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河不绝,银汉不灭!
初升的朝阳从东方照亮这座新城,清晨出门的百姓们脸上皆是挂着笑意,激情满满的与家人挥手告别后,充满着对生活的向往,去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这样的场景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中无数次上演。
“真是平安喜乐啊。”萧何坐在马车上,扫过从身侧掠过的那一张张笑脸,心中满是感慨。
如果他现在不是着急要去见刘邦的话,那么自己现在一定是下车步行,去好好感受一下这座城市满满的活力。
片刻后。
马车驶出城去,进入军营中去。
“萧兄,好久不见啊。”
他刚下马车,没有走出几步,身边便响起招呼声,微微侧头望去,见到打招呼的人,心中颇有几分意外。
萧何点头示意道:“陈兄别来无恙,没想到今日我过来拜见汉王,最先遇见的熟人居然是你,真是缘分啊。”
陈洛微微笑着回应:“我这不是一大早醒来后无事可做,就在军营里逛逛,正好碰上萧兄前来,自然是来和你打下招呼。
不过萧兄这番前来拜见汉王,恐怕是有不少事情需要商议,我就不拉你在这儿过多地闲谈,以免误了伱的正事。”
行礼告别后,萧何走出两步,又是回过头来。
他叫住陈洛道:“江宁,我今日来见汉王要商讨的事情,与这新城关系密切,而我这建立新城的想法,又是与你在去年商议后产生定下的。
因此我想请江宁一同进帐拜见汉王,共商事宜,你看如何?”
“那我却之不恭。”陈洛颔首答应,“关于这座新城,我同样也有些想法,正好借此可以言说。”
两人交谈着走近大帐后,让门口的亲卫是传话进去,等待稍许时候,亲卫再度出来将他们请入。
“老萧,这一年真是多亏了你啊,要没有你在后方搞钱搞粮,我在前线打仗可不会那么舒服顺畅。”刘邦是哈哈大笑着迎了上来。
他见到陈洛,又是道:“江宁你这是正好遇到老萧了,一同过来嘛?我记得当初你是送过老萧一屋子的竹简吧,他在汉中的时候可是念叨过好几次这个事情,说自己承了你的情。”
“拜见汉王。”陈洛行完礼,又摆了摆手,“这真是多谢萧丞相挂念了。”
三人在帐内又客套几句,陈洛和刘邦是讲了一些行军时的趣事,再又骂上几句熊心,而萧何则是说说关中的风调雨顺。
一时间,帐内氛围逐渐轻松和睦。
萧何是庆幸自己把陈洛一同喊了过来。
哪怕等下陈洛在商议正事的时候一言不发,至少现在是起到了调节气氛的作用。
自己毕竟和刘邦将近一年没见,哪怕以前再熟,重新见面时同样需要个熟悉的过程,有陈洛在中间起到润滑的作用,是让这个过程变得不那么生硬。
等下商议正事的时候,是属于半公半私的性质,就不必那么拘谨。
“聊得开心了,差点忘了正事。”小半个时辰过去,刘邦是一拍大腿道,“老萧你先说正事,闲话我们等会再聊。”
萧何应声:“汉王说得是,处理正事的确重要。今日是您归来的第四日,天下乃是百废待兴,一些规章制度需要尽快确立下来才行。”
刘邦点了点头,大刺刺道:“老萧别卖关子了,这些事情你心中大概早就打好算盘了吧。直说就是,需要我对什么事情拍板?”
他对萧何绝大部分时候的谋划是相当放心,只是有些事情不属于丞相的权限范围,需要在自己这里通报一遍,相当于有了最高认证的“审核”,再做起事来便不会有什么阻力。
萧何身子端正坐好,原本有些佝偻的背绷直起来:“首先便是要确立国号,在下觉得以‘汉’作为国号,便是上佳之选,王上觉得如何?”
刘邦咂咂嘴:“用‘汉’当国号?这是熊心所封,我还继续用着吗?我看不如用‘沛’吧,正好你我都是沛县人,何况我们打天下也是从沛县开始的,这不更加合适嘛?”
原本应该是毫无争议的提议被刘邦反驳,萧何顿时是愣了一愣。
不过边上的陈洛反应倒是很快。
要是刘邦真把国号改成了“沛”,那以后汉人指不定就成了沛人,汉族变成了沛族,单是听着便少了几分霸气。
他缓缓开口:“汉王,‘汉’这个国号虽是熊心封的,但这后世人只会看重您的功绩,很少有人会专门记它的由来,就像‘秦’这个国号,不同样是周天子所封嘛?
何况它相比‘沛’来说,更为适合您将来要建立的王朝啊。
《诗》云‘维天有汉,鉴亦有光’,那天上璀璨银河的颗颗星辰,乃是对应着厚重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大汉子民。
天河不绝,银汉不灭。”
经过艺术性的解释,瞬间点燃刘邦心中的兴奋。
就像没有人可以拒绝相信光一样,哪个男儿会不愿意将自己立下的事业与天上的星河关联,让自己的名号如它那般,永久流传下去。
“好一个‘天河不绝,银汉不灭’,不错,不错。”刘邦手指轻轻敲击着案牍,他侧过头望向萧何,“老萧,就按你说的办,我们立国后的国号定为‘汉’。以后你史书的记载,便是大汉,银汉,天汉!”
有了“银汉”的解释,他觉得自己之前想的“大沛”“沛朝”格局确实小了些,仅仅能证明自己的出身而已。
见到欣然同意的刘邦,萧何松了口气,暗暗朝面色平静如水的陈洛望了一眼,愈发确定自己将对方喊来一同议事,乃是绝佳的主意。
当时是,高祖与萧何、陈洛共议国号。
萧何问曰:“汉可乎?”
高祖曰:“岂不曰沛?可彰诸将起于微末之迹也。”
陈洛劝曰:“诗有言‘维天有汉,鉴亦有光’,国号为汉,大祥。”
高祖称善,曰:“天河不绝,银汉不灭!天下世代可铭吾等开国之功。”
遂定国号为汉。——《史记·高祖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