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往事

第六章 股权保卫

    为了应对金光辉发起的这场股权战争,根据陈建华的安排,李友知也通过校友会和导师接触了不少武大和清华有关联的国企和校企,但是国有资产管理日趋严格,本来合作的条件就极为苛刻,如果想借助国企的力量来打赢市场战争,没有哪一家国企愿意冒这个险,另外一个途径就是增持健通的股票,但是之前的几个亿已经投进去了,加起来的总控股也才33%,现在金光辉的持股接近了40%,已经成为了第一大股东,如果要夺回公司的控制权,至少持股要达到50%以上的绝对控股,而增持这17%的股票,根据现在的股价,需要的资金缺口高达51亿,国企既然不能合作,就只能自己去找钱,李友知研究生就是金融,对于本专业的困难,倒是有点思路去解决,先后联系了几家证券公司和金融机构,向他们推荐股票,为了争取一致行动人的权利,还向这些公司签订了保底协议,这也是一部险棋,现在的股票已经涨到了30元/股,一旦战争结束,股票价格一定会断崖式下跌,健通的损失亦非常巨大,联系这些金融公司的主要成员,就是李友知和刘德辉等熟悉财务和金融的一帮人。

    李友知在地产公司这边召开了一场秘密会议,参加会议的只有总经理华乾峰、项目部负责人许文昌和刚由李友知挖过来的分管营销的副总赖青德,加上华乾峰的助理张思行,李友知的意思很简单,现在健通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他在外面寻找解决方案的时候,地产公司这边作为公司最大的利润来源方,也要寻找解决方案,地产这边要利用营销费用和工程费用这两个出口,从公司里面把前抠出来,用于李友知来增持股份,说到底,就是用金光辉买公司股票的钱,从公司里面提取出来再让李友知拿着金光辉的钱买健通的股票,华乾峰对此提出他的看法,他认为营销费用总体来说可能最多能套出几千万,但是回购股票的缺口太大,如果利用工程总包费用来套,可能还有点效果,建议文昌总这边评估一下,龙岗项目目前分了两期开发,第二期正在筹划总包单位招标,可以找一个总包单位虚高报价,然后套出这笔费用用来弥补资金缺口,许文昌表示,可以是可以,但是这毕竟是违法的行为,他可以配合,但是建议相关的流程和决策程序要符合上市公司规范,不然到时候谁都兜不住。李友知拍着胸脯表示,流程的问题他是总裁,他来处理,许文昌要做的就是去找一家有总包资质的单位,并且提前沟通好,这笔费用数额巨大,一方面要确保资金安全,另外一方面要确保人员可靠,先出一个方案让李友知给陈建华看看。

    华乾峰和许文昌在开完这次会后,就分头采取了行动,营销这方面,找了一家空壳公司,签订了六千万的营销代理合同,为了让合同看起来像模像样,还要请明星过来站台,所有的物料纸面上都是顶级的,另外再用这个空客公司与一家正规的营销公司签订了三百万的营销代理合同,这一进一出,就可以套出5700万元的税前款项,李友知认可了这个方案,让华乾峰这边赶紧执行,为了配合这左口袋出右口袋进的招数,华乾峰专门找了一家熟悉的活动策划公司,让张思行跟进此事,活动策划公司根据这个金额,从销售佣金、现场布置、活动策划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匹配,张思行看着活动策划公司送来的物料清单,单是入户大堂的一盏水晶吊灯,都达到了二十多万,整体营销费用接近六千万,而这个事儿从招投标、合同签署到结算,根据华乾峰的安排,就都是由张思行负责,张思行心里清楚,老板让自己负责,一是因为自己毕业没几年,干干净净清清白白,不会从中搞事情,二来就是万一以后有什么事,自己就是个背锅仔,不甘心当替罪羊的他,偷偷去找了几个熟识的律师朋友咨询了一下,朋友告诉他,只要流程没有违规,问题不大,但是还是告诫他,做好过程记录保留证据,将来都可以做呈堂证供,就这样,李友知通过自己的权力优化精简了整个招标、合约和付款流程,张思行则在华乾峰的授意下独自完成了招标、合约和付款的所有事项,5700万一分不少进入了策划公司的账户,做完这件事,华乾峰把张思行叫到办公室,说最近很幸苦,总裁也看在眼里,你自己去找一万块钱的发票报销,算是给你的年中奖,张思行略显惶恐,低着头谢过华乾峰,买了一万块钱的发票报了销,连日来的忐忑,也算被这一万块钱压下了大肠。

    许文昌那边,初步算了一下二期的工程总包费用大概10个亿左右,他也找到了一家之前有过交道的私营建筑承包方岭南建筑,愿意配合他来套出这笔钱,最后协商好把工程总包费用做到80个亿,很快,李友知就让陈建华召开了一次董事会,启动龙岗项目二期的招标工作,并且很快签订了工程总包合同,但是现在唯一的难点就是,还没有开始干活,就需要把这全部费用支付出去,最后确定的方案就是提高首付款比例,将首付款提高到30%,因此,取得了第一笔款项达到了24亿元,李友知便通过壳公司用这24亿增持了健通7%的股票,现在健通已经与金光辉旗鼓相当,双方都占有4成的股份,就看谁先能够达到50%取得控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