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卦仙

第二十七章 是人都有烦恼(中)

    是人都会烦恼无尽。少年杜甫烦恼自己的见识不够,杨玉环烦恼要学的伎能太多。皇帝的烦恼更多:关中缺粮不够吃,朝廷钱少不够花;边地将士太弱,不能彻底击溃夷狄。洛阳的商贾同样烦恼,眼看着市场饱和,找不到新生意。

    长安、洛阳、扬州,三大商城已达巅峰,老生意增无可增。想要进入新行当,才发现,老字号店铺一大堆,拼老命也挤不进去。这些年来,大唐人口增长得很快,将近隋朝巅峰期人口,也是增无可增。商贾都知道,人口决定市场;人口不增加,市场的潜力也就到了顶峰。

    虽然屡禁不止,朝廷依旧严禁田地买卖;对于钱多的大商贾来讲,这点田地毫无意义。晓月社还算好,前些年到泉州开拓海商船队,到南安开拓陆路商队;而今,两地都到了投入回报期,除了留足扩大生意所需钱财,每次的分红都不少。除此之外,各股东再也找不到新门路,都在发愁,干什么好呢?这是幸福的烦恼,一车车铜钱拉回家,总不能都埋到床底下吧,总要找到花钱的地方。

    与武周时期相比,这些人的家族生活已经提高到新的层次,不敢再提高,以防被有心人盯上。皇帝以身作则,提倡节俭;王公大臣都不敢奢靡,又有哪个富商敢于冒头招摇?

    生活换代,打理生意的人同样换代;现在的晓月社股东,与李始年纪相仿,四十来岁。一群人相约石城酒楼,喝茶看歌舞,顺便聊一聊各方信息,看看有什么新生意、新主意。

    鉴于泉州、安南的成功,众人把话题扯到西、北商路。西部商道通吐蕃互市,通西域。北部三条陆路商道,出入口分别为受降城、大同、营州。走商需要环境,不能总是打仗;众人探讨,那条路最安全。

    西部有两大势力,吐蕃、西突厥;东突厥强大的时候,也会到西部凑热闹。

    王孝杰收复安西四镇之后,大唐投入海量资源,大体上能维持主商道畅通。目前,西突厥有两大势力,突骑施苏禄与十姓可汗阿史那怀道。

    朝廷以怀道为十姓可汗兼濛池都护;后来,擢为碛西节度使。从表现来看,可以将怀道极其属下视为大唐边将、边民。突骑施苏禄的势力远强于怀道,拥二十万之众。为了安抚苏禄,皇帝拜其为左羽林大将军、顺国公,金方道经略大使;又以阿史那怀道女为金河公主妻之。

    苏禄依附大唐的同时,不忘交好吐蕃与东突厥,而吐蕃、东突厥依照大唐的方法,均以女妻之。苏禄不偏不倚,立三女并为可敦。皇帝与大唐文武都清楚苏禄的小动作,却无力干涉,只能听之任之。

    开元十四年,突骑施金河公主遣牙官以马千匹到安西互市易货;使者宣公主教,安西都护怒曰:

    “阿史那女何得宣教于我?”

    使者被抓,马匹全死。突骑施苏禄大怒,发兵寇四镇,人畜储积皆为所掠,仅安西城得以保全。苏禄退兵后,又遣首领叶支阿布思来朝;皇帝召见,盛宴接待。

    吐蕃实力强大而穷,将士不畏生死,年年寇边,劫掠西域商道。从战果看,大唐胜多败少,而付出远高于吐蕃;朝堂诸公认为,打来打去毫无意义,应该与吐蕃和好。

    开元十九年秋九月辛未,吐蕃遣其相论尚它硉入见,请于赤岭(西宁西)为互市,皇帝许之。

    诸股东否决掉西域,让自己的子弟到哪里去冒险,还不如让他们从军打仗,捞到的军功都比走商收益高。何况还有李家商队等一批老关系,来往于洛阳、西域之间,又何必为了些许钱财,坏了别人的财路?

    东突厥默啜死后,默棘连被立为毘伽可汗。开元八年,朔方道大总管王晙奏请朝廷,西发拔悉密,东方奚、契丹,期以秋日,出兵稽落水,击毘伽牙帐。由于王晙与张嘉贞之间的矛盾,只有拔悉密按约发兵,逼近东突厥牙帐,大唐、奚、契丹均失约。拔悉密见势不妙,紧急退兵;突厥兵分两路,一路大军紧随其后,一路分兵围困北庭。随后,突厥精兵击溃拔悉密大军,溃兵逃向北庭,被突厥包围,成为俘虏。

    东突厥谨慎,此仗过后,上表皇帝喊冤;此后,很少再与大唐冲突。

    开元十五年九月丙戌,毘伽可汗遣其大臣梅禄啜入贡。这一年,吐蕃寇瓜州,曾送信给毘伽,相约入寇;毘伽献其书信给皇帝。皇帝嘉之,听于西受降城为互市,每岁赍缣帛十万匹就市戎马。

    众股东确定,受降城也不是善地,再次否决。众人不会考虑快钱生意,而是要考虑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后的生意。突厥实力依旧强大,现在不愿与大唐为敌,不等于以后不会,还是无法做长久生意。与西域一样,留给专业商队去做吧,晓月社没必要插足。

    讨论到这里,众股东明白,这几条商道都是亡命之徒的赌场,不会有晓月社的机会;即便是东北营州,同样不是好地方。众人让表演歌舞的少女离开厅堂,想说些真心话,却又无从说起,都静静地喝茶,默不作声。

    有人大喊道:

    “茶!茶叶!”

    外面的侍女闻声,推开门送茶水进来。众人醒悟过来,不是没茶喝,而是想做茶叶生意。茶叶早已有之,南朝时开始兴起;要说茶叶生意,到了大唐才逐渐兴旺。最早的时候,江南人喝;后来,北方的商贾、和上喝;到了现在,茶叶已成寒门、权贵、商贾人家的必须品。

    随着大唐走商天下,已有少量的茶叶出西域,出漠南漠北,出吐蕃。看来,唯有茶叶最有前景。晓月社有茶店,在座的股东也有一家茶叶店,而且众人都有份子。难道,再开几家茶叶铺子?

    显然,大喊之人不是这个意思,有实力,一两家铺子足矣;众人明白,他的意思是种茶。还是同样的问题,朝廷不允许土地买卖,而茶叶的主产地江淮地区,人口密度不低,众人难以插足。唯一的出路在岭南,而合适的地方,还是泉州南安县。

    现如今,洛阳地狭,各家族都为子弟发愁。不少股东将子弟送到晓月社做伙计、小掌柜;李始不乐意,除了少数特殊职位,不愿意用子弟,麻烦太多。经过争吵,李始定出五、五开的规矩,一半伙计、掌柜必须用穷家子弟。

    有了种植茶叶的营生,家族的麻烦事能少去大半。种地不需要合伙,派子弟组团移居泉州,互相照应即可。能不能种出好茶,看各家运气,祖坟是否能冒出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