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命案

第一百四十九章 绝密措施

    鄂云布等待巡抚黄大人到任落定之后,他才开始正式查案。不知出于何种想法,他总希望在这关键时刻出点彩,做出与前任都不同的举动来,恐怕这就是自己前途的新起点了。

    想到这里,他来到黄进面前,献计献策。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大人,下官仔细审阅了案卷,这服毒与中毒区别明显,案件恐有隐情,将寿阳所涉及人员全部押解省城,异地审查,避免干涉。异地审查必能有所收效。”

    黄进知道皇上派他来的意思,一来陈万全坐镇地方太久了,必须换换地方;二来这命案两次审理没有高清楚,生怕地方官员营私舞弊,所以才让他来江南省。

    “这个措施可行。”黄进大为赞赏,“鄂大人以为放在何处为妥?”

    “广茅直隶州。此处靠近苏浙,治法严谨,一旦有所需,还可就近解送他省审案,以免干扰案情。”其实,鄂云布觉得广茅又是自己的地盘,机动余地大,且更为安全,省得两头奔波。

    黄进毕竟是初来乍到,不敢全听鄂大人一面之词,便将吴富贵、魏伯仁和李琦也叫来。三人不知其意,也是模棱两可。

    得到巡抚大人的同意,鄂云布便去衙门协调,安排具体事宜,准备到寿阳押解人犯。

    说到寿阳府,图力克和道庆从寿阳回去之后,沈南便成了寿阳真正的主角,虽然朝廷还没有任命他为知府,毕竟已经行使起行政大权。赵家命案是悬挂在他心头上的大石头,经赵家上上下下活动,案件终于落定,结案之后他一身轻松,正准备将地方事务好好整顿一番,没想到儿子沈秋远就告诉他巡抚换人了,接任的是自己朋友的父亲黄进大人,而且还奉了皇帝的旨意要重新审理命案。他的心里翻滚起波浪来,思忖着日后江南省和寿阳的变化。虽然他对此案也有所看法,但赵家太爷和赵大成为人不错,又是同乡人,他也不好去乱说,只想事态能够控制,最好尽快平息,自己也能安稳地坐上知府交椅。

    果然,巡抚衙门传来风声,鄂云布将担当重审主官。沈南得到消息后,便仔细考虑起对付查案的人,生怕在那个环节会出纰漏。

    重审的信息传到赵家,是沈秋远对兰馨说的,没想到过了近个把月,证实不是空穴来风,况且鄂云布已经担当了主审官。赵家三兄弟本来已经放下的心,又猛然悬空起来。怎么办?为了赵家的命案,赵家前后花出数万两银子,还组织了赈灾大会,想不到结果并不是所希望的。

    “怕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老办法,把鄂大人稳住,一切就解决了问题。”赵崇武大声说道,还拍拍桌子,“当然,那些李家田这些混蛋也要看紧,不能再出差子。”

    “没有那么容易的。”赵德伦说道。

    “二弟不能大意啊。”赵大成想到比较深和细,他觉得此时巡抚换人,又更换主审人员,必定是朝廷发了话,事态变得更加复杂起来,他想了想后道,“事不宜迟,我们三兄弟赶紧分头行动,凡是涉案人员都要再三交待,不得胡说,务必统一口径,烘板一事不可随意改变。”

    赵崇武突然想到了王三等人,怒气地说:“这王三和李家田最靠不住,以我的想法,何不让他们迁到外地去,省得弄出事来。”

    赵大成摆手:“不可,此等要紧关头,倘若官府要传唤人,找不到人,岂不要问我们起家要人。”

    “大哥二哥,以小弟的想法,还是请马俊出面去协调,再给些银子,不能让他们弄出事来。”

    大成和崇武觉得也行,就分头去办了。

    然而到了夜晚,赵大成的院落大门传来重重的敲门声。狗子连忙前去开门,竟然是沈秋远。沈秋远看上去很急,非要见兰馨。狗子知道兰馨小姐的脾气,若是她不知道或者没有许可,那是万万不能进来的。狗子将沈公子挡在外头后,去见兰馨。他在厢房门口碰上了小如,知道兰馨已经准备休息。小如问何事,狗子说是沈公子找兰馨。小如一脸不高兴了:“这沈秋远也太霸道了吧?以为自己是谁啊?全然不考虑人家姑娘的感受。狗子哥,你就回了他,说小姐已经休息,明日再说,哎,你让他找个地方,不不,还是我们定个地方吧,就去喝‘红喉’茶去。”

    狗子连忙去大门口回话,沈公子听说小姐已经睡下,欲言又止,无奈地离去。狗子想起小如的交代,告诉他明日小姐约他去喝“红喉”,沈秋远听到这话,非常高兴地回去了。

    沈秋远深夜到访赵家,何故?原来沈南接到了巡抚衙门的绝密公函,令寿阳府二日之内缉拿尹发亮、阿牛、阿根、胡杏花、李家田、王三、厨娘、小翠、何连喜和烘板木工师傅,一共十人,迅速押送到省府衙门并由巡抚衙门派人押解广茅直隶州,不许延误。如此大的动作,着实让沈南吃了一惊。倘若冒然行动,丝毫不透露出风声让赵家知道,必然会怪罪于他;如果直接通知,跑掉了人犯,失职之责如何担当?他想来想去,想到了儿子。沈秋远跟兰馨交往甚密,何不借机让他去传递呢?

    为了保险起见,他交没有透露行动的时间,无意中说了赵家遇上了麻烦,沈秋远问何事,他说巡抚衙门来公函,要押解人犯到省城去,并特意关照儿子不得乱说。沈秋远听到这个信息,感到非常惊讶,案子如果送省城,必然会是另外的结果,赵家受到的影响会更大。想到兰馨时常关心自家的案子,觉得有必要去告诉她,算是个提醒罢了。他到赵府,狗子开的门。他告诉狗子,他在才能地方等待兰馨。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他在“红喉”处等待了半日,丝毫不见兰馨和小如的身影,他莫名地惆怅起来。下午,他又去看了一下,仍然没有人。难道兰馨对自己有什么想法了不成?沈秋远本来就多愁善感,这一回更是非常不悦,失落地回去了。

    第三天清晨,沈南突然命令司狱周理堂大人集合衙役,在府堂待命。这司狱虽然是从九品,却也管着寿阳的理狱囚诸事,以前只听命于知府大人,从没有见过同知沈大人发号司令过,今日觉得奇怪,一时还转不过弯来。衙役们零乱集合完毕,等待了半个时辰沈南才来,眼看着衙役们有些不耐烦,就大声喝斥道:“看看你们,站没站相,知府衙门的威严何在。”他挥挥手,让周理堂将队伍整理整齐。看样子,看架势,说不定这沈同知要升任知府了,这周大人才明白清醒过来,连忙吆喝着整队。

    沈南扫了一眼衙役,咳嗽了几下说道:“接巡抚衙门指令,今日务必将赵家涉案人员全部拿下,明日清晨送往广茅直隶州。”

    话音一落,队伍里鸦雀无声。谁也没有想到会有人敢动赵家,难道这巡抚和知府衙门疯了?但这道命令真真确确出自沈大人之口啊。周理堂还是没有反应过来,怔怔地站着。沈南盯着他看,又大声重复了一篇,周理堂这才清醒了,赶紧带着队伍出了衙门。这群衙役平日没有机会撒威风,等到机会了,便也发疯地奔向各家。

    正当衙役在各家捕人的时候,赵大成还在书房里筹划着跟沈南处好关系,如何将赵家与官府绑定得更好。可是,突然间狗子跑进来禀报,涉案人员全部被衙门缉拿,甚至还将何连喜和木匠也抓起来了。赵大成大吃一惊,手中的紫砂壶不由得掉落地上破碎了,茶水流了一地。

    兰馨得知情况,走到父亲书房,见他跌坐在太师椅上,神情黯然。她感到非常吃惊,沈南怎么会不打招呼就抓人呢?这沈秋远如果得知情况也应该通知一声,她不由地怪罪起沈公子起来。这时,狗子想起前日晚上沈公子来访的事情,告诉了赵爷。什么?赵大成吃惊不小。立刻追问,方知丫环小如生怕老爷怪罪,就没有跟兰馨说。赵大成顾不得责怪小如,连忙叫兰馨去找沈公子。

    到了下午,他们见面后才知道,一切晚了,所有人将被押到直隶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