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神的太阳花园

第十章 烹饪大师赛

    在远离姑苏城区的太湖边有东山岛、西山岛两座岛屿,又因岛上分别坐落洞、庭二山,所以古时候东、西二山又合称洞庭山,附近一片水系也称洞庭湖,横穿太湖而过,如碧螺春等特产,都以“洞庭”为名。

    又因与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湖南的洞庭湖重名,常引人误会。不过古时候各地交流不便,地名重合也时有发生。

    这次举办大赛的酒店位于洞庭东山之中。

    与立在太湖中央的西山不同,东山岛与陆地接壤,是太湖上最大的一座陆连岛。山脉主峰莫厘峰,以隋朝隐居于此的莫厘将军命名,海拔293.5米。放在山区,这样的高度只是小土丘,但在平原地区的姑苏城,这已经是继笠帽峰(穹窿山)、箭阙峰(阳山)、缥缈峰(西山)、七子山(横山)之后的第五峰。

    东山自最高峰莫厘峰分出三支脉,酒店就建在自北而东的芙蓉峰支脉上。

    出了城,空气也觉得清新了不少。坐在副驾驶的碧君稍稍放下车窗,虽然空气有点冷,但不算刺骨,带着泥土鲜甜的感觉让人神清气爽。

    因为地广人稀的缘故,度假酒店占地很开阔,开车行驶在酒店内部的小道上就仿佛穿行在公园中。不过这里本来也是在太湖的湿地保护区中,北望太湖,本就是一处坐落在公园中的酒店。

    等孙若涵将汽车停在酒店的泊车位上已经是距离出发的一个小时之后,路程几乎相当于跨了邻市。碧君打开了车门,只觉得身体都有些僵了,下车后正想伸个懒腰,却被不远处的一群记者吓了一跳。

    “哇,这么多记者……这就是厨师们的比赛啊。”

    酒店外面聚了好些记者,来自不同的电视台和报社,甚至还有电视台的转播车,这还是碧君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惊讶的同时不免有些紧张。

    “又不是你参加比赛,你紧张个什么劲?”孙若涵笑道。

    这么说也是,但是第一次见证这样正式的场合,会因为新奇而有些紧张也并不奇怪啊——碧君有心反驳,但想了想还是没开口,以免被笑话。

    从一群记者中穿过,碧君那小心翼翼的样子让孙若涵暗笑。遇到人多的场合就紧张,还是一样没变呢,真不知道这样的她是怎么做导游的。

    出示了邀请函,两人很快进了内场。距离开场还有半个多小时,坐在观众席上,碧君好奇的打量着赛场。

    这座位于太湖之滨的酒店碧君并不陌生,但之前也仅是耳闻,毕竟是姑苏城最早的几家五星级酒店之一。如今虽然五星酒店早就开遍苏城,但放在十几年前这样的光环还是很耀眼的。

    只是因为距离市区太远,远远超出了碧君平时的活动范围,这还是她第一次来这里。

    “等看完比赛,就在这里吃个饭吧。这里的湖鲜很新鲜,厨师的手艺也不错。”

    对于孙若涵的提议,碧君欣然接受了。

    度假酒店的场馆很大,分了好几片区域,最大的宴会厅可以同时容纳一百桌以上,平时用以承办联欢会等大型宴会,此刻这宴会厅被改建成了比赛场地。

    台上空无一人,选手和评委可能都在休息室中调整,倒是司仪和导演早早就忙碌开了,说到底,这场比赛其实也是一场综艺节目,是烹饪协会为了宣传本省的饮食文化而举办。

    碧君第一时间就看到了谢宛蓉,她正坐在一位中年男子的身旁。

    “谢叔,婉容,早啊。”

    “是碧君啊,怎么好久不来我们家了呀。”

    被碧君称为‘谢叔’的正是谢宛蓉的父亲谢卫国,也是‘故胥十二楼’的老板。快要60岁的年纪,因为保养不错倒像是四五十岁的样子。不过他刚说完就看见了碧君旁边的孙若涵,脸上不由带上了姨妈笑。

    “原来是这样,那确实不能常来了。”

    “笑得好恶心啦。”谢宛蓉丝毫不给自己父亲颜面,站起来走到碧君身旁。拉着她在旁边不远处的另一个空座位坐下。观众席只安排了每个酒店代表的一块区域,并没有固定到座位,这附近一片随便都能坐。

    三三两两的观众正在入场。

    孙若涵想了想,没有去打扰两人,走到了谢宛蓉父亲面前。

    “谢老板好,我是孙若涵。”

    “好,别见外,你也跟着碧君叫我谢叔就好。听婉容说碧君找了个男朋友,之前还有点不放心,现在看看,嗯,不错。”

    如今的碧君已经不是听到‘男朋友’的说法就慌忙害羞着反驳了,虽然两人都没有告白过,几个月来却也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相处。

    要说人和人之间或许眼缘很重要,在看到孙若涵的第一眼,谢卫国就莫名的有些好感。

    “谢叔。”孙若涵也确实不见外,毕竟比起谢老板这个称呼,谢叔确实更顺口,在‘故胥十二楼’做厨师的时候他已经喊了好些年。

    现在的谢叔还没有十年后那样发福,印象中的他平时都随便穿着T恤、运动衫,这次作为参赛的酒店代表可能要上镜,倒是好好的穿了一身西服,只是样式有些大众,大概也只是这两天临比赛了在观前街哪家小店里随便买的。

    “之前听婉容说你也是厨师,厨艺一定很厉害吧?别看那丫头做什么事都不上心,嘴巴可是刁得很,能让她满意的,那是真不容易。”谢叔说着夸奖孙若涵的话,却也略带对自己女儿的自夸。

    能满足谢宛蓉口味的厨师不多,那是当然的,一个有着绝对味觉的食客,稍许的不自然都能品尝出,口味当然很挑剔。若非如此,当年孙若涵也不会盯着她做试菜的‘工具人’。

    “我也只是厨艺过得去,勉强经营一家咖啡屋而已。”

    孙若涵说的客气,谢卫国也不会当真。

    “我家的那个丫头啊,除了茂德老哥,我可从没听说过她夸奖别的厨师,你算是头一个。原本我还想着,厨艺这么好的厨师无论如何也要挖到我的店里才行。不过现在想想还是算了。”他看着孙若涵,认真的说道,“开着自己店的人,一定不会想要寄人篱下吧。”

    孙若涵笑了,果然是谢叔啊。

    当年自己执意离开‘故胥十二楼’时他也是如此,原本不愿放手,却听闻自己有想要自己开店,甚至开创属于自己品牌的想法时却果断改变了主意。

    【有了想开自己店的念头,就一定不愿再寄人篱下啊,我明白的,当年我也是这样。那我就不强留了。不过,之后如果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记得回来跟叔说。】

    这就是谢卫国啊,没有任何‘金手指’,却能让自己的品牌在短短十多年间将连锁店遍地开花,甚至与那些上百年历史的老品牌分庭抗礼。当然,这其中与一位新晋的国宝级大师暨烹饪协会会长在暗地里保驾护航可能也稍稍有点关系。

    毕竟,愿意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啊,比赛要开始了。”

    果然,随着谢卫国的话落下没多久,大厅里一直放着的背景音乐停了下来,主持人走上了台。

    烹饪协会聘请的这位也算是当地电视台资深的综艺主持人,看得出协会对这次活动也挺上心。

    “现场以及电视机前的各位观众朋友们,这里是由烹饪协会承办的‘江南烹饪大师赛’的赛场,在此特别感谢XX集团、XX之家、XX瓷砖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我是主持人杨倩,首先我们隆重介绍本次大赛的十名裁判。”

    正如之前协会的肖助理所言,这次担任评审裁判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职业人,有知名美食家、职业厨师,也有美食杂志的编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那位已经将近八十岁高龄,出生德国却加入漂亮国国籍,一生都致力于中美建交的海因茨博士,也算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

    虽然是西方人,海因茨博士的中文说的不错。热情的外国老头,用古怪口音的汉语向着在场的厨师、观众打了招呼,引起一阵掌声。放在十年后,老外来中国讨生活那是司空见惯了,但在这个年代,有外国人愿意学习中国文化,还是一件让人颇有些自豪感的事。

    不过孙若涵注意的却是坐在评审席上的那位肖助理,恍然间有些愣神。

    ‘小受气包’,原来这次代表协会的是他。

    现在的他还是会长助理吧?经常负责各种活动、比赛,嗯,坐在裁判席上,挺神气的。

    想来当年在自己接任烹饪协会会长一职后,把他调任成了自己的秘书,他也颇有怨言吧。从负责协会各种具体事务的助理,变成了照顾他个人生活、工作琐事的秘书,还整天因为自己随性更改行程而四处扫尾,整天一副受气包的样子。和现在完全不一样。不过,在孙若涵看来还是受气包的样子更可爱一些。

    在他因为一些无关的事而走神的时候,比赛开始了。

    主持人公布了比赛的赛程、规则、题目。这些参赛厨师们都早就知道,主要是向在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解释。

    比赛的赛程很简单,没有什么初赛、复赛、总决赛,总共只有一场,10名代表各自酒店的大厨同时下场烹饪,时限两个小时。届时厨师们端上自己的菜品,由这些裁判任意品评,每一位裁判手上都有五分,可以将自己的5票任意投给心仪的菜品,最终得分最高的厨师获胜。

    简单的标准,但对厨师的要求丝毫不简单。

    首先要吸引评委来尝菜,毕竟裁判的食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每道菜都一一尝试,若是在色、香上没有吸引力,无人光顾首先就淘汰了。其次菜品的味道自然也极为重要,需要给食客留下深刻印象,满足他们挑剔的味蕾,才能顺利的留下推荐票。

    “就像是早餐市场的那些摊位,在竞争食客一样。”

    对,就是这个。10名厨师代表各自的酒店,此刻他们的酒店在同一个市场开门营业了,共同面对这十名饥肠辘辘的食客,最终这几位食客会选择用什么来满足自己的胃袋,并心甘情愿留下餐费呢?

    “啊,好紧张啊。”在如此众目睽睽之下,每一位厨师都是孤狼,面对另外九位竞争对手,碧君光是想想就紧张了。若是由她上场,或许连菜刀都拿不起来吧?

    场上的厨师也都动了,因为提前一天的准备,此刻厨师们无需多做考虑,对自己想要烹饪的菜肴也都有了预案。随着摄像头的拉近,投影的大屏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他们的动作。

    “那个是易水阁的戴大厨,他做的是东坡肉!”

    镜头移向了一位高瘦厨师,正在起锅煮葱姜,同时另一边不耽误在预处理一块五花肉。

    东坡肉无疑是名菜,却也并非哪个菜系特有,无论在淮扬菜、苏浙菜还是川菜中都将这道菜列入其中,相传最早是苏东坡在徐州任知府时所创。猪肉是贱肉,因为肉臊难除,据说也是因为这道东坡肉,才让猪肉渐渐摆脱了贱肉的标签,能够被文人士绅的餐桌所接受。这道菜无疑是大江南北都能接受的一道猪肉菜。

    另一边大火升起,更是引人注目。

    “看那个,辛香楼的卫师傅,他在做烤肉!辛香楼的烤肉可是一绝啊!”

    烧烤,大概是人类的先祖得到了火种后学会的第一个烹饪技能,至此摆脱了茹毛饮血,真正走入文明时代。这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烹饪手法,却总让人欲罢不能。有什么事是一盘烤肉解决不了的吗?如果有,那就再上一盘。

    赛场上如火如荼,下场的都是半辈子献给灶台的老师傅,手艺也早就得到顾客的肯定,若非如此也没有资格代表各自酒店站在此处。

    谢伯呢,他在做什么?碧君和谢婉蓉在这热烈的气氛下都有些期待,但谢伯在角落的未位置,镜头还没有移过去,远远地有些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