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忆后我成了汪总的心尖宠

046 医院探望裴老:我尽量拿到

    汪屿好奇裴家给郁芃冉找的能治疗应激性头疼的医生究竟是何方神圣,正好这回郁芃冉要去取药,汪屿就吩咐杨扬直接把车往诊所的方向开。

    心里还是不可避免地开始怀疑。

    既然裴家在一附院认识那些专家主任,为什么还专门把郁芃冉支出去治疗?

    再者,外面的小诊所真的能治她的应激性头疼?

    医生开的药是否为处方药?这个拿药的过程是必须经过医院的审批和医生的签字,还是在外面随便一家小药店就能买到?

    退一步说,但凡和“应激性”三个字扯上关系的病症,不应该先去看心理医生吗?

    给她安排诊所到底是什么操作?

    这么不想郁芃冉出现在医院里到底是何原因?不想让外人发现她,还是不想让外人发现裴家?

    真是哪哪儿都奇怪。

    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车子已经停在诊所门口。

    刚从医院地下停车场出来那会儿,杨扬问郁芃冉要了这家诊所的定位,一路顺着导航开过来。因为地处市中心边缘,一路上信号灯颇多,过来的全程也算是花了些时间。

    三个人同时下车,杨扬收到老板的眼神示意,会意地点点头,跟在最后,边掏出手机查这家诊所的基本信息边往里走。

    郁芃冉似乎对这里很熟,进门后径直去了前台登记,然后拿着自己的病历往里走。

    汪屿过去并不了解国内的诊所究竟是如何运作的,但他在国外也见过不少私人诊所,没有任何一个是像这家诊所一样冷冷清清的:整个就诊区压根没有除了他们之外的第四个人,就算偶尔出现声响也只是别处的清洁工阿姨正在忙着擦不锈钢栏杆。护士少见地来去,并且全然没有焦急或是紧张的情绪,来去都是悠闲自得的。

    说难听点,除了消毒水的味道让他觉得这里还算是个比较正常的诊所之外,要是没人说,他真的会以为自己进了一家没什么人情味的养老院。

    医生办公室只允许病患进去,所以汪屿和杨扬坐在休息区耐心等待。

    “查到了什么?”

    杨扬把pad端到老板面前:“证照齐全,行医资格齐全,定期核查全部通过。医生的确是一附院退休下来的老医生,诊所也确实是符合行医规范的诊所,目前没发现有什么问题。我看了下论坛上的讨论,大部分人都说这家诊所还不错,毕竟退休的老医生也有行医救人的能力,只是需要一个平台发挥这些本事。另外这家诊所喜欢开中成药,很少使用纯西药。”

    “开药问题倒还好,中成药主调理,原料没有问题的话就不会有什么恶性后果。有的药代就喜欢这种长期性的东西,细水长流才能慢慢累积财富。”

    “可是我总觉得不对劲。”

    汪屿点点头:“确实有点。”

    不仅仅是人流量问题,这里不对劲的地方真的太多了,甚至让他一下子不知道要从哪里开始。

    郁芃冉捏着药方从办公室退出来,同汪屿和杨扬一块去了取药处。

    汪屿趁所有人不注意,掏出手机拍下了郁芃冉手里那张药方,还有药剂师在看过药方之后递过来的药盒子。

    察觉汪屿情绪不对劲,杨扬反应及时,和自家老板交换了眼神之后,悄悄拍下了眼前这位药剂师的工作牌以及后面这一面墙那么大的中药柜。

    郁芃冉有个小习惯,任何新东西拿到手上的时候,她都必须第一时间拆开以确认东西是否完好无损、是否如她所需或所愿。

    这次看到药盒里那几板蓝色小胶囊时,她的开心很明显。

    没多久后,正在实验室里忙活的闻衍收到了来自老朋友的微信消息:先是几张图,然后是一句“拜托了兄弟,有空请你吃饭”。

    图拍得还不错,至少病历上的字和药盒上的对应药品名都拍清楚了,也没有问题。

    闻衍看了一眼就知道小岛想干什么,无奈地摘下护目镜,拿着手机去医学院的实验室找认识的人。

    汪屿向来觉得闻衍靠谱,把图发给他之后就收起手机带着郁芃冉去吃饭了。

    晚餐是普通的家常炒菜,味道不错,这家店位置很好,从窗边可以看到不算完整的城市夜景,还有不远处那条被岸边丝带般路灯点缀的护城河。

    汪屿在吃饭的时候收到了闻衍的回复。

    【你这个是从哪里拍的照片?我同事说没见过这种药物,联系了目前比较大头的几家厂,都说没有推出过这款药】

    【我同事看到药盒上面的名字就说很奇怪,一般人应该用不到这个成分,而且这个成分带毒,比较难控制用量,肯定是不能随便开到的】

    【有人帮忙联系了药代,说是没见过谁推这个,都说成分危险不会推】

    【病历上的字,我去找了医学院的教授,说是病历没问题,诊断流程很正常,所以只有开的药有问题,从诊断到开药到拿药,中间是不是经过了什么人?】

    汪屿眉头紧蹙。

    在他正回想今天在诊所里的整个流程究竟有哪里不对劲的时候,闻衍又发了新的消息过来。

    【医学院那边的实验员要我问你能不能直接拿过来给他们做检测,一般情况下,市面上是不允许含有这种成分的药物随意流通的】

    汪屿迅速打字回复。

    【我尽量拿到】

    那边回了个“好”字。

    郁芃冉不爱吃胶囊,嫌它那层外壳难下咽,每次都是讲胶囊打开倒出里面的东西单独吃,这次也不例外。

    蓝色的胶囊壳被她随手放在桌上。

    汪屿原本想等服务生上菜的时候借以接过餐盘为由迅速把那个胶囊壳拿到手,然而等了好一阵都没看到端着菜品的服务生靠近他们这桌,只能重新想办法。

    杨扬清楚老板目前的顾虑,看他视线时不时就停留在郁芃冉手边的胶囊壳上,大概知晓了老板的意图,暗暗清了清嗓子,笑着看向郁芃冉。

    “郁小姐,您刚刚说在家找到了这家餐厅的不少餐牌,所以您过去经常来这家餐厅吃饭吗?”

    郁芃冉的注意力果然被引开:“应该是吧,我那次在家翻箱倒柜找邀请函的时候顺便翻出来的,还被我好好收纳起来了。这家餐厅的餐牌都挺有意思的,根据我的观察,好像每个季度都会换新一批,上面会写不同的诗句,还有小插画,我很喜欢。”

    在她笑着和杨扬有来有回唠家常的时候,汪屿以极快的速度拿走了她手边的胶囊壳。

    同时,桌下有只手递过来一个小小的密封袋。

    ——杨扬一直都觉得自己和头儿的默契就像是他错拿了什么剧本。

    郁芃冉直到米饭上桌的时候才发现手边的胶囊壳不见了,下意识往地上看,满脸茫然:“我记得我刚刚就放桌上的,怎么突然没了?”

    汪屿装不知情:“在找什么?”

    “就是那个胶囊的外壳,我应该包好了丢垃圾桶的,要是这个东西掉地上被调皮的小朋友或者猫猫狗狗吃了,那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你不是已经把里面的东西倒出来了吗,应该没事,胶囊那么小,应该不会有小朋友捡着吃。”

    郁芃冉挠挠头:“但愿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