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嫡长女

第七十八章

    本次宫宴在集英殿举办,男宾都在大殿中参加宴会,由英宗皇帝主持;而女眷们则在偏殿赴宴,由皇后娘娘主持。

    平王府这一行人进了集英殿偏殿时,雍王妃已经到了。见到子涵她们,王氏面露微笑,对着子涵招了招手。

    “好长时间未曾见到妹妹啦,别是把姐姐都忘了吧?闲暇时你也要常来咱们府上看望姐姐呀!”

    子涵款款走上前,笑容绽开,伸手握住了王氏的手腕。

    “我也想呀,可是这不是天太热了吗?实在不想出门儿。”

    听到她这么直白的话,王氏莞尔一笑,随后与子涵身后的世子妃和曲氏打了个招呼,几人便聚到一起聊天去了。

    随着时间的过去,大殿中的人来的越来越多,有许多相熟的人过来同雍王妃与世子妃等人打招呼,互相攀谈。几个人很快便分散开来,但所有人都用眼角的余光注意着其他人的方位,随时应变。

    酉时初,集英殿的大太监出来报了时,于是殿中所有正在与人交际的贵妇人们纷纷与亲友道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平王府的位子与雍王府相距不远,就在斜对面,汪子涵坐下时正好见到王氏对他对轻轻点了一下头,她也以微笑作为回应。

    有雍王妃在,她心里虽然担心,却也更加坚定。今日殿中没有其他下人,子涵心中暗暗下的决定,今日定要保护好弟妹她们。

    不过一刻钟左右,便听殿外传来一声通报:“皇后娘娘驾到!”

    原本还有些私语声的大殿立刻沉寂下来,所有人站起身,静候娘娘圣驾。

    王子涵也同身边的世子妃与曲是一样,双手下垂,低头躬身静立。

    很快,在她下垂的视线范围里,看到了一行人迤逦而过,却几乎听不到什么脚步声,只有偶尔环佩叮当。

    有一道尖细的嗓子,拉长了声调,高喊了声:“礼”。

    众人都转过身,向着上手的位置行礼下拜。

    子涵听到一道温和的声音响起。

    “众卿平身!”

    那道尖细的声音再次高喊。

    “起”

    众人纷纷起身,回到了各自的位置上坐下。

    汪子涵抬起头,看向殿上端坐的皇后娘娘。

    与她当初刚从边关回来时相比,皇后娘娘似乎有些瘦了。

    那时,她被赐了二品诰命夫人,与赵瑜一起进宫谢恩,皇后娘娘召见了她,问了她不少有关边关的事情。皇后娘娘对她的态度和蔼亲切,还赏赐了她不少东西。

    那时的皇后娘娘面上容光焕发,即便没有穿上皇后娘娘正服,也能让人感觉到浑身散发出的端庄与威严。

    汪子涵知道她对自己态度亲和是因为雍王赵泽的原因,所以她并不敢恃宠而骄,对于皇后娘娘的问话她极为谨慎,绝不说一些不该说的话。

    她与赵泽是姐弟关系,与这位皇后娘娘却没有半分关系,这位皇后娘娘也不像她前世的母亲那样气质温婉。

    她们会面的最后,皇后娘娘突然对着她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她到现在还不能明白皇后娘娘当时的意思,却也知道她对自己没有恶意。

    但是现在的皇后消瘦了很多,即便身穿正红色的皇后正装,也有一种撑不起来的感觉。因为短时间内过度消瘦,她的面颊骨感十足,颧骨突出,端庄雍容之感尽消,只留一种尖锐之气,比先前的压迫感更加强烈。

    汪子涵只看了一眼便垂下了头,这样气势强劲的皇后娘娘怕是这段时日不大好过。

    自从雍王爷立下大功,凯旋归来,英宗皇帝便对皇后与太子有了芥蒂。对于中宫,他面上依然十分尊重,初一、十五依然会去坤宁宫;内地里却由着尚宫局采买了不少年轻宫女,宫中也新添了几十位贵人。这些动作与他继位以来二十多年勤政爱民、不爱女色的表现完全不一致,皇宫内外都有了一些不和的声音。

    近段时间因为这些低等嫔妃,宫里据说很有些鸡飞狗跳,低等嫔妃们仗着帝宠,做了不少不合规矩的事,连皇后娘娘也受到了波及。

    皇后身侧是两位高等嫔妃——子涵对宫中贵人没有研究,也不知道是哪几位王爷的生母——这两人约摸三十来岁年纪,保养的极好,长相各有千秋,坐在位子上也不说话,含笑看着皇后娘娘行使后宫之主的职责。

    能在后宫中混到这种地位,想必谁也不是省油的灯。

    但左侧更偏一点位置上一位年轻的嫔妃,显然不像她的前辈们一样懂规矩,明明皇后娘娘还未发话,她便偏着头,嘴角微勾,看似是对皇后娘娘问话,实际眼角的余光一直扫向下方静坐的人群,眼中满是艳羡与野心。

    “皇后娘娘,原来这就是中秋夜宴呀,怎么陛下还不过来呢?”

    她的语气中对皇后娘娘操办的宴会似乎不屑一顾,却在提起陛下时语气婉转甜蜜,显然是正当宠的嫔妃。

    皇后根本不接她的话,只是吩咐宫女开宴。

    曲氏偷偷在子涵耳边道:“那便是皇上最近宠幸的兰贵人了,听说在宫里嚣张的很,连皇后娘娘都要退避一二。”

    不过今日看来,皇后娘娘也没怎么让着她,倒是对她不屑一顾的样子呀。

    ——那兰贵人正因皇后对她的无视而气红了脸,只是她的位分到底不高,也不敢当众对皇后无礼。

    宴会一开始,众人起立,齐声向皇后娘娘祝愿,皇后嘴角努力往上勾了勾,算是对众人的回应了。

    见到皇后这样,子涵心里倒是对今晚的安排越发的担忧起来。

    宫女们鱼贯而入,将宴席摆上,大殿的中央也有一队舞女在那表演。

    宴过三巡,殿门外,终于传来了皇帝驾到的声音,一时间歌舞停歇,殿中所有人都站起身向皇帝行礼。

    英宗皇帝来到主位上,携手皇后娘娘向众人说了一些祝愿的话以后便要离开,那个得宠的兰贵人却娇笑着向英宗皇帝撒娇,要皇帝带她一起去大殿。

    英宗皇帝到底还没完全糊涂,自然拒绝了她的要求,但那兰贵人不依不饶,扯着皇帝的袖子不放手。两人拉拉扯扯,在众位命妇面前上演了一出皇帝与宠妃的戏码。下方的人群俱都低垂着眼睑,不敢往上面看去。

    最后还是皇后娘娘看不下去了,冷哼了一声。

    “陛下还是将兰贵人带过去吧,她到底年纪还小,没经过这些宫宴。”

    都已经黄土埋了半截脖子的人了,还找这些小姑娘,以为别人稀得看你们在这表演祖孙情深呢?真是老不修!

    皇帝这才从善如流,将那位年轻美貌的小贵人揽入怀中,得意洋洋地往外走去。

    那位兰贵人在皇帝的怀中,眼眸流转,向皇后娘娘看去,面上露出一抹得意来。

    皇后娘娘等皇帝一行人离开了偏殿,继续与殿中的众命妇们饮宴,似乎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众命妇们也都举杯应和,偏殿中觥筹交错,一派和谐。

    随着时间的流逝,众人开始离开座位,与相熟的人攀谈,偏殿的气氛越发的柔和。

    子涵与平王妃曲氏三个,却一直留在自己的位置上,悄悄留意四周的动静。她发现皇帝走后,偏殿的大门便被人关了起来,随着歌舞响起,还有伶俐的小太监趁着众人不注意,将门闩上了。

    子涵心道:终于来了!

    但她想象中的画面并没有发生,一直到宴席快结束了,她们这个偏殿都没有异样。她的心中越发忧急,担心赵瑜那边是不是失手了?

    然而看着满头是汗的世子妃,和已经差不多是半瘫在坐榻上的曲氏,她只能故作淡定的勾起嘴角,劝她们再饮一杯。

    世子妃摇了摇头,没有说话,子涵也不在意,只是偏头往主位上看去——却见也不知什么时候,皇后娘娘已经离开了座位,不知去向了。其下的众嫔妃们也走了一部分,只留几个低等的嫔妃还在殿里,趁着这个能够见到家人的机会,与自己的家人闲谈。

    看来事情还是发生了,只是他们这里没受到波及。

    戌时正,原本的安排是宴会结束,众位大臣与命妇们随皇帝陛下,皇后娘娘齐赴城楼观赏中秋灯会,与民同乐,但此时因为皇后娘娘的缺席,殿中众人渐渐自觉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静候消息。

    过了半个时辰有余,皇后娘娘依然不见人影,底下渐渐开始有了窃窃私语之声,命妇们都有些惊诧与犹疑,不知道宫中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大家都是见识过不少风浪的人,没有人将疑问问出口,也没有人找殿内的宫女太监们询问。

    有靠近殿门的命妇,听见外面传来了不祥的声音,那人提醒了与她相近的人,渐渐的偏殿里有了些恐慌的气氛。

    有些年轻的命妇撑不起事,被外面刀枪相击的声音惊吓到想要尖叫,却被一旁的宫女眼疾手快一把捂住了嘴,其她原本也想尖叫的人立刻自行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原先的窃窃私语已经消失无踪,大殿里所有人屏气吞声,紧张的听着外面的动静。

    呼喝声与刀剑相击的声音渐行渐远,但是偏殿里的气氛却越来越紧绷。

    也不知过了多久,偏殿的大门被人撞了开来,殿里响起一片尖叫声,所有人的情绪早像一根紧绷的弦,只是因为强自忍耐,而没有崩溃,但在这一刻,终于崩断了。

    子涵这个时候已经拉着世子妃与曲氏钻到了雍王妃身边,她将这三个人挡在背后,将已经上好弦的臂弩对准了殿门的方向。

    只是从殿门走进来的不是敌人,而是一身血迹,全副武装的赵瑜。

    赵瑜一进偏殿,眼光一扫便发现了与雍王妃她们躲在一角的汪子涵。望着子涵那伸出来的手臂和警戒的模样,他那满是污渍的脸上露出了一个模糊的笑容。

    “收声!”

    一道粗粝的声音响起,大殿里的尖叫声顿时为之一止,却又迎来了更大的尖叫。

    从赵瑜的身后走进来一队人马,将整个偏殿的门窗守卫了一个水泄不通。

    看见越来越多的兵丁闯入,有些情绪太过激动的命妇白眼一翻便晕了过去。子涵却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赵瑜能够到了这里,便表示外面的情况已经尽在掌握之中了。

    果然,不过须臾,皇后娘娘便在一群宫女太监的簇拥下从殿门外走了进来。

    看到皇后娘娘进来,店里的命妇们的情绪终于渐渐缓和了下来。

    有人忍不住出声喊道:“娘娘……”

    皇后娘娘此时一改宴会开始前的沉郁,整个人神采飞扬,即便她极力绷住脸,却也掩不住那股开心的劲头,她伸出一只手。

    “众位爱卿宽心,外面已经无事了,且等尔等家人来接吧!”

    但这个来接却花了很长时间。皇后娘娘安抚了命妇们之后,便离开了集英殿,只命太监宫女们侍候大家。

    赵瑜也随着皇后的銮驾离开了,但守卫偏殿的兵丁却并没有撤退。

    殿中有一部分命妇面色大变,抖如筛糠,很快便有太监们走进来,将这些瘫软在地上的妇人们拖出了殿。其她没有受到殃及的命妇们沉默着,没有出声。

    一直到所有家里有人站错了队伍的女眷被带了出去,其他的人渐渐的也有了攀谈的性质。

    平王府三人和雍王妃坐到了一起,几人也开始聊起了天。

    一直到过了子时,宫里的事物才处理完毕,开始有大臣来接自己的家眷。

    子涵几个人,等到所有人都被接走了,依然还留在偏殿中,最后还是皇后娘娘身边的嬷嬷亲自过来传话,将她们几人带到了皇后的宫殿,让她们先洗漱歇息。

    这一夜,所有人彻夜未眠。

    等到第二日一早,赵瑜这才过来迎接她们。再回平王府之前,大家一起先将雍王妃送回了雍王府,这才回自己的平王府。

    一回平王府,世子妃与曲氏便软下了身子,唬得迎出来的世子与世孙差点跟着倒地了,最后两人被丫鬟仆妇们拥着抬进了长房。

    汪子涵看着她们那不济的模样,心里虽然有些担心,却也有一丝丝的得意:还是自己见多识广,这些场面不过是小意思罢了!

    正在得意间,却被赵瑜一把抱住,子涵有些懵,随即反应过来。

    “我没事!就是一晚上没睡,有些困了。”

    赵瑜却不听她解释,将她一路抱回了四房的院子。

    在自己的房子里,他们终于睡了一个好觉,等到醒过来之后才从赵瑜口中知道了外面的发展。

    昨夜趁着中秋夜宴,太子与雍王的军队里应外合拿下了皇宫,英宗皇帝已然禅位于太子殿下了。

    其中的细节,赵瑜没有与她细讲,但子涵也不会强求,左不过就是那些小说中写的逼宫情节罢了。

    她只要知道赵泽与他们这一方没有失败就好了。

    三日后,太子殿下登基为帝,封雍王赵泽为雍亲王,世袭罔替,永受皇朝供奉。

    赵瑜也被奉为郡王,赐郡王府邸,汪子涵也成为了郡王妃。

    趁此良机,赵瑜与子涵便和平王府长房分了家,搬进了郡王府。

    可惜平王还在,平王妃不能跟着搬出来。赵瑜心中惋惜,但两家府邸相隔很近,便在隔壁的隔壁,他想要探望母妃十分方便。

    汪子涵却觉得这样更好,她希望平王能够长命百岁,平王妃也能在平王府中长长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