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妄想

第三百零九章 送别老魏

    老魏的遗体被拉回了家,丧事按照村里的风俗办理。大力是长子,又是守门户的,理应全全负责老魏的丧事。

    可是大力自从从医院回来后,就一直魂不守舍、萎靡不振,一副痴傻呆蔫的样子。

    丽霞一直劝慰大力:“事情已经这样了,你再内疚也没用了,再说大伙都已经原谅你了。你该打起精神来好好处理爸的后事,还要好好照顾妈,以后吸取教训就是了。”

    大力只是痴痴地不说话。

    处理丧事的外人问大力一些丧事上的具体事务该怎么办,大力也迷迷糊糊说不清楚,管事的人索性也不问他了,直接去问老三和大壮。

    看着大力这个样子,乡亲们都窃窃私语道:“魏家老大这是怎么了,遇到这么点事就撑不起来了,还不如他这俩弟弟呢,看来真是种地给种傻了!”

    老魏生前没有风光过,死后倒风光了一把,全村人都来给他烧纸献花圈,甚至哭天抹泪地表达悼念之情。

    明眼人都知道这些人不是来祭奠老魏的,而是来谄媚巴结大壮的。魏村长是一村之主,村长的父亲就该是全村人的父亲,村长父亲没了,全村人都该悲伤。

    只要大壮站在那里,来的人哭得那叫一个感人,眼泪鼻涕直流,嘴里像背台词似的哭诉各种悲伤;只要大壮一走开,所有人便立马雨后天晴,又开始谈笑风生。

    农村办丧事要停灵三天,三天戏幕的最精彩部分要数最后出殡的那一天,遇到这种事当然是孝子贤孙们表现的时候。

    老魏因为没有女儿,所以按照乡例就没有人给他摆个像样的大吃桌。可村长的父亲怎么能没有吃桌呢,不然会饿着走黄泉路的,到了那边会是个饿死鬼,这可是万万不行的。

    没有女儿,不是还有侄女或者外甥女嘛,她们也可以代行女儿的义务,尽女儿的孝心。

    大壮把这一消息一发出去,老魏的那些侄女外甥女们便一窝蜂地要来给老魏摆吃桌,就连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方侄女外甥女也抢着要表表孝心。

    为了决定由谁来摆这个吃桌,一大家子人争得头破血流。

    有说老魏生前最喜欢她,理应由她来摆这个吃桌;有说老魏生前她来看望走访的次数最多,应该由她来摆;还有的说按血源关系她最近,应该由她来摆;还有的说她最大,长幼有序,应该由她来负责。

    一堆人吵吵闹闹的时候,只有大力一个人缄默不语。他觉得自己是罪人,他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办对过一件事,没有给家里做过什么贡献,却连累的家人不是病倒就是病死。这样一个无用之人还活着干什么啊,还不如死了算了。

    第三天正午过后,来往的亲友祭奠完逝者,吃过主家的接待宴后,就是出殡的时间了。

    按照农村殡葬风俗,由大儿子扛幡,二儿子抱遗像,三儿子抱骨灰盒,再往后就是手拿打狗棒的送殡队伍。

    大力作为长子要肩扛灵幡走在送殡队伍的最前头,管事人告诉大力赶紧做好出殡的准备,大力却坐在墙角里对此吩咐无动于衷。

    管事人见状急了,喊道:“怎么还坐着不动啊?过了最佳时辰就不好了,赶紧着!”

    老三和大壮看大力这个情形,赶紧上去搀他起来。

    没想到沉默了几天的大力突然像觉醒了的猛兽一样,推开老三和大壮的手,三步两步就扑到老魏的骨灰盒上,大声哭喊道:“爸,我对不起你,是我害了你,我也不活了,你带我走吧,我到那边好好孝敬你,补偿你!”

    说着就拿头朝老魏的骨灰盒撞去,幸亏骨灰盒并不大,旁边又有许多人及时把大力拉住,大力只在头上撞出两道深红的血印子,并没有闹出什么大事故。

    管事人一见这个阵状,赶紧发话说:“快来人把大力拉开,大力的幡儿让老三来扛,大壮抱骨灰盒,小强来抱遗像!时辰已到,赶紧出殡!”

    管事人话刚一发出,屋里屋外顿时沸腾起来,屋里的孝子们可着劲地哭喊,为老魏在这个家停留的最后一刻悲伤痛哭,从此老魏就要和他们永远分开了,这个家再也没有老魏这个亲人了。

    屋外鞭炮哄哄炸响,为老魏的灵魂开道,让那些阻拦老魏升天的鬼魅们都退后,好让老魏能够轰轰烈烈、顺顺利利地登上极乐世界。

    送殡队伍哭哭啼啼地刚走到院门,大力就从后面疯奔过来,抢过老三手里的灵幡,痛哭着说:“让我再送爸最后一程吧!”

    大伙见状都不知所措,管事人说:“让他扛!不过你们可要看好了他,千万别在路上出点什么事!”

    大力接过灵幡,送殡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大街上到处都是人,全村人排着队来哭送老魏。

    能挤出眼泪来的,都把那张泪光闪闪的脸努力摆出来。人群密集处,就是挤过几层人墙,把脖子拉长一倍,也要把那感天动地的表情显露出来。

    演技差一些,挤不出眼泪的,就故意做出抹眼泪的动作,拖着袖子在脸上擦个不停,不知道袖子背后的脸到底是在哭还是在笑。

    既不会流眼泪,又不会抹袖子的,就只能靠嗓门了。那咏叹调唱得好不凄美,那歌词简直就像专门为老魏谱写的身后传,恐怕最专业的歌唱家也不能唱得比这更贴切更生动了。

    这与赵村长当时凄凉的葬礼形成鲜明的对比,当时人们恨不得朝赵村长的棺木扔石子,恨不能拍手相送。

    送走老魏后,人群散去,大鹅看着空荡荡的屋子一阵心酸,她想起老魏的种种过往,仿佛老魏还在她的身边。她曾经以为不管她们怎么吵怎么闹,也不会分散,她们是一对打不散的冤家,没想到突然间她们就阴阳两隔了。

    她连个心理准备都没有,她连个好好对老魏说句话的机会都没有。要知道是这样,她一定会好好待老魏的,老魏想吃的想玩的一定让他吃个够玩个够。

    可是这一切都没有机会了,她后悔老魏活着时对他那么苛刻。大鹅突然想起老魏说过的一句话:“有老魏时你恨老魏,没老魏时你想老魏!”

    这句话一直在大鹅耳边萦绕,当时觉得是戏谑的一句话,如今看来竟是真理。

    老魏走后一家人虽然照常过日子,可总觉得家里少了一股重要的气息。

    虽然老魏在世时并没为这个家做过什么有价值的事,但现在在一家人看来老魏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价值:一个完整家庭的价值,一个爱唠叨的父亲的价值,一个愿意和你吵嘴的老伴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