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人在曹县

第三十二章 把它公布出来!

    曹秉一的实验室里,齐东方描述着自己的计划

    “在某一瞬间,物体的宏观状态是确定的,比如这个苹果,苹果就是苹果,不会变成橘子。”

    “然而在微观世界,即使是某一个瞬间,光子或者电子也呈现多种状态的叠加,这种状态是不可观测的,因为人类的观测手段,就是通过光学或者电学原理,作用在粒子上,将产生的结果反馈回来记录。”

    “但是这种确定性的状态是不真实的,是基于我们的干预产生的。”

    “如果说能够得知某一瞬时,某一空间点位,光子或者电子的叠加状态是如何产生的,那我们也就明白了多维空间的秘密。”

    曹秉一点了点头,同意齐东方的说法,事实上,他被齐东方的专业程度震撼到了。

    “之所以微观粒子会出现多种状态的叠加,就是因为不同维度空间的相互干涉。

    和我们想象中不同,高维空间并非独立于低维空间存在的,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理解为是共存在一起的。而粒子状态的叠加和不可观测,其实就是高维空间对低维空间的干涉在低维空间的具体呈现!”

    曹秉一攥紧了拳头,意识到齐东方并非在和自己讨论问题,而是在告诉自己宇宙的真理。

    “这些已经在你的数学模型中体现出来了,目前的问题就是缺乏实验数据的修正。假如我能将某一原子核周围,瞬间电子的变化,比如闪烁规律告诉你,你套入数学模型,加入时间变量,理论上就可以推出未来某一时刻,相同原子核周围的电子闪烁过程!对不对?”

    曹秉一拼命地点头:“可惜人类现有的观测手段,完全无法完成这种测量!目前普遍在用的...”

    齐东方举手示意暂停,说:“我可以。”

    曹秉一睁大了眼睛,然后高兴地跳了起来,他不需要了解齐东方到底如何做到,已经见过齐东方创造了太多奇迹,曹秉一选择相信对方。

    实验开始了。

    为了避免混淆,齐东方选定的观测目标是一根绣花针。这样重复观测的时候,可以在重新定位原子的时候方便一些。

    按理论来说,温度,经纬度,海拔,湿度,甚至两次观测的具体时间都有可能会干扰实验的进行,除了将实验室维持在恒温恒湿状态下。

    按照曹秉一的模型,最终结论只有符合和不符合两种情况,如果是不符合的,那么观测结果将不可能和预测结果有重合。

    但只要预测结果和观测结果符合度超过40%,就可以认为曹秉一的模型的方向大致是没有问题的。

    观测开始了,齐东方发动了探查领域。

    齐东方默默地记下几个电子的闪烁规律,曹秉一在超级计算机上算出一小时后的预测结果。

    齐东方再次进入了探查领域。

    “怎么样?”曹秉一紧张地问。

    齐东方摇了摇头,将事实上的情况记录下来,给到曹秉一。

    “看不出有什么重合,假如我们的实验设计得没有问题,那就是模型错了!”齐东方拍了拍曹秉一的肩膀,安慰说,“试着调一下模型,需要我帮忙的时候告诉我。”

    接下来几周里,曹秉一会时不时地找齐东方,让他帮忙。

    直到有一天,重合度到了50%,曹秉一高兴地跳了起来。

    曹秉一更有信心了,大方向只要锁定,加上齐东方这个大bug,他干脆就留齐东方一直待在身边,两个人不停地试验讨论和修正。

    终于经过几天没日没夜的努力后,模型的预测结果已经可以和事实重合度到98%!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突破!”曹秉一兴奋地大喊,“这完全可以获得诺奖!不,诺贝尔奖根本配不上它的价值!”

    一旦高维空间作用的机理搞清楚,未来像三体人那样搞高维展开和加工才真正地成为可能。

    一个更加实用的方向是,对虫洞的验证和利用。

    三体星和太阳系附近应该有虫洞的存在,三体舰队体量太大,以至于无法利用。但这不意味着人类就不能用,毕竟人类的舰队不会装载着几亿人口去搞什么太空移民。

    这些信息都是夸克提供的,但夸克仅仅是大致了解存在这种情况,但对具体的模型数据是不清楚的,因此在人类科技探索的道路上,齐东方只能从探查的层面辅助推进。

    即使是这样,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巨大进步已经是不可估量了!

    第二天,齐东方开会,决定将模型公布给全世界。

    不出所料,廖清潭的邮箱里又被塞满了谩骂侮辱的邮件。

    学术界对论文普遍嗤之以鼻,关键是论文本身记录的实验观察本身,只记载了观测的结果,并未说明是如何观测的。

    而目前阻碍物理学前进的最大阻力就在观测上,这让大家如何能相信论文的真实性呢?

    “骗子!”

    “学术诈骗!”

    各类谩骂再次充斥着各个社交平台,东方未来科技公司再次回到了舆论中心。

    两周后,在大家逐渐淡忘了此事之后,某国天文台小心翼翼地发表了一篇论文,一直以来,各天体的运行轨迹都遵照现有的物理框架,严丝合缝地运行着。

    但总有极小部分天体的运行轨迹是有偏差的,依照模型的理论,这就是高维空间对我们可观测的宇宙产生的干涉造成的。

    作者将模型数据引入方程,发现最终算出的结果和事实情况完全一致。

    学术界被震惊了!

    科学是要拿事实说话的,这样一来,大家不得不真正开始重视这个高维空间的数学模型。不断有全球各地的科学家宣布,验证了模型在自己研究领域的有效性。

    这么一来,东方未来科技公司再次被炒作起来,什么新时代的爱因斯坦,什么推翻了世界的男人,尤其是曹秉一谦虚地发表了文章,简述了齐东方本人对这项工作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之后。

    全世界的目光开始汇聚到齐东方身上。

    “果然没有看走眼,这小伙子还会继续给我们惊喜的!”梁部长看着报纸,若有所思。

    “什么?他还涉足理论物理学科?快,给我安排车!”王院长急匆匆地打着电话。

    “东方,今天又有十几家科研单位向我们发函,请求尽快和我们进行学术交流!”廖清潭打着电话,“对,对,明确要求要见你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