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界往事

第一百三十三章 状况不断 根在哪里

    金秋时节,在秋日和煦阳光的照射下,环绕着租界行政署的鲜花竞相绽放,微风刮过,随风摇摆,艳丽多姿。鲜花的四周,高大的雪松、五叶枫以及一些叫不上名字的乔木郁郁葱葱,各展风姿。在精致优美的环境中,骆特和威廉坐在行政署小客厅壁炉的前面,仔细地烹饪着咖啡。

    最近一段时间,租界治安状况不断,骆特对此忧心忡忡,几次与威廉交换意见,督促威廉进行整治,可是效果并不好。今天一大早,骆特再次把威廉请来交换意见。虽然天气有些微凉,可是守着壁炉喝咖啡还是有些热了,威廉身上、头上冒出了层层汗珠。当然,更主要的还是由于骆特给予的无形的压力让威廉如芒刺在背,浑身不自在。

    威廉与骆特私交甚好,两人在一起相互欣赏,从未红过脸。不过这一次,骆特显然是真急了。骆特告诉威廉:英国殖民部考虑到日俄战争结束后来自中国的不断增大的要求归还威海卫租界的压力,决定解散华勇营,以节省威海卫行政署的办公经费,确保以最低的成本维持威海卫租界的运营,避免威海卫给大英帝国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威廉听了骆特的话,顿感压力陡增,忍不住掏出烟斗,从壁炉里取了火种点着了,边吸烟便说道:“长官阁下,鉴于前期糟糕的治安状况,华勇营取消后,租界的治安状况恐怕无法想象。”

    骆特言道:“为了争取保住华勇营,我已尽了最大的努力,可是殖民部已经铁了心要予以裁撤,此事已经无法挽回。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尽可能地做好善后事宜,同时预测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未雨绸缪,及早处置。”

    “长官阁下,租界糟糕的治安状况恐怕威海卫城里的大清官员要负一多半的责任。我认为,在裁撤华勇营以前,最好让华勇营士兵帮助大清官员肃清威海卫城里的匪患,消除不利的治安隐患。”

    骆特喝了一口咖啡,说道:“我已派人去请秦巡检过来商议此事了。如果不出我所料,秦巡检马上就要到了。”

    骆特的仆人——一个高大帅气的中国小伙子,负责照顾骆特的日常生活兼做骆特的马夫进来报告,秦巡检来了。

    骆特和威廉对视了一下,说了声“有请”,两人便一起站了起来。

    秦巡检走了进来,三人互致问候之后,秦巡检随着骆特和威廉坐了下来,仆人过来给秦巡检倒上了咖啡。

    威廉开门见山地提出:最近,威海卫租界治安混乱,根源在于威海卫城里绥靖不利,藏污纳垢。为整顿边境,维护治安,行政署拟将华勇营士兵派往城里协助清理匪患。不知秦巡检意下如何?

    秦巡检端起咖啡刚想喝,听了威廉的话,放下了咖啡,对骆特言道:“骆特长官,本人不习惯喝咖啡,可否换成茶水?”

    “当然可以。”骆特应了一声,拍了拍手,仆人进来,端走了咖啡。

    秦巡检言道:“威廉先生,据本官掌握的情况,威海卫城里并无巨奸大盗,更无土匪。平时出现的一些治安案件不过是细枝末节,无关大碍。不知威廉先生说的匪患是指的什么?”

    仆人端来了茶水,骆特对秦巡检做了个请喝茶的动作,随之言道:“秦巡检,据我所知,威海卫租界最近两年发生的一些重大案件多与城里的人有各种各样的关联。这一点,秦巡检不会否认吧?”

    “骆特长官,我不否认您说的确实是事实。不过,恕我直言,这两年发生的重大案件如果一定要追根究底,其实或多或少都和华勇营有关联,根源都在华勇营士兵的身上。”

    威廉把烟袋从嘴里抽了出来,指着秦巡检说道:“秦巡检,我认为你这是危言耸听。”

    秦巡检看着威廉的眼睛,诚恳地回道:“威廉先生,我不否认你是中国通,可是我是真正的中国人,对于发生在中国人之间的事情我想我比你看得更清楚一些。”

    骆特听出了其中的硝烟味,岔开了话题,“秦巡检,我对你谈到的重大案件多与华勇营有关联很感兴趣,你可否详细谈谈?”

    “骆特长官,您一定知道,中国有句古话叫‘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六年以前,你们英国人租借威海卫勘界树碑的时候,华勇营士兵残杀百姓数十人,打伤的人不计其数。以威海人的秉性,这个梁子结下了就永远也解不开了,复仇将会成为他们世世代代的生活目标。”

    “你的意思是,所有的这些重大案件都和他们复仇有关?”

    “骆特长官,正是这样。我想您应该清楚,威海卫人是戍边人的后代,从根子上说,他们都是军人的后代,他们的骨子里都有一股宁死不屈的傲气。您二位是威海通,应该听说过威海人常说的一句话:宁死阵上,决不怯阵上。这句话表现在生活中,就是威海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尊严,从来不惜牺牲生命。我说的尊严不仅仅包括个人尊严,也包括国家尊严、民族尊严。所以,威海是一个永远也不可能被征服的地方。”

    骆特并不认同秦巡检所说,两只胳膊一摊,表达了不认同的心情。威廉显然对骆特产生了共鸣,插话进来,“秦巡检,我大英帝国租借威海卫虽然出发点是为了我们的利益,可是,我们从来无意于征服威海。相反,威海卫在仁慈而睿智的骆特阁下的治理下,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如果一定要说征服,那也是大英帝国的文明征服了你们。”

    “威廉先生,我想你今天请本官来不是为了谈谁的文明更高贵吧?”

    “当然不是……”

    “既然这样,我们还可以接着谈下去。”秦巡检把目光转向了骆特,“骆特长官,威海卫城是大清的国土,华勇营士兵是英国武装力量。如果华勇营士兵进入威海卫城,就是武装侵略中国。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定会引起重大外交事件。退一万步,单单从民间角度来讲,如果华勇营士兵进入威海卫城,那么,威海卫百姓对于华勇营士兵的仇恨就又加深了一步。我可以预料,不久之后,复仇的烽火将此起彼伏,绵绵不绝。如果有一天这些烽火连成一片,你们能不能顺利地全身而退也未可知。”

    “秦巡检,既然你不同意华勇营士兵进入威海卫,我不勉强。不过,对于加强治安我想你总不反对吧?我希望你能拿出一个得力的办法解决治安问题。”

    “骆特长官,解决治安问题的办法很简单,就是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骆特和威廉一脸的迷惑。

    “不错,正是釜底抽薪。”秦巡检一脸的自信,“解散华勇营,威海百姓便没有了仇恨的靶子。华勇营士兵离开军营,从此仇恨便成为了威海百姓个人之间的恩怨。这个道理就如同骆特长官今年刚刚推行的总董制一样,这个道理不用本官再细说了吧?如此一来,威海卫便没有了大规模的恶性治安案件产生的基础。骆特长官,恕我直言,解散华勇营已到了迫在眉睫、不得不为的时刻了。据我所知,华勇营现有兵员已从一千二百人减少到三百多人,扣除内勤杂务和执勤点的人员,能调动的人员所剩无几。更何况,现有人员已是人心惶惶,全无斗志。这样的军队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骆特和威廉脸上写满了尴尬,“秦巡检,很愉快与你共度下午茶的时光。对于你的建言,租界行政署会认真考虑。”

    “尊敬的两位先生,我想提醒你们,”秦巡检站了起来,“我喜欢喝茶不喜欢咖啡,而你们喜欢喝咖啡不喜欢喝茶,我们之间没有高下之分,没有利益冲突,只是文明形式的不同。两种文明可以共存,可以融合,但是不可能因为喜欢喝茶就要被喜欢喝咖啡的征服。”

    秦巡检走了。威廉看着秦巡检的背影,悻悻地说道:“大英帝国殖民部决定解散华勇营是迫不得已,而秦巡检要求解散华勇营是为了长治久安,结果一样,但是考虑问题的深度却天差地别。也许,对于中国对于威海,我们永远也无法透彻地了解它。”

    “威廉先生,我赞同你的观点。对于威海人,我们永远是外人,所以,我们要努力避免直接同中国人接触,更避免直接同中国人产生矛盾冲突。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中国人来管理中国人,而我们,只需要掌握大的方向不发生偏差就可以了。”

    “骆特长官阁下,谈到这一点,请允许我发自内心地对您表达崇敬之意。您的总董制管理办法施行以来,威海人同我们英国人的矛盾冲突迅速减少,而对于您的赞美反而越来越多。我确信,我们在威海卫租界一定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但愿如此吧。”骆特望着远方,幽幽地说道:“治国之道在于刚柔相济,需柔时则柔,需刚时则刚,怀柔天下的同时,杀伐果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不久之后,华勇营解散了。如同秦巡检所预料的那样,威海卫租界治安案件显著减少,尤其是重大恶性案件大幅度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