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界往事

第一百一十一章 祸起萧墙 能否再度平安(二)

    曲文魁在马丁医官处碰了硬钉子,回到了合一药堂,把郑盘算、二牛和大壮他们召集在了一起。曲文魁告诉他们:为了营救秦大人出狱,自己要孤身犯险,再进监狱,与崔先生汇合,拿到所需要的授权书。

    众人听了,惊讶不已,面面相觑之后,纷纷表示反对。曲文魁言道:“今天与诸位所言之事我已深思熟虑,并无征求诸位意见的意思。之所以要告诉诸位这些,是让你们做好准备,我进监狱之后,你们势必会困难重重;一旦应对不好,合一药堂就可能破产关门。所以,我们要提前想好对策。”

    大壮首先起来反对,“少东家,您进了监狱,凭我们几个人无论如何保不住药堂。与其这样,不如现在把药堂卖了,卖的钱送给官老爷们,林大夫自然就救了出来。至于秦大人,再怎么说也是官场中人,自有自保之法。少东家还是不要参与官场争斗为好。”

    “少东家,大壮的话不好听,却是实话,确有可取之处。”郑盘算也不同意,“只要您平安,咱们以后总会东山再起的。”

    “盘算叔,大壮哥,你们的心意我领了。可是,我的心意已决,不可更改。我救崔先生虽然有救秦大人的意思,可也不单纯为此。救崔先生出狱一直是我的心愿。崔先生和秦大人都是我的救命恩人,都有大恩于我,与私我要报答他们;崔先生和秦大人都维系着威海百姓的平安,与公我有责任救他们。”

    众人争论时,二牛一直没有说话,这会儿二牛站了起来,平静地说道:“少东家,既然入狱只是为了拿到崔先生的授权书,这件事情我也能干,我替你去。”

    “不可,”曲文魁断然拒绝了,“要进入刘公岛进监狱,至少需要三个月以上的刑期。我怎能让你为了我到监狱受三个月的折磨?”

    王巡长又来了。

    王巡长通知曲文魁,文登县转来了多人告诉状,诉合一药堂所卖的抗瘟药有质量问题。为了验证真伪,巡捕房决定对有关药材查封。

    二牛当即热血上头,冲到了王巡长跟前,指着王巡长的鼻子骂道:“你们巡捕房也太欺负人了,随便一个地痞流氓编造个理由告状,你们就来封店,还让不让人活了?我现在告你收受贿赂,欺压老实人,是不是就该把你关起来审查?”

    王巡长没想到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后退了几步,挥舞着棍子警告:“我现在在执法,你要再胡搅蛮缠,严惩不贷。”

    二牛仍然指着王巡长的鼻子骂道:“你少耍威风,我不怕你。”说着,就去夺棍子。

    几个同来的巡捕挥着棍子打了过来。二牛放过了王巡长,又冲着这几个巡捕就打了过去。一个巡捕猝不及防,被二牛打倒在了地上。二牛扑到了这个巡捕身上,挥拳就打,其他巡捕乱棍打来,二牛顿时头破血流,倒在了地上。

    二牛被带走了,曲文魁追到了外面,对着二牛的背影伤心地喊道:“二牛哥,你这是何苦啊!”

    二牛头也不回地回道:“弟弟,你多保重!”

    当天,二牛因为袭警罪被判入狱三个月,押往刘公岛监狱服刑。

    按照瘟疫期管理规定,所有进入刘公岛的人员都要进行检疫。马丁来了,给二牛做了全身检查。当知道二牛是合一药堂的伙计时,马丁停了手中的工作,沉默良久。

    第二天,马丁来到合一药堂告诉曲文魁,他要到刘公岛监狱检查防疫工作,需要一个助手帮助携带消毒药水进去消毒,问曲文魁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曲文魁怦然心动,感激地说:“我能行。”

    二牛进去的当晚,就说服崔先生写了委托书。第二天,曲文魁跟着马丁到了刘公岛监狱,在二牛那里如愿拿到了崔先生的授权委托书。

    在赵锦之即将登船的最后时刻,曲文魁在上船的人流中找到了赵锦之,把授权书交到了赵锦之的手里。

    王巡长再次领人来到合一药堂,查封了药柜。

    曲文魁出来阻止,王巡长告诉曲文魁,林大夫的案子威廉副华务司很关注,也多次过问过。对于合一药堂殴打巡捕、抗拒封存证据的做法很是不解,认为合一药堂的做法增加了林大夫一案的办案难度,对于林大夫未来的定罪很是不利。

    王巡长好心地劝告曲文魁:相信法律,相信证据,只要证据对林大夫有利,迟早会无罪开释。当然,如果证据对他不利,法律自会惩罚他。

    曲文魁斥问王巡长:“巡捕房一直标榜尊重法律,重视证据,请问先抓人再找证据,这是重视证据的表现吗?没有证据就抓人,这是法律允许的吗?”

    王巡长正色道:“曲老板,我已反复向你申明,我们只是配合文登县衙办案。证据可以由文登县衙提供,也可以由我们来寻找。我们封存证据,是为你着想。巡捕房不想在提供证据方面被文登县牵着鼻子走。”

    曲文魁被王巡长说服了,只得同意封存药柜。

    几日后,赵锦之带着从天津租界请来的大律师回到了威海卫。在威海卫租界,大律师只用了两天的时间便办完了所有想办的事情,悄然乘船离开了威海。

    走以前,大律师特意到威廉的副华务司署当面告诉威廉,崔启民的案子很有新闻价值,报道出去后,足以轰动天津和香港的英租界。新闻稿他已经写好了。如果几天后崔启民没有被释放,那么这个稿子就会见报。到时,各地的记者便会蜂拥而来。

    大律师把写好的新闻稿交给了威廉,离开了副华务司署。

    威廉叼着烟斗正在吸烟,听了大律师的话很是气恼。大律师走了,威廉一把抓起稿子,三下两下撕碎了,扔到了盒子里,然后把烟斗里的烟灰倒在了碎纸上,看着它一点一点烧了起来。

    虽然如此,威廉却不敢无视大律师的警告。大律师的辩护直截了当地地戳中了他的执法短板,也戳中了他的痛处:威廉觉得,虽然自己是为了威海租界的长治久安着想,可一旦传了出去,会被人们认为自己不懂法律,那样自己的脸面往哪里搁?

    几日之后,崔先生走出了刘公岛监狱。

    曲文魁听说崔先生要出狱,赶到了码头去接,可是,码头上已经密密麻麻地聚集了大群的人。人群外围,站了很多巡捕,警惕地盯着码头上的人们。崔先生还没有出来,曲文魁只好站在人群外围等着崔先生。

    远远地,一个小船从刘公岛划了过来,人群突然骚动了起来,有人指着海上的船惊喜地喊了起来:“崔先生,崔先生,崔先生出来了。”

    顿时,人群中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曲文魁没有想到,在威海,崔先生竟然有这么多的拥护者,有这么高的号召力。

    船到了码头,崔先生下了船,众人一拥而上,簇拥着崔先生走到了码头的最高处。崔先生站在高处,面向众人朗声说道:“各位父老乡亲,各位同胞,几年不见,你们过得好吗?”

    “不好!”众人喊道。

    “为什么不好?就是因为我们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日本人来了,我们的命运由日本人主宰,只能任由日本人凌辱;英国人来了,我们的命运又交给了英国人,英国人会让我们过得好吗?”

    “没有。”众人喊道。

    “难道我们天生就是贱种吗?难道我们天生就该任人欺凌吗?不,我们威海卫从一诞生就是一座卫城,戍边卫国一直是我们不二的责任;我们威海人都是卫国戍边的勇士的后代,从一出生,我们的骨骼里就浸润着祖先赋予我们的不屈的灵魂;我们威海卫人从来不是孬种,从一落地,我们的脚下就不曾远离祖先踏过的坚实大地,我们站得正,立得直,堂堂正正做中国人,宁死不当鬼子使!我们祖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地在看着我们,在看我们威海人之中谁是不肖子孙?谁在误国害民?谁在助纣为虐?我可以向大家保证,背叛祖先、出卖灵魂的人绝不会有好下场……。”

    崔先生慷慨激昂地讲着,众人不时地发出叫好声和鼓掌声。

    尖锐的哨音响了,一队巡捕拿着棍子跑了过来,挥舞着棍子驱赶人群。众人赶紧簇拥着崔先生上了一辆黄包车。黄包车拉着崔先生急速离开了码头。

    曲文魁呆呆地望着崔先生,又想起了娘的临终嘱托。曲文魁曾不止一次地想到崔先生是抗英会的人,可是看到今天的情景,还是被震惊了:崔先生是抗英会的人是确凿无疑的了。可是,崔先生如此高调出狱就不怕再被英国人抓到监狱里去吗?

    曲文魁不禁想到:自己的爸被害,崔先生入狱,这中间究竟有怎样的关联?崔先生如赵大哥所愿出狱了,可崔先生会搅动起怎样的风云能让英国人出手救秦大人呢?

    崔先生出狱后,便没了消息,曲文魁想同崔先生见一面,也成了奢望。曲文魁想,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便是如此吧。

    崔先生出狱了,了却了曲文魁的心思,可是秦巡检和岳父与妻子还在狱中受折磨,这如何是好?曲文魁心急如焚,却毫无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