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卦仙

第三十七章 恶钱风波再起

    市井繁华,商贸兴隆,对铜钱的需求如同黑洞,消失了几年的恶钱生意再次兴起。运送线路照旧,无论白道还是黑道,均沿漕运路线,将好钱运往江淮,以一枚好钱兑换五、六枚恶钱,再运回两京。江湖传言,李林甫派出的御史,还在漕运路寻找韦坚的罪证;大槐树下不能理解,恶钱贩子如何从御史的眼皮子底下运钱?

    商贾头痛,生意好、赚钱多,而恶钱浸滥,物价踊贵,怎么做才能保证自己的财富不被恶钱侵蚀?屯集货物是否还有效果?大槐树下的杠精们争吵数月,仍旧没有结论。有两种货物普通商贾不敢屯积,一曰粮,二曰铜。

    天宝八载(七四九)春二月戊申,皇帝引百官观左藏,赐帛有差。是时,州县殷富,仓库积粟帛,动以万计。贵妃家杨钊奏请所在粜变为轻货,及征丁租地税皆变布帛输京师;屡奏帑藏充牣,古今罕俦,故皇帝帅群臣观之。皇帝以国用丰衍,故视金帛如粪壤,赏赐贵宠之家,无有极限。

    杨钊一句话,天下人忙乱。连年丰收,朝廷嫌弃粟、米贱,以为运输费用过高,改为绢帛、贵重特产等轻货。宰相李林甫尽心尽力,收缴租赋前,为各州县制作旨符,遣使告知所需轻货,费纸五十余万。地方官员以太过繁琐,不易操作为名,要求简化;李林甫从善如流,确定每州两张纸。

    朝廷改变租赋种类,粮价大跌,收缴的轻货大涨,谁亏谁赚?大槐树下得知,交纳租赋的税户,需要卖粮换钱再购买所需轻货,而粮价大跌,所以亏空。屯集货物的大户,如果品种不在朝廷需求之列,同样因跌价而亏损。

    大槐树下不相信朝廷诸公,怀疑皇帝好大喜功,百官吹出盛世哄骗世人。老头子们分成两大派,每天论战,却争持不下。致仕官吏找来大汉朝及历朝历代的税赋种类,对比过后,众人才肯相信,如今的确是历朝历代都没见过的大唐盛世。

    任何一个朝代,只要朝廷缺钱,一定会在“盐”价上做文章;大唐立国以来,斗盐一直维持在十钱左右,由此可见,如今的皇帝富,不缺钱。天宝以前,朝廷重视粮食,哪有租赋不收粮的道理;而今,朝廷确实不想运太多粮;由此可见,各地仓库包括关中,均不缺粮。

    百姓的生计如何?至少洛阳人都不穷。连年丰收,种地的都有存粮,同样比以前富裕;因为粮价相对便宜,赚的比市民少而已。反倒是如杜甫一般一心只读圣贤书,立志卖给帝王家的穷书生,更加贫穷。老头子们哀叹,想要得到,必然要失去;日子苦一点没关系,一朝及第为白衣公卿,一切付出都值得。问题是,诺大的中国,又有几人能及第?

    天宝八载夏四月,咸宁太守赵奉璋告李林甫罪二十馀条;状纸未到京都,李林甫得知消息,派御史抓捕,以妖言惑众杖杀赵奉璋。

    辛亥,刑部尚书、京兆尹萧炅坐赃左迁汝阴太守。

    大槐树下奇怪,赵太守活腻味了,敢诬告如日中天的宰相李林甫?世人皆知,萧炅与李林甫关系密切;老头子们将赵、萧联系起来看,觉得酷似党争,与谁争?李林甫得罪人太多,有充足理由动手的人太多,大槐树怎么都搞不清楚。对于老头子们来讲,公卿的变动甚至生死,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话题很快转移到赚钱秘诀。得版授官以后,老头子们花销颇大,兴趣又转回赚钱,尤其感兴趣以钱赚钱的门道。

    天宝九载(七五零)春二月,皇帝以杨贵妃复忤旨,遣其出宫归私第。

    杨贵妃归家之后,眼前出现幻觉,“泽水困”中的大泽被下面的坎水大坑吸水,吸得快要干涸。贵妃吓得哇哇大哭,剪下一缭长发,送给皇帝。杨家人惊慌失措,人人自省,想要找出哪里做得不好,惹皇帝发怒。杨钊以为自己不够强势,动作太慢,不能达到皇帝的期望。想要加速揽权,不能太过平和;必要时,不惜杀人为手段,震慑朝野,踢开拦路的障碍。

    皇帝思念贵妃,看到那缭长发,赶快让高力士接其返回皇宫。世人由此知悉,皇帝一刻也离不开贵妃。

    夏四月己巳,御史中丞宋浑坐赃巨万,流潮阳。大槐树下清楚,宋浑同样与李林甫关系密切,也得到一些小道消息,疑似贵妃家杨钊出手剪除李林甫羽翼。老头子想不明白,究竟是皇帝的意思还是杨家的意思?

    冬十月,杨钊奏乞昭雪张易之兄弟。庚辰,皇帝制:引易之兄弟迎中宗于房陵之功,复其官爵,仍赐一子官。杨钊以图谶有“金刀”,请更名;皇帝赐其名“国忠”。

    大槐树下得到消息,杨钊是张易之之甥,所以为其昭洗清雪。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皇帝很满意杨国忠所作所为。中宗、睿宗朝,无论皇帝家还是朝堂诸公,无限仇视张易之,那么多人得以昭洗清雪,唯独没有张家。

    如今的杨家如日中天,世人视其为皇帝之下最有权势的家族。正月十五,杨氏五家夜游,与广平公主的侍从争西市门;杨氏奴婢挥鞭打到公主衣裳,公主惊惧,掉落马下,驸马程昌裔下马扶公主,挨了数鞭。公主哭诉,皇帝让人杖杀杨氏奴婢。第二天,皇帝免程昌裔官。

    老头们以为,杨氏五家的圣眷正隆,超过公主。也从中看出,权贵之间的龌龊,从来不是小事,后面不知道藏有什么阴谋诡计。皇帝贬驸马,是要正告朝堂诸公,不许动杨家。老头子们想不通,仅仅因为皇帝宠爱杨贵妃?

    以钱赚钱的买卖,是两京权贵与亡命之徒的游戏,与普通老百姓无关,与偏远地区无关。有钱人家无法做恶钱买卖,却有办法从中赚钱,而普通老百姓却没资格享受这种盛宴。按照律法,一千枚开元通宝钱以六斤四两为率,现在市井流通的恶钱,只有三斤多不到四斤,刚刚一半多,其恶滥程度可想而知。

    不知道民间怨念太盛,还是朝廷同样受损,宰相李林甫再次奏请禁用恶钱。

    天宝十一载二月癸酉,皇帝敕:宜令有司出钱三数十万缗,换取恶钱,仍限一月日内使尽。其过限辄违犯者,一事已上,并作条件处分。

    民间的反应怪异,两京贫穷老百姓怨念鼎沸。百姓用惯恶钱,家家户户都有些许储蓄;有心怀百姓的有心人传播相关知识,贫穷的百姓不敢闹事,指天骂槐树。商贾的行动稍晚一步,借口朝廷禁用恶钱,市场无好钱可用,所以商旅不通。依旧是小摊贩组队,找杨国忠喊冤。

    杨国忠奏请后宣敕:除铁锡、铜沙、穿穴、古文,余并许依旧行用。

    市井依旧慌乱,朝廷再三安抚;数日之后,才得以恢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