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卦仙

第三十九章 查税(上)

    众老头认可这种说法,对比而言,洛阳确实是风水宝地,这几年四处遭灾,而洛阳年年丰收。众人担忧,要是秋季再丰收,粮价一定更贱,斗粟两钱都不奇怪;谷贱伤农,洛阳农户怎么活下去?老贾说道:

    “那倒不会,朝廷一定不会让农户亏本,常平仓会收粮保价。要是丰收年景,农户因为无钱交税而亡命天涯,说出去都是笑话。”

    秋收后,洛阳粮价跌到斗粟两钱半。石头、麦子带头,孙家人都认为有必要买粮,装满粮仓。可惜,孙家仓库太小,存够五年粮,再也找不到多余的仓库。尽管大丰收,孙家还是以粟米为主粮,只有过节的时候才会吃白面。以前,多余的小麦都卖掉,现在只能存在粮仓;作为家主的石头,丝毫没有改善生活的觉悟。

    郑书生在会稽长大,喜欢吃大米,所以村里也种了一些水稻。从食物价格档次来看,郑书生才是孙圪垱第一人,老仙都自愧弗如。自习医后,郑书生就成为孙圪垱一大害,村里人都躲着走,唯恐被抓住治病。习医几年,郑书生颇有心得,眼里不是天下无病,而是天下全病,都是病人。所以,经常抓住村民治病,村民说自己没病,很健康;郑书生说,病在腠理,不治将恐深。起初,村民往往被吓倒,真心感激;后来发现不对,不再愿意被治疗,所以躲着走。石头倒是希望一直延续下去,自从郑书生找人治病,再也没有村民以病为名偷懒。

    郑玚年过十五,学识渊博,写的一手锦绣文章,郑书生很自豪,儿子比自己优秀,所以由乡里贡举。送到洛阳县,再送到洛州,考试查看水平。一群年轻郞君放在一起比较,才能比出真正水平。郑玚的学识比顶尖的郞君差,被退回。郑书生得到警告,郑玚的文章不够老辣,需长期磨炼,弱冠以后再看。意思很明确,天赋不够,以后的希望也很渺茫。

    郑书生没有用语言来打击自己的孩子,而是用实际行动,安排郑玚代替自己教书。郑书生认为,教书的过程是另一种学习过程,对所知所学会有另一番理解,是提高学识水平的一种方法。孙家村的孩子从小读书,半耕半读。十岁时分级,一部分继续学习到十五岁,其他的离开学舍。到了十五岁,如果有希望,自然不会缺少去处,谁都喜欢有前景的年轻人;如果没有希望,对不起,务农;好听的说法就是,耕读持家。

    郑书生找老仙,商量郑玚的婚事。经过长时间推演,两人得出结论,攀附大家族没有意义,所以从村民家庭,找到一个即将及笄的女郎,定下亲事。

    十一月,孬蛋接到指令,洛州刺史府有公干调用。孬蛋带着十几个衙役,前去报道。进了刺史府就被告知,有机密行动,为了保密,所有人暂时呆在刺史府,不准向外传递信息。孬蛋第一次接到这种差事,充满好奇。

    等了一天,刺史府将所有人集中到小校场。小校场确实小,比军营的练武场小不少,四、五千人就很拥挤。刺史露面,站到演武台训话,孬蛋忍不住惊叫:

    “老贾!”

    声音太大,整个小校场的人都看向孬蛋。刺史贾敦赜身穿官服,与平日里的小老头判若两人,一身正气,威风凛凛。听到孬蛋的喊叫声,贾刺史微笑点头,没有问话。旁边的幕僚大喊道:

    “闭嘴,不要乱说话。”

    连喊几声,小校场才静下来。贾刺史讲解秘密行动,原来是抓捕为富不仁的丰都市商贾,总数有四五十家。丰都市几千家店铺,四五十家真不算什么,按孬蛋的理解,只会搞错罪状,不会抓错人。听了好长时间,孬蛋才琢磨出味道,既兴奋又担心。贾刺史没讲具体的罪状,既然是商贾,无非是偷税、非法占有土地,还能是什么?自己家也不干净,会不会被牵扯到?讲完话分组,孬蛋与一位姓陈的校尉分在一起。

    郑校尉将近四十岁,名政,是固始县的团校尉,带有一个团三百名府兵。据郑校尉讲,他们来的时候很神秘,以为要远赴高丽战场。到了洛州境,才装扮成普通百姓,秘密进入洛阳城。郑校尉问道:

    “孙兄弟,你与贾刺史很熟?”

    “郑公,我见过贾刺史几次,还以为是喜欢吹牛的普通老头,谁知道真是大官。”

    “小兄弟,那你知不知道贾刺史为官的好恶?”

    “这个真不知道。有一点很清楚,贾刺史是穷官。这么大年纪了还是穷官,说明什么,郑公一定清楚。”

    郑校尉点头,又问道:

    “那你看晚上的行动,咱们怎么约束手下?你也是打过仗的人,清楚士卒想什么。”

    孬蛋手下的十几个衙役,抓不了几个人,所以才与外地的府兵搭档,毕竟衙役都是本地人,熟悉情况。孬蛋也很担忧,判断错误不是被手下埋怨,就是犯大错,想了好长时间才回答道:

    “郑公,我说过,到了贾刺史这个年纪,一定会以身后名为目标,我觉得咱们的人,可以作为交换与人方便,绝对不能拿、抢,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咱俩都要倒霉。丰都市都是大商贾,背景不是一般的硬,还是不惹祸为好。”

    “呵呵,小兄弟,说的在理。”

    两人分头给手下人讲道理、讲规矩;衙役、府兵都是聪明人,听上司这么警告,明白该怎么做。

    月黑风高夜,一个刺史府管事带领孬蛋、陈政组出发。可以看到,十几支队伍从刺史府出发,去往不同方向。到达河南一个预定的里坊,陈政派出警戒士卒,包围整个里坊。敲开大门,衙役与士卒搭配,分成几个小队行动,破门冲进五座大宅。刺史府管事、陈政、孬蛋,三人站在十字街口,等结果。

    做衙役也不容易,都有祖传秘籍,否则就是不懂规矩,除了给上官惹祸,没有任何用处。冲进大宅,府兵警戒,衙役动手,将几个奴婢打的满身是血,滚地哀嚎。大宅管家也是技术活,瞅准行情,立即掏出两个布囊。一个老衙役与一个府兵首领掂量重量,很满意,随后,衙役告诉管家该怎么做。管家明白,跟这些人没道理可讲,服从命令少受苦是第一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