋里,拿着手绢默默地看着,想着心事。这个手绢被唐万财在新婚夜撕了后,夏明月已经缝补好了。夏明月手巧,缝补得天衣无缝,几乎看不出缝补过的痕迹。

    夏明月正在发呆,姑娘进来了,低声言道:“少奶奶。”

    夏明月抬了头,看姑娘低着头,便说:“你不用害怕,我也当过丫鬟。你抬头让我看看吧。”姑娘抬了头。夏明月一时愣住了,姑娘皮肤白皙,面容俏丽,身材苗条,浑身上下透着清爽干净劲儿,是个挺俊的姑娘。

    姑娘见夏明月发呆,便解释说,娘为了保护自己,故意把她扮成乞丐的样子。

    夏明月问道:“你会不会做饭?”姑娘使劲儿点了点头,言道:“少奶奶,我什么都会的,您尽管吩咐就行了。”

    夏明月点了点头,言道:“你去忙吧。”便躺下睡了。等夏明月起来,一桌子好饭已经端到了夏明月跟前。夏明月默默地吃了一点儿。

    吃完了,夏明月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姑娘说:“我叫盈馨,我娘叫我盈盈。少奶奶如不嫌弃也叫我盈盈吧。”

    夏明月点了点头,接着又睡去了。盈盈过来摸了摸夏明月的额头,赶紧把手缩了回去;想了一想后,把自己的手伸到衣服里暖和了一会儿,又去摸夏明月的额头。姑娘这会儿认准了:少奶奶额头滚烫,是发烧了。

    姑娘急急地离开唐家大院,跑到了合一药堂。在那里,林子鸢正在坐诊,给女人和孩子们治病。

    注1,关于威海狼、威海羊的说法很多,这里是引用了早期有关资料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