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卦仙

第七十一章 大战蒲葵关(上)

    大槐树下更早收到消息,有官方消息,也有西域商贾带来的消息。去年的天气依旧不正常,一些地方水灾,四十多个州却因为干旱而饥荒。今年开春大旱,一直延续到秋天,关中遭遇饥荒;洛阳的形势还不错,减产无歉收。几年前,中国大范围遭灾;洛阳附近,田地没产出或产出太低的农户,都弃田到洛阳就食,被大户收留;近几年虽然灾害连连,却没再出现大批灾民,奴婢市场的价格降低到记忆最低水平。

    大槐树下非常质疑官方的大非川战报。四月,吐蕃陷西域十八州,联手于阗占领龟兹拨换城;朝廷放弃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薛仁贵又丢掉大非川(青海地域);这样,三条通往西域的陆路商道,只剩下北路一条。很多商贾因此滞留洛阳,毕竟改变商道不那么简单,牵扯到太多的利益。

    有好事者寻找西域商贾,勉强绘出较为详细的舆图,众老头终于看清楚西域的山川河流。祁连山,折罗满山(天山)横亘东西,将那里分割成三条通道。大非川在祁连山以南,通吐蕃、西域;主商道在中间,通过焉耆、龟兹、疏勒,到康国,再到其它各地;北路路途遥远,直接通康国。西部商道与北市、晓月店的生意没多大关系,大槐树下并不清楚影响到底有多大。

    官方消息:十万军至大非川,将南趋乌海,仁贵曰:

    “乌海险远,军行甚难,辎重自随,难以趋利;宜留二万人,为两栅于大非岭上,辎重悉置栅内,吾属帅轻锐,倍道兼行,掩其未备,必破之。”

    仁贵帅所部前行,击吐蕃于河口(黄河源),大破之,斩获甚众,进屯乌海等郭待封军。郭待封没用薛仁贵计,带辎重缓行,途遇吐蕃二十余万,郭待封军大败,弃辎重逃逸。薛仁贵退回大非川,吐蕃宰相论钦陵将兵四十万进攻,唐兵大败,死伤略尽。

    众老头拿出程知节、苏定方击败西突厥的战例,与大非川之战相比较。同样是唐军主力被阻,又有西突厥大军前来增援;苏定方带五百骑击溃援兵,从而大获全胜。

    因为关中饥荒,陇右凋零,大槐树下断定,唐军的军资极其有限,想要取胜,必须速战,毕其功于一役;其实,这种情况下,罢战走为上策。众老头判断,薛仁贵的轻骑最多两万,郭待封的主力有八万兵,又带着全部辎重。想当初,汉李凌五千步卒,血战匈奴八万精骑七、八日;如果郭待封八万对二十万,能够坚持十天、半个月,薛仁贵一定能找机会击溃吐蕃大军。

    可惜,现在的唐军已经不是郭孝恪时代的唐兵,没能抵挡住二十万吐蕃大军的围攻,直接溃败,导致最后的覆没。也可能是,薛仁贵的轻骑被吐蕃援军阻滞,没机会冲进战场,谁知道呢?最后,为了体面,只能是弱势的郭待封背锅。最后的决战,吐蕃出兵四十万,那么,薛仁贵的轻骑被阻击的可能性极高。总之,唐军的战力大幅度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再加上粮仓空虚,不败才怪。

    张仁亶已是大槐树下的主力,众老头忽视了他的年龄,当成自己一份子。老头们仍旧不会放过新老头,要求备好棺材;唯独对刚刚弱冠的张仁亶,另眼看待。

    张仁亶也要生活,在老仙的卦摊、张文仲的医摊之间,摆张桌子,帮人写字。没成想,根本无客人上门;稍微有点钱的家庭,都会送孩子去读书,不需要找人写字;穷人根本不会花钱找人写字。眼馋老仙的生意,张仁亶又改成卦摊,还是没有客人上门。实在忍不住,张仁亶问老仙的客人:

    “为啥不找我卜算,偏要找他?”

    答曰:

    “看年龄就知道,你刚出来混,肯定算不准;这位老道仙风道骨,一定比你强。”

    没办法,再次改行,写故事。张仁亶不好意思去找说书先生,让阎庚帮忙卖。阎庚的父亲阎荀子是牙子,本身就是买卖中间人,有家传绝技。谁知道,张仁亶的故事不受欢迎,十份卖不出去一份;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吃饭都成问题。阎庚不忍,觉得自己这牙子手段不够高明,所以做不成生意,因此让张仁亶挨饿,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估摸着基本需求,自己出钱买故事。张仁亶有了饭钱,一天花几个铜板,买饼、买驴肉汤,勉强混个温饱。

    秋天,漳州大营丰收,众将士很高兴,认为各路仙神护佑,所以风调雨顺;因为大祭在五月,前面无神仙保佑,所以一直大旱。有粮有衣,又到农闲,打仗季开始。

    该怎么打呢?军事会议上,众将官以为,至少四千士卒进山,步步为营,才有取胜的可能;想要保险,进山的士卒起码翻倍。这种方略的安排,只能留下一千将士保护大营、通道,兵力明显不足。最后,薛敬老太太拐杖一挥,自己带妇孺、老弱坚守大营,陈元光带一部分少年与五百将士守九龙岭通道,陈政带五百将士及剩余少年防守梁山山脚。

    战前,陈政派商贾出动,游说山里的本地人,没有那个村寨愿意帮助唐军。梁山乌山一线,依旧拒绝与唐军的商贾交流。陈政劝降,认为双方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仇怨,愿意和谐共处,被本地人联盟大首领,盘氏断然拒绝。最后,陈政通传各山寨,唐军目的是打通连接潮州的通道,只攻打蒲葵关,不会进攻各山寨,希望不要出寨阻挠大军。

    陈政也是背水一战,再不拿下蒲葵关,无法向朝廷交代,所有将士就会被交代。诱敌之策依然采用,进山前,将士在山脚建前进基地,来来往往,运送、屯集无数辎重、粮草。唐军将士散漫,给人以很好偷袭的表象,依然没有本地人武装出山。

    一切就绪,许陶、孬蛋带领四千将士进山。漳州、九龙岭一带的本地人并不愿意与唐军为敌,但利益诱人。看到唐军主力越过九龙岭,不少本地人、客人组队客串山贼,想要打劫大营。大营面向大山,背靠西溪,十七座村庄组成防线。孬蛋的孙家庄在西北方,被来自西溪河谷的山贼偷袭。

    半夜三更,锣声响起,穿甲而卧的妇人操起弓弩、横刀,以房屋、院落为壁垒,形成数个防御阵地,放山贼进村。山贼不知深浅,贸然冲入,被强弩围攻,只有少数人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