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之默

第四十一章 小街怪事(一)

    “我说,可真没想到你小子会联系我们啊,按你的性子,应该会一声不吭自己去吧。”

    柳青瞄了一眼左边的后视镜,一边变了车道,一边随口吐槽。

    “专心开车。”夏月出声提醒,又转头看向后排的张无,“按照你给的地址,我查了一下。这个叫‘小街’的地方真的很小,大多是建立在国道两侧的自建房,两层或者三层,是由附近各村的人慢慢汇集起来的。除了东西走向的国道,再就是和国道拼成十字的南北街,这两条街两边也有些参差不齐的房子,类似于农贸市场,也是就是过去的农村集市。”

    张无点了点头,这些对他来说很熟悉,他从小长大的地方也不过是比这种街稍微大一点的镇子。

    “这街中没有能提供住宿的地方,所以我们先到距离街大概十公里左右的小镇安顿下来,休整一下再去调查。”

    “好的,夏姐,听您安排!对了,你们说,校长他们应该不会有事吧?”

    “这已经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了,还是看协会怎么做吧。”夏月叹了口气,又透过镜子看了张无一眼。只见他面色沉静,双手叠放在腿上,看着窗外不知在想些什么。和柳青一样,当她收到张无的信息时也很惊讶,但同时很开心。她本身就比张无和柳青大几届,虽然平时以朋友的身份相处,但她总觉得应该做些什么。

    尤其是当张无在校门口替她和柳青挡住花店的袭击后。

    当几人安顿下来后,再驱车赶到小街时,天色也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夏月坐在副驾驶向前观察,国道旁每搁一两百米才有一杆路灯,灯光稍显黯淡,两侧的一栋栋房屋笼罩在黑暗里,只有远处的街中心有些明亮的灯光。

    “差一刻到八点,这是都睡觉了?”柳青不解。

    “乡下是这样的,没什么娱乐活动,如果是小镇或者县城会好一点。”夏月道。

    “再往前往左拐,向农贸市场的南街去。”张无道。

    当驶入街中心的十字路口,几人这才发现刚刚明亮灯光的来源是一家烧烤摊。

    “小街烧烤”,四个白色灯光的字挂在一间小小的门面房上,露天摆着几张塑料桌子。烧烤架在最前方,当柳青几人路过时,摊前的师傅停下手里的活,透过白色的烟雾,抬头看了他们一眼。

    “左转,停,左边这家。”

    柳青转动方向盘,把车稳稳停在门口,在车灯的照耀下他抬头看了一眼。

    鲜红的牌子上用白色的漆写着一些字,旁边挂着些黄白相间的圆圈状事物。

    “花圈寿衣店”

    汪!汪!汪汪汪!

    一条黑色的大狗忽然冲了出来,对着车狂吠不止。

    “回来!”

    过了好一会儿,红色的木制大门才缓缓打开,一个身形佝偻的老人走了出来。他戴着老式的帆布帽子,手里拿着长长的旱烟杆。

    张无打开车门,走到门前,稍弯下腰,道:“是孙老吗?”

    “干甚的?”

    “周游周老让我过来的。”

    “周游…你来干甚的?!”

    “他说您儿子失踪了,让我过来帮您找找。”

    “去去去,回去告诉他,老子不需要帮忙!”

    说着说着老人突然剧烈咳嗽了起来,夏月和柳青连忙下了车,夏月从包里拿出一瓶水,打开递了过去。过了好一会儿,老人才平复下来。

    “哎,先进来吧。”

    柳青打量着屋内,一楼这件屋子约莫有三十四平,大门的正对面有着长长的香案,左边靠墙有两把座椅。香案和木椅是这件屋子里仅有的家具摆设,上面的“漆都已脱落。右边东西占据了屋子的一半,那是些花圈、纸人、高大的纸马、造型小巧的纸汽车和四合院等等。这些东西颜色各异,在屋内昏黄的灯光下显得诡异无比。

    “你们坐吧。”老人将几人带进屋内说了一句,便在大门口蹲下。他又从兜里掏出一个布袋子,捏出些烟叶,塞进旱烟头里,用火柴点燃抽了起来。

    “老先生,我们是受了周老的嘱托才来的,您能和我们说说是怎么回事吗?”夏月走近老人,在他身旁缓缓蹲了下来。

    老人看了她一眼,没有接话,只是又抽了一口烟。夏月在旁迎着烟味,只觉得辛辣无比,眼泪都要流了出来。

    过了好一会儿,就在要柳青忍不住出声时,老人这才慢慢道来。

    老人名叫孙成军,年轻时入伍参军,直到快四十岁才退伍返乡,他当时是周游的排长。那个年代四十岁还未成家的实属少见,可他始终想留个香火,找媒人百般奔走,终于和一个年龄相仿的妇人组成了家庭。靠着退伍的钱再加上老一辈传下来的手艺,糊口倒也不难。可好景不长,妇人年龄太大,在分娩时出了事,只留下了孩子,但日子总得过下去,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拉扯大。这孩子名叫孙竹,生得好看,浓眉大眼,可偏偏脑子不太灵光,也从来不说话。倒不是不会说话,只是旁人问询,无论如何也不愿开口。大概一个月前的下午,那天下着暴雨,孙竹出门后便再没回来。老人报了案,却也始终没有消息。

    “回吧,回吧。”老人依旧蹲在门口,冲屋内的几人摆了摆手。

    “就这么回去了?”柳青开着车问道。

    “停。”夏月看着路旁的烧烤摊道。

    “这感情好啊,正好我也饿了。”柳青立马来了精神。

    “你负责前面的烧烤师傅,我负责后面那个女的。”

    “啥玩意?”

    “打探消息啊!”夏月瞪了他一眼。

    “那张无呢?”

    “他负责吃。”

    “……”

    “嗨!哥们,来二十串羊肉,五串鸡翅,秋刀鱼来仨,哦,还有花甲粉丝啊,来三碗!”

    “好嘞!”烧烤师傅没有抬头,只是继续手里的活。

    “我说,咱这地儿挺冷清的啊!”

    “一直是这样的。”烧烤师傅接了一句,“你们是外地来的吗?”

    “是啊。”

    “大晚上来做什么啊?”

    “唉,因为我家老爷子。他有个老战友,就是南街那个孙老头,说让我们几个小辈来看看。你知道的,人一老就爱缅怀过去。”柳青没有丝毫犹豫,一瞬间就编了个谎话。

    “哦对!我听人说,老孙年轻时一直在部队里的。唉,挺苦命的,老婆死的早,现在儿子也不见了。”

    “这么大个人说不见就不见了,你们这街上总会有些说法吧?”

    “那肯定有啊……”

    “哥们,你放心,我就是想帮他老人家出出主意,肯定不会说你嚼舌根的。”

    “说是被人骗走了,这小子脑子本来就不好使。”烤烧师傅小声道,说着还在腰间比划了一下。

    柳青皱了皱眉头,器官买卖?他没接这个话茬,瞄了一眼后面,夏月已经回到了座位上,他又说说笑笑的和烧烤师傅聊了一会儿。

    “来喽!嘶!烫手烫手!”

    柳青把装满烤串的盘子放在桌上,又回去拿了几瓶饮料,三人坐在偏角落的位置。

    “怎么样?”夏月问道。

    “都是些街上闲聊时的说法,无根无据的,什么被面包车抓走了、掉进乡间的湖里了、还有的说他过一阵子自己就回来了。”

    “我刚刚听老板娘说了一件事情,值得讨论一下。”夏月沉思了一会儿说道。

    “咳……”张无吃了一大口羊肉串,好像被上面的辣椒粉呛到了。

    “哎我说,您就不能慢点?我还没动呢,你这三串就已经……”

    “花甲粉来啦!小心烫哈。”

    “谢谢啊。”夏月看了一眼张无,又转头对老板娘说道。

    等老板娘走回屋,夏月这才接着说。

    “上个月,街西边蛋糕店的老板触电身亡了,那天雨也很大。”

    “下雨又不是多稀奇的事儿吧?你怎么确定和孙竹的失踪有关联?”

    “我刚刚查了一下这个县的气象记录,上个月一共下了五场雨。中旬下了两场,下旬下了两场,都是些小雨或者中雨,雨能称得上大的只有上个月初的那一场,是6号。时间明天可以再找孙老确认一下,如果没错,一天之内发生了两起不寻常的事……”

    “哎,说不定只是单纯的巧合,那就明天再回来一趟嘛,先吃好喝好。”柳青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其实心里已经有了底。

    “那我安排一下明天要做的事儿?”夏月询问两人。

    “嘿,反正我俩也是两眼一抹黑,你说就行。”柳青道,张无也点了点头。

    “行,明天我们尽量早起,赶这边的早集。我们分头行动,你向孙老问一问孙竹失踪的具体时间,再趁着集市人多,向街上的人多打探一些孙竹的生活习惯,像他平时喜欢去哪,爱做些什么。我去蛋糕店看一看,张无你把南北街和国道东西两边都观察一遍,和我们保持联系。”

    柳青性格外向,嘴皮子也溜,适合打探消息,张无虽然平时沉默,但其实心细如发,很适合四处观察。夏月根据两人的性格和能力,给他们安排了最合适的事情。

    “你看啥呢?”

    柳青正嗦着粉,看到张无一直盯着黑暗中的北街,忽然一阵呜咽声从黑暗中传来,柳青觉得这声音似乎很熟悉。一只黑色大狗夹着尾巴从黑暗中跑了出来,飞一般越过马路跑向南街。是老孙头家的那只狗。

    “它什么时候跑到北街去的?”柳青疑惑。

    “半小时前,跟在我们的车后面。”张无看着狗跑出来的那片黑暗区域,一栋栋房屋藏在其中,隐秘安静,仿佛择人而噬的野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