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鸾华

第90章 太子心腹得升迁,庶出恩诏入书斋(2)

    顾孟至只觉摸不着头脑,不知许翰林何以在商议正事时,忽然提及自己那庶三小姐,才要自谦几句,便听唐大人惊讶道:”许翰林你一向自诩文骨高标,谁家子弟都入不得你眼,这位庶三小姐竟能得许翰林青睐,当真是令我也生出好奇来了。“

    不容顾孟至插话,许翰林便笑道:”唐大人何须好奇,现今既有恩诏出,庶出得嫡父母推荐便可入玉晚书斋读书,我想顾大人与嫡夫人皆是通情达理之辈,不至使庶三小姐明珠蒙尘了。想来再过数日,顾家的庶三小姐便会入书斋读书,成为大人的弟子,届时便可知那三小姐何等的进退得体,出类拔萃。“

    唐大人闻言,便看向顾孟至道:”这样说来,我倒要先在名录上记下顾三小姐的名讳了。“

    顾孟至虽是尚书,但在唐大人面前,却也还是不及,只得堆笑举杯道:”不敢,不敢。我那嫡夫人一向仁爱庶女,初寒果真有几份聪明,那能入玉晚书斋,也是很好的。“

    唐大人也不与他喝酒,只是拿手指向许翰林,笑道:”要不是许翰林一番话,我还不知贵府小姐,你该敬许翰林一杯酒。“

    坐中人不少都是中庸派,对于许翰林这个明显的三皇子一系,自然是敬而远之,不敢沾上一丝半点,今日若非唐大人亲自设宴请柬,他们也不会给唐大人面子而来,此刻唐大人又要顾孟至为许翰林敬酒,甚至因为许翰林一句话而抬举顾孟至的庶女,其中意味不言自明。

    三皇子独自坐在屏风后面,静观饭桌上局势变化。

    见几位大人都暧昧不清地盯着自己,顾孟至也愣愣地看着许翰林,唐大人便道:”我便托个底吧!这放宽庶出入书斋的恩诏计策并不是陛下的意思,而是三皇子的意思。但是,陛下采纳了三皇子的意思,还要让三皇子的启蒙恩师担任新斋长,其中意味不言自明,陛下有意抬举三皇子。“

    许翰林已经自己热络地将酒杯举过来与顾孟至相碰,顾孟至却将酒杯往桌上一放,道:“我等在朝务上不沾不靠,中立自守。三皇子还是太子,我等只知拥护主子。”

    ”老顾,你不要迂腐了。“唐大人亲自为他夹了一筷子醋溜鱼翅,道:”你们总要做选择的,如今明面上还分不出胜负,但暗地里陛下瞩意三皇子。三皇子便是人主,许世不过是怜惜顾三小姐气度才干,又敬佩你一向自守的清高风骨,所以有意拉你靠拢三皇子。今日这顿饭,既是游说,又是朝务。“

    ”游说你等支持三皇子,当然你们想继续中立自守也可,但是今日要你等连夜制出恩诏檄文,却是必须的朝务。“

    几位大人闻言,哪里还有他话。有些动摇了,表示自然会追随三皇子,有些还在犹豫。

    唐大人继续道:“自然还可考虑,希望各位大人的嫡子女与优秀的庶子女都能成为楚少师的弟子。”

    楚少师——楚靖,乃是三皇子的启蒙恩师,更是三皇子一系的重要人物,成为楚少师的弟子,自然便是成了三皇子一系的人了。

    顾孟至垂头凝思,唐大人便笑道:“许翰林多次提及顾府小姐的独到之处,我相信许翰林的眼光,希望三日后一定能看到顾三小姐啊。”

    顾孟至茫然点头。

    俄而坐中韩府韩大人便道:“京中颇有嫡父母溺爱庶子女者,若其中有劣质子弟玷污京城第一书斋又当如何?”

    ”庶出子女,皆要参试。“唐大人道。

    一时事务定下,众人用些宵夜,便各自散去厢阁,拟制恩诏檄文。

    且说顾府内宅。

    ”阿悦,你给我讲讲你哥守哨台的事吧。“

    ”是,小姐。“

    阿悦正要开口,只听”哔剥”一声,那桌台上红烛灯花猛然一爆,顾初寒转过头去看,只听宝珠宝珍一同笑颜道:“都说灯花爆,喜事到。想是有什么好事。”

    顾初寒闻言乃笑道:“能有什么好事,外头吵成那个样子。”

    且说外头一轮明月到中天,照得外头廊下清朗一片,顾初寒乃道:”咱们总不能一夜不睡吧,宝珠,熄了灯睡吧。再吵,也是要睡的。“

    宝珠宝珍闻言,皆移灯就寝。

    皇宫之中,太子尚未就寝,他已得到消息,知道父皇选定了三弟的启蒙恩师为玉晚书斋斋长,这也就意味着三皇子将大大地拉拢人心,不过,这不重要,父皇为三弟筹谋,他自己也会为自己筹谋。

    “太子殿下,怎么还不睡?”

    太子闻言,抬头看着舒柔面上的伤痕,温和道:”今日我回来迟了,多谢你替我拖延时间。“

    舒柔闻言,伸手轻轻抚了抚自己脸上的伤痕,然后柔声道:“不关太子的事,是素芸姑姑来得太早了。“

    太子赞道:”今日你做的甚好。“

    舒柔乃道:”素芸姑姑说皇后有要事请太子相商,奴婢借口太子宿醉未醒,不便见人搪塞了过去,不过幸好素芸姑姑并未起疑。只是后来太子去见皇后娘娘,身上并无酒味,不知娘娘是否会起疑。“

    太子笑道:”宫中祛酒味的药物多的是,我下午去见母后,她并未起疑。“

    ”太子爷,事儿办妥了,估计明日夜巡司那里就传出来了。“奴才小慰子走了进来,看到舒柔在侧并不讶异,只是回禀道:“孝真公主委实良善纯真,徐鸳将公主送到宫门口后,跟公主哭诉了一番自己在夜巡司不得重用的遭遇后,公主便记在了心上。等皇后一召见公主,公主便说了徐鸳救她出秋夕祠的事。皇后当即就发话要升徐鸳的职。”

    “那真是太好了!”太子大笑一声,“我的谋算果然不错。”

    太子道:“三皇子的师傅楚少师一定会帮他拉拢收服不少京城新贵,我能将徐鸳安排进夜巡司便能靠着夜巡司搜罗不少消息。”

    小慰子又进言道:“孝真公主极好利用。徐鸳不过是随口一提,公主便记在心上了,殿下若能跟公主好好相处,何愁不能得到许氏的鼎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