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鸾华

第92章 庶出们的喜悦

    顾初寒心中惴惴,想这绵折巷良莠不齐,不知是否有凶恶之人在内,虽有阿悦在侧,但己在明对方在暗,顾初寒并不敢上去,只是看着少年问道:“你可知道这里有一个叫萧远谋的?”

    “顾姑娘上来说话吧。”少年已将茶泡好。

    “你认得我家小姐?”宝珠讶异。

    少年将手中茶推向茶几另一侧,同时开口道:“不认识,但听师叔说过。师叔说顾姑娘给了她一百两银子,请她后日宴会做事。”

    “哎,你这少年郎,分明是二百两银子,你怎能说一百两呢?”宝珍大为愤怒:“难道还想讹我们小姐不成?”

    顾初寒忙伸手劝住宝珍,复又对少年郎道:“既然你知道我,那想来,你师叔是不会赖了我的差事了。”

    “不过……”顾初寒话锋一转,看着少年郎道:“你师叔他究竟在何处?”

    “上来谈谈吧,顾小姐,你这样站在下面大声说话,真的不怕吵到旁人?”

    顾初寒闻言,当即踩着木梯走上去,木制阁楼上的空气是格外地晦涩,顾初寒坐在少年对面,端起茶碗来喝了一口。

    尚未入口,便看着少年道:“你不喝?”

    少年摇摇头:“这茶甚苦,我不爱喝。”

    茶已入口,果然甚苦,顾初寒哼了哼,“喊你师叔出来。”

    “师叔出去了。后日回来。”

    “可后日就是生辰宴了。”

    少年不紧不慢:“后日,师叔会顶替顾一问,到达尚书府的。”

    “他,用什么法子顶替顾一问?”顾初寒好奇。

    “姑娘问的太多了。请回吧。”

    “喂!我是事主,我就不能问了?”

    少年摇摇头:“不能问。有些事情,姑娘不问的好。”

    顾初寒白了他一眼:“你师叔料定了我今日会来?所以差你在这儿等我?”

    “非也。”少年缓缓道:“是我今日卜卦,算到有女客来。”

    “你也太假了吧。”顾初寒以手指他:“来不来是我说了算,你怎么可能算到。”

    “卜卦一门,玄妙之处,不足为外人道也。”少年淡淡而笑:“总之,一物动,则有表象,有表象,则能被卦机显露。姑娘非我卜门之人,何须打听太多。”

    被他说的神神秘秘,顾初寒由不得好奇心起,“既然你这个卜卦如此奇妙,你不如再算算,好让我心服。”

    “姑娘是否心服,与我何干?姑娘心服是姑娘的事,难道姑娘不心服,会对我有何损害吗?”

    这少年如此高冷,顾初寒由不得一怔,将目光在少年身上打量一番,见他穿着十分朴素,乃从袖中掏出银子,推到少年面前,道:“十两银子,替我卜一卦!”

    少年把头一摇,两指将银子推到顾初寒面前:“以富贵下人者,人所不屑也。”

    顾初寒怔了一下,“少跟我拽文,我最恨别人跟我拽文了。”

    第一世自己没有进入玉晚书斋,所以文采低劣,一直被顾初悦等嘲笑,提起这个,心中便酸涩不已。

    少年道:“前人留传文章,乃前人珍宝也,岂可不学不用。这怎么算是拽文。”

    “我……”顾初寒见自己说不过他,果断地起身要走。

    “姑娘今日当有大财经手,小心桃花。”

    头顶传来少年平淡的声音,顾初寒立在栏杆下抬头看,少年身影已经消失。

    “小姐,那少年竟会轻功。”

    顾初寒“哦”了一声,混迹此处的人,会点轻功算不得什么的。

    走到巷子口,顾初寒将少年推辞了的十两银子往那些蹲墙角的人身上一丢。

    “我问你们,那边木阁楼里住着的都是些什么人,叫什么名字?”

    顾初寒明丽的小脸带着笑。

    接到银子的人忙回答道:“住着的是几个相士,一直在这附近摆地摊的。不知道叫什么,都叫他顾相士。”

    “行啊,”顾初寒站起身来:“原来萧远谋都不用自己原本的姓名的,怪不得刚刚我喊他名字,也没人说认识他。太狡猾了!”

    顾初寒带着丫鬟们走出巷子。

    马车夫等在巷子口,见到顾初寒一行人出来,帮走过去,问道:“小姐,咱们去哪儿?”

    “听说过玉晚书斋唐大人的棋阁吗?”顾初寒道:“咱们就去那儿!”

    马车夫道:“认得的,小的以前经常经过那儿。”

    “嗯,行。”顾初寒点头道:“你既然经常经过那里,那你可知那附近有什么饭馆?”

    眼看日头将至午时,今儿是赶不回顾府用午膳了。

    唯有在外头吃一顿了。

    那马车夫便道:“棋阁旁边有个临水安阁,乃是唐大人的产业。那临水安阁无事时,是可供过往之人吃住的。有时还会供入京赶考的学子免费食住。”

    “那就去吧。”

    且说临水安阁里头,经过几位翰林的拟制,那宽待庶出的恩召便定好了,顾孟至什么也不消做,只需在临水安阁里等着,等着以尚书身份在恩召上签尚书字,以及等着三皇子在上头签皇子名讳便好。

    之所以这么做,不过是为了将三皇子与顾尚书绑在一块儿,好让外头人以为,尚书与三皇子已经同气连枝了。

    唐大人也不需劝顾尚书,这份恩召几乎已经为三皇子奠定了人脉之基。

    相信顾尚书也能明白自己找他来签发恩召的内在意义,不找宰相,是因为宰相已经是三皇子一系的人了。

    现在三皇子要的是拉拢更多的人。

    但是,唐大人忽略了一点,那就是顾孟至是誓死都不会跟宰相处一个窝的。

    这就是无论如何贵妃得宠,顾孟至始终不沾不靠。

    等恩召制好,唐大人才命下属将恩召送去棋阁给三皇子过目。

    本来还打算跟顾孟至好好谈谈,后来三皇子想想还是算了,毕竟书生都很顽固。

    还是让顾孟至自己顿悟吧。

    三皇子将自己的皇子玉佩交给了心腹,然后由心腹转交给兰台司传令下去。

    等顾初寒坐着马车到街上时,便听到街上传来了一声声喧闹声。

    坐着听戏唱曲儿荒度余生的庶出们全都沸腾了。

    “凡由嫡父母举荐的庶出们都可入玉晚书斋读书,凡早有声名在外的庶出们,亦可入玉晚书斋读书。”

    庶出们读着张贴在各处墙上的恩召榜文,一个个都喜笑颜开。

    本来大金朝的庶出,可以读书,可以入私塾,但就是不能参加科举。

    但是,现在有了入玉晚书斋的资格,那就等同于有了参加科举的资格了。

    贯云峰欣喜若狂地看着刚刚撕下来的榜文恩召,激动地看着楚戎之道:“楚兄,我等庶出终于有了出头之日,再不怕被嫡出压制了。”

    贯云峰身边的一个庶出道:“哎,这样看来,上次在木鱼寺庙遇见的姑娘,并没有戏弄我们哎。”

    顾初寒坐在马车内,听到人声鼎沸,不禁掀开帘子,看到街上一些庶出奔走相告,由不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恰好马车经行过贯云峰所在的茶馆前,贯云峰看到了缓缓经过的顾初寒,忍不住挥手,大喊道:“姑娘,我们玉晚书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