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学习

从抑郁症到开悟

    你有没有想过你得抑郁症是因为上天想让你开悟,问题的背后就是答案,出现问题才能去破解答,案面对他的挑战,战胜他并且拿到背后礼物,就是找到答案。

    抑郁症到开悟的过程请了解一下吧!我的经历,我曾经重度抑郁两年多,后来没吃药,没做心理治疗,完全靠自学、自救走出了抑郁症,在这个过程中我体验过无数次开悟的瞬间,毫不夸张地说,我感到自己的大脑升级了,我甚至认为抑郁症的尽头就是开悟

    (在这里,我要给开悟下一个定义,以防你们认为我是神棍在胡言乱语:开悟就是内耗为0。

    如果你认可这个定义,或者想要达到这个境界,那么可以继续往下看。)

    比起求助于外界,这无疑是一条效率最高、收获最大的路,因为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最伟大的提醒者并非他人,而是你内心的声音。

    我从画第一个思维导图到抑郁彻底痊愈只用了一周左右,在我把这个方法分享给其他人后,有的人也在一周左右走出了抑郁情绪,有的人觉得未来康复的道路有了方向,有的人在捋顺思维后成功缓解了焦虑

    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科学的、可复制、可持续的方法。

    思维导图法参考了项目管理的流程,我们可以把抑郁症当作一个待解决的项目来看:

    1.列出问题→2.分析原因→3.针对原因提出解决方案→4.列出方案的各种可行性与结果→5.执行-反馈-修改-执行→6.总结原理,梳理逻辑

    接下来我把以上流程分为三部分进行说明。

    准备阶段(列出问题,追溯根因)

    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做的是:把那些让你感到痛苦的问题全部列出来,然后试着一层一层地去深挖背后的原因,将内在的情绪变为外化的思维。

    (我习惯先把脑子里浮现的任何情绪、任何想法都一股脑地写出来,然后再给它们分类、归纳,整理到思维导图中,最后抽丝剥茧般地找到每一个类别对应的心理问题根源。)

    我知道,这会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出于自我保护你可能会非常地抗拒,但这个阶段将会是你开悟的起点。

    一个开悟者,拥有化解一切苦难的能力,但是在化解苦难之前,他们必须先要洞悉苦难。

    当你把杂乱的情绪变成理性的思维与信息,你的角色将会由“被痛苦奴役的人”,转变为“主动消灭痛苦的人”,当你完成了这个转变,当你有了直面痛苦的勇气,你会感受到由内而外的力量感,变化已经在发生了。

    如果你知道自己抑郁症的诱因,直接把它们1、2、3、4地写下来,然后分别进行自我剖析:

    觉察情绪背后的具体感受→发现自己的潜意识→找出不合理的信念/思维/防御机制...→纠正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抑郁症的诱因,这里有几种办法教你探索:

    1.练习觉察自己的潜意识,你可以去看一些有关精神分析理论的书籍,我常用的方法有冥想、释梦、自由联想写作

    2.复盘自己的人生,找到发生问题的阶段,可以参考我之前写过的“工程师思维法”

    人格重塑指南(一):用“工程师思维”解决你的人生课题

    3.如果你暂时想不到具体问题,可以试着去想一下你最近一次负面情绪由什么引发,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在生活中有没有其他有类似感受的时刻,它们之间有什么共性;如果你还是没有什么想法,可以去搜索其他人抑郁症的故事,找到有共鸣的地方;如果你实在分析不出来,还可以跳过这个步骤,直接设计方案、去做改变。

    如果你没有勇气去面对,我建议你看《当下的力量》,这本书会告诉你一个非常扎心的真相:你不是摆脱不掉痛苦,而是你需要痛苦。

    事实上,只要你决定恢复健康,你就能再次好起来。

    当我决定解决问题的那一刻,我能清晰地感受到我的身体积蓄起了一大股力量,当我分析出我的问题根源时,我的心结打开了,一个小小的开悟就发生了,并且我的躯体症状全部都不见了。

    执行阶段(方案与行动)

    这是思维导图法最重要的阶段,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可以让你的思维升级,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你可以思考一下,你为什么会被抑郁情绪套牢?因为无论是你的行动策略还是思维策略都无法解决当前的问题,所以你必须要找到一个新的方法来应对,你必须强迫自己升级。

    从心理学角度看,你的一切反应都是固定思维下的条件反射,所以你必须建立起一个更高级的条件反射来取代旧的条件反射。

    1.方案部分

    针对一个问题(不管是现实问题还是心理问题)尽可能地列出你所能想到、查到的所有的解决方案,以及每个方案所有的可能性结果。

    在你思考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你不但完成了对未来走向的掌控,更重要的是你打开了更宽阔的视野,思维的局限性开始瓦解。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你不但要列出那些可能成功的结果,也要列出那些可能失败的结果,对失败的设想比对成功的设想要重要10000倍。

    当你设想出失败的结果,相当于你已经在头脑里接受了一次演练,那么在执行方案时,一旦你的结果超出之前预想的最烂的结果,对于你来说就是赚了!(如果你能发自内心地领悟到这一点,恭喜你,你完成了第一次把死能量变成生能量的转化)

    万一这个最差的结果真的出现了怎么办?没关系,别忘了你早就在头脑里做好了准备。而且在我的经验中,这个最坏的结果未必会发生。

    当你把“问题—方案”这部分的思维导图整理好以后,你会发现你的思绪明了了,一切事情都是可以解决的,那些差点要了你命的问题还没一张A4纸大,你的核心问题只有几条,也就是说,你只要解决几个问题就可以和抑郁症saygoodbye了!

    2.行动部分

    我们再来复习一下:

    你行动的目的是什么???

    是用新的条件反射代替旧的条件反射!!!

    (1)在思维方面(内在的行):

    旧的条件反射是:给你一个问题A,你只能想到克服办法-A

    新的条件反射式:给你一个问题A,你能想到的克服办法有-A,B,C,D….N

    (在思维转变的阶段,可以去看一些有关思维的书籍,也可以学习一些理性情绪疗法的理论)

    (2)在行动方面(外在的知):

    你要一个一个地去试验你运用“新思维”列出的方案。

    实在不奏效或者让你难受的方案,你可以放弃,这说明这个方案不适合你;而对于那些有效果的方案,你要根据反馈去-修改-执行-反馈-修改-执行。

    一个方案失败不要紧,这只能说明你排除了一个错误答案,离正确方案更近了一步,并且你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你要找的不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而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案、最适合你的方案!这过程中必须要有所取舍!(比如你要想获得心灵的自由,就不要在乎别人是否讨厌你)

    在行动阶段你一定要刻意练习,直至类似的刺激可以成功地激发你的新条件反射,内在的行与外在的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就达到了“知行合一”的境界。

    (在改变行为的阶段,可以学习行为疗法的理论)

    3.知道问题在哪但不知道怎么做?

    这通常是大家在列出问题后遇到的第一个障碍。

    很多在问如何去做的人,是在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你问题的答案,或者只想在他人的引导下找到答案,这种想法就是成长的绊脚石!

    发现什么问题就去找对应的书看,找对应的经验贴看,善用手机的搜索功能,总有一些方法适合你。

    人们不能迈出一步就在原地等待,并且每个人找答案的方法并不同,也没有统一的答案,这要靠自己去试错。

    下图是我自己在解决问题时整理出来的思维导图,给你参考

    整合阶段(搭建上帝视角)

    还记得我最开始说过的吗?开悟就是内耗为0。

    准备阶段与执行阶段的作用是清除你原有的内耗,整合阶段则是让你练就及时清除内耗的能力,让你的内心始终保持动态的0内耗。

    这个阶段的方法就是:搭建你的上帝视角。

    拥有了上帝视角,就拥有了一眼看穿问题本质的能力,这让你可以从容应地对各种变化。

    当你修炼到可以洞穿一切事物的本质时,你的思维已经从二维上升到四维,或许到那时你会发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一阶段的关键字是:规律与联系。

    下面我将运用3个心理学模型,教你如何搭建自己的上帝视角。

    第一步:运用专家型思维,搭建心理问题模型

    原理:

    心理学家发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专家和新手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式:专家会根据问题的深层结构进行分类,即把解题时运用相同定理的问题归为一类,形成组块化的记忆;新手往往会根据问题的表征进行分类,并且头脑中的信息没有形成组块。

    应用:

    我们在用思维导图法进行分析时,每一个问题导图的结构都是“情绪-根因-策略”模型,这就相当于搭建了专家式思维的问题组块。我们要不断地精简、完善我们单个的问题组块,不断构建不同问题的组块,形成自己的案例库,在总结与实践中完成问题组块的结构化、条件化、自动化。

    比如,这是你最开始列出来的思维导图:

    可以通过对底层规律的归纳、提炼,简化为:

    当我们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以熟悉的情绪反应为信号,直接调用对应的心理模型的组块,这样节省了很多内在操作时间,可以快速地解决问题,减少内耗时长。

    第二步:运用有意义学习的理论,搭建认知系统

    原理:

    学习是新旧知识建立实质性、逻辑关系上的联系的过程,先求同、后存异,越能分清新旧知识点间的联系与区别,对知识本质的了解就越透彻,掌握得越牢固,运用得越灵活。

    应用:

    我们要发现各个心理模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让每一个模型在你头脑中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点连成线,线连成网。

    在这一步骤中,联想和归纳能力十分重要,你不但可以试着发现心理模型之间的联系,也可以试着去发现心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丰富你的认知系统。

    第三步:运用激活扩散模型,搭建认知天网

    原理:

    由于经验的作用,各种概念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概念网络,当一个概念被加工时,其意义激活会自动传递到相关的概念,使得相关概念的意义也得到激活。

    应用:

    我们可以把用专家思维搭建的“心理模型组块”与这一理论中的“概念”相对应,当一个情绪触发了对应组块时,不但可以迅速调用到解决策略,也可以把相关的组块层层激活;你不但可以一眼看到本质,还可以在任意两个问题间找到一条相互联系的通路。

    这就是你的认知天网,你的上帝视角。

    当你拥有这个能力后,对于同一个心理反应,你可以从精分、人本、认知行为、佛学、道家、心学等各种角度分析原因找到解决方案;对于同一个现象,你可以从心理学、哲学、神经科学、文化、经济、统计学等多个学科中找到解释。

    当任何一个问题都不足以构成你的困境,还有什么能让你抑郁的呢?你也没有理由去害怕新问题的出现,因为通过上面的训练,你已经掌握了化解问题的技巧,一把钥匙在手,就可以打开所有困住你的门。

    这会是你在这场“勇敢者游戏”中的最大收获,不怕有问题解决不掉,只怕没有问题来挑战你。

    稍微好的一些是因为我知道我要做什么!身体充满满满的动力要为之而努力所以好多了找一个自己非常喜欢的事情!善的事情给自己梦做到就好啦!

    感恩世界,感恩有你。我爱我自己!我离我的梦想又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