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之默

第四十二章 小街怪事(二)

    “起来吃点,放这里了啊!”

    听到陈琴轻快的声音,我睁开疲惫的双眼,她正将一盘切好的西瓜放在我的躺椅旁边。

    “这阵子西瓜便宜了,不像五六月,那谁吃得起啊。”

    她一边搭话一边手脚麻利的收拾着屋里杂七杂八的东西。

    我没有说话,只是怔怔的看着她那苗条的背影,结婚十几年,她好像没有变过,始终那么体贴。

    我努力不去想发生过的事情,可脑中的思绪就如那天的暴雨一般,不断的击打着我的心。

    陈琴把花盆从屋内搬到门口的阳光处,又拿了一个花洒开始浇水,花是什么时候买回来的,我不知道,我也不想开口询问。

    “你要不要出去逛一逛,买点菜,哦对了,再带一包盐回来啊。”

    我确实想出去走一走,她好像总是能明白我的想法。

    可走在街上尽是些嘈杂的声音,街贩的吆喝声,街坊领居的交谈声,包子铺的大姐正在放掉蒸炉里的水,我低着头跨过水流。我不想和别人有目光接触,所以低着头。

    快走到菜市场附近,一双运动鞋出现在我的余光之中,我没有停下脚步。

    “哎,大哥,哎,哎。”

    我不得不转过身来,看到一个顶着圆寸脑袋,身材偏瘦的青年,我在脑海里搜索着,但并没有想出他是谁。

    “大哥,咱们这超市怎么走啊?”

    “就在你身后。”

    “啊,还真是!哎,大哥,您先别急着走。”

    我疑惑的看着他,听他刚刚的话语,我觉得他好像是第一次来到这儿。

    “哎,是这样,想向您打听一人儿……”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为什么停在这里听他絮叨半天,可能是因为那件事太过沉重,我想尽可能的转移注意力。当听他说完,我很认真的去回想南街孙老头的儿子孙竹。

    “他这孩子其实很聪明的,我听我儿子说过他。”

    “聪明?孙老头说他脑袋不太……”

    “我儿子初中的时候和孙竹在一个班,他说孙竹数学特别好,基本上看两眼就能写出来这道题该怎么解。孙老头说的脑袋不太灵光是指别的方面,你可能理解错了。有一回,他应该还上小学吧,那时候乡下有人来收狗,就是骑着两轮摩托车,后座左右放两个大铁篮子。人家里养的狗老了,或者因为别的原因不养了,就会交给这些来收狗的人,当然,狗贩子会给一点钱。他在街上看到被关在后面铁篮子里呜呜叫的狗,就一直追着那个摩托车,一直追。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天正是傍晚,街上的一些狗闻到狗贩子身上的味,也在追,他和那些狗跑在一起,我在家门口看着他从街西一直追到街东,直到那些追着的狗停下来,直到我看不见他。”

    “那后来呢?”

    “两条腿还能跑过两个轮子的?孙老头听说了顺着路找了好久才找到,这孩子坐在路边的土路上,人都跑虚脱了,见到孙老头就开始嗷嗷哭,一边哭还一边指着狗贩子离开的方向。”

    “还说他脾气很怪?”

    “这倒是真的,他不太爱讲话。你问他,他也愿意说,但是有的人跟他说话吧,你就是打死他,他也不愿意开口。像我们一家吧,我跟他说话,他十句能回两句,我儿子跟他说话,他回得就多,我老婆跟他说话,他是一句也不理。现在也是,二十出头小伙子了,孙老头以后有得愁了。”

    “好嘞!谢谢您,耽误您时间了!”

    我摆了摆手,正打算走时,听见他有问了一句。

    “哎,差点忘了,听说孙竹是上个月初下暴雨那天不见的,您有印象吗?”

    听到这句话,我感觉我的心好似被一把手紧紧的攥住了,我扫了他一眼,迅速回道:“没有。”

    张无感觉到周围的一切都好像那么熟悉,他记得当初在镇子上时,也是这般,早上会有七里八乡的人骑着三轮车去赶集,虽说这里的规模没有镇上的大,但也让他感觉到烟火气十足。

    他走到一处煎饼摊,三轮小车的后座搭了一个小棚,上面摆着圆形的煎饼炉和一些配料,一个四五十岁的大妈站在后面。

    “吃煎饼吗?”

    “多加一个鸡蛋,再要一个里脊,一根油条,辣椒多放点。”

    “好嘞,七块钱。”

    白色的面糊从旁边的塑料桶舀出来,摊在饼炉上滋滋作响,熟练打上两个鸡蛋摊匀翻面。土豆丝,海带,豆芽铺平,再放上油条和里脊,边缘处刷上酱料和红红的油辣子。

    “拿好啊。”

    “再拿瓶豆浆。”

    “旁边箱子里,自己拿就行。”

    张无咬了一大口煎饼,他此刻正处于街中心,也就是十字路口,他打算先走到北街的尽头,再折返回来。

    他一边走一边留意着周围的一切,左边有一座卖衣服的大型商铺,门面有三到四间大,楼层也有四五层,比左右两边的房子高出十几米。右边是一家烟酒杂货铺,再往前走,前面多是些在街两旁卖些肉或菜的露天铺子。他回头看了一眼,烧烤店就在他身后右侧的拐弯处,昨晚的狗叫声应该就在这附近。

    看着左边的这座“高楼”,他走了进去。

    “你远眺的天空,挂更多的彩虹…”

    拨开透明帘子,天花板处传来音乐声,紧跟着是略微刺鼻的塑料鞋底的气味。大台子上堆积成小山的鞋子,上面插着19.9元/双的黄底红字牌。

    大台子后方极为宽敞,约莫两百来平,左右分别是男装女装,人来人往。左侧的收银台排起了队,大爷大妈手里拿着,胳肢窝里夹着,如果身后跟着的小孩,也让其抱上几件。

    张无先站门口观察了一圈,这才往里走。过了男士试衣间,他在最里面的拐角处发现了一扇白漆木门,转动把手,没有锁。

    他又看了看四周,在确定卖场没有可疑迹象后,决定冒险一试,迅速打开门闪身进去,又关上了门。

    首先是一片黑暗,其次是呛鼻的灰尘气味,他打开手机的手电筒朝四周照了照,面前像是刚完工后什么修饰也没有的楼梯,略显坑洼。

    他凭着手机灯光在黑暗中走了两段楼梯后到达二楼,水泥墙面和地板,到处摆放着的大型纸箱子,里面放着批发的鞋和衣物。借着并不算明亮的手机灯光,他忽然发现角落处有些东西,走进仔细观察,那里堆着一些空的矿泉水和透明面包袋子。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