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卦仙

第三十八章 诗圣之路(上)

    朝廷上次禁止、回收恶钱失败,大批财赋公卿坐贬甚至被诛;宰相李林甫严查漕路、江淮,断绝恶钱运输通道,禁止盗铸及贩卖恶钱,从而保障市井平稳。财赋公卿推出“恶钱赚钱”,目的是让大户人家将储藏的铜、铜钱,转入市井流通。现在的买卖全用恶钱,很难见到好钱;富贵人家害怕有变,除了留足应急所需恶钱,全部屯集货物。实际上,通过税赋,相当一部分恶钱屯集在朝廷仓库里。

    天宝十一载夏四月乙酉,户部郎中王銲、京兆人刑縡谋反,伏诛。丙午,杀御史大夫、户部侍郎王鉷。

    王鉷是韦坚、杨慎矜之后的财赋公卿领袖,身兼二十多职,把控财赋、铸钱。王鉷是名将王方翼之孙,王銲之兄,与李林甫关系密切。王鉷死后,职务全部由杨国忠接管。

    秋十月,杨国忠赴蜀地主持南诏战事。十一月,李林甫重病,卧床不起,皇帝派人急召杨国忠回京。

    回京后,杨国忠前去探望李林甫,李林甫老泪纵横,祈求道:

    “林甫死矣,公必为相,以后事累公!”

    十一月丁卯,李林甫薨。庚申,杨国忠为右相。

    皇帝罢张九龄宰相以后,李林甫为相十九年,是大唐立国以来在位最长的宰相。

    阿不思部落降者诣阙,告李林甫与阿不思相约为父子,密谋造反。天宝十二年春二月癸未,制削李林甫官爵,子孙有官者除名,流岭南及黔中,给随身衣服及粮食,自馀资产并没官;近亲及党羽坐贬者五十馀人。世人明了,这次恶钱风波,王鉷以及李林甫承担过失。

    李林甫与大槐树下无恩无怨,老头子们无所谓喜还是怒,却为天道无常而感慨。想想众多财赋公卿及李林甫的遭遇,再想想自己的生活,觉得自由自在,能够生老病死,安然入土,夫复何求?

    大槐树下得到消息,天下共有铸钱炉九十九;每炉岁铸开元通宝钱三千三百缗,役丁匠三十人,费铜二万一千二百斤,镴三千七百斤、锡五百斤;每千钱费用七百五十钱。是时,天下岁铸三十二万七千缗,耗费铜两百万斤。大槐树下还知道,天下铜矿岁产铜不足二十五万斤。

    杨国忠为相后,回收恶钱的手段十分温和,将朝廷收缴的税赋铜钱全部重铸为开元通宝钱,仍旧按照市场的规矩,恶钱、好钱等值交易,逐渐回收恶钱。为防止大户屯铜、屯钱,禁止熔钱为铜器;为防止新铸恶钱,严查盗铸,严控恶钱运输通道。看来,恶钱成了朝廷诸公的心病,不回收干净誓不罢休。

    老头子们想知道,究竟那位公卿想出“恶钱赚钱”这种馊主意,致使两批公卿、官吏因此而惹祸,甚至殃及家人。如今的物价仍旧居高不下,可能要等到大部分恶钱回收,朝廷才敢打压物价。

    康元石每天到大槐树下论道,偶尔关注赝品买卖,还经常为老头子们讲解诗词歌赋。如今的大槐树下不同凡响,均为版授官,说话文雅,论道过程中吟唱几句诗,显得很有学问。不知不觉间,吝啬的老头子竟然变成赝品大客户。在老头子的张罗下,茶舍挂满了著名赝品,不知道的客人还以为是真迹。

    老头子们还在讨论以钱赚钱的时候,康元石带着一摞诗作跑过来,高喊道:

    “杜甫成圣,出神作了!”

    众人停下讨论的话题,康元石展开纸张,旁边的老头子看过去,诗名《兵车行》。康元石用力清嗓子,茶舍安静下来,包括伙计在内,所有人都等着听康元石吟诗: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大槐树下知道杜甫这首诗的背景,讲述朝廷募兵入云南旧事。大唐与吐蕃不和,连年征战;剑南道、云南战场,地形复杂,以山地为主,大唐处于下风。开元末,皇帝赐南诏(蒙舍诏)皮逻阁名归义,允许其统一云南群蛮。南诏统一六诏及云南大部分地界后,大破吐蕃,将吐蕃赶出云南,皇帝册归义为云南王。晓月社等安南、蜀地商贾为此得益,走通南诏至骠国、天竺商道;南诏也因为商道繁华,更为强大。

    天宝七载,归义去世,其子阁罗凤袭云南王。此后,大唐与南诏不再和谐,纠纷日多。天宝九年末,矛盾爆发,阁罗凤以太守张虔陀太贪婪、索取无度为由,发兵攻打唐兵,杀张虔陀,取姚州及小夷州凡三十二。阁罗凤还算仁义,自称被迫反叛,放晓月社等商贾回归,以待来日;安南至天竺道就此断绝,仅剩走私客敢于进入。海商船队风险太大,晓月社海船队至今仍徘徊于海硖附近,不能抵达天竺。

    天宝十载夏四月壬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大败于泸南。传闻,唐兵八万,死者六万,鲜于仲通孤身逃回。奇怪的是,朝廷没有公布战败消息,反而为鲜于仲通叙功。出兵八万,死六万太过夸张;大槐树下了解到,剑南道总兵力为三万,怎么可能出兵八万?从中可以看出,剑南道的兵力仅剩各要塞防御将士,折损过半,朝廷被迫从中原募兵补充兵力。

    皇帝制:募两京及河南、河北兵十万以击南诏。

    这次募兵有些古怪。天宝八年五月,李林甫奏停折冲府上下鱼书;此后,府兵徒有官吏而无兵。其折冲、果毅又历年不迁,士大夫亦耻为之。也就是说,府兵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而皇帝将重兵置于边地,中国腹地无有可战之兵。府兵早已糜烂不堪大用,撤销编制是应有之举;老头子们想知道,皇帝就那么有信心,让腹地空无可战之兵?

    从杜甫诗中所述,以及老头子们所知,此次募兵以原府兵为主。人们听说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很少百姓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抓捕,连枷送至军所。一般来说,百姓有勋者免征役;而杨国忠先取高勋者,于是,有了杜甫诗中的一幕: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