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革

第二十章 绥德(2)·迁徙

    让王守墨当先生的想法出了点变化,唐无病无奈找到陶盛,让他帮忙找了个老先生,反正也无所谓了,考试的是乔谦,他欠着唐无病一个大人情。

    十月底,唐无病的伤口基本结痂了,也该上任了,他临走时特地拜访了一下乔谦,一来是告别,将要前往绥德上任,唐无病告诉乔谦,虽然碎金不再驻扎,但在长峁村还有一百五十人的哨以及二百名民兵,如果米脂需要增援随时可以往绥德和长峁求救。乔谦自然对此多谢一番。接着唐无病提出了请求,几名长毛弟子明年参加童子试,请乔大人多多照拂。这还有什么说的,乔谦欠着唐无病一个大人情,自然一口答应下来。

    唐无病返回碎金驿,回来的时候还带了一个人,王守墨正是目前唐无病十分需要的人,此人心思缜密,还是正派科班出身,是师爷最好的人选。唐无病给他的工资是每月一石细粮,二两银子。王守墨对此既无欣喜也无失望,只是默默地把唐无病给他的二两银子交给了内人。学好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对于他这样一个久试不第的秀才,卖个一个心中认为有发展前途的人也是一样,而且唐无病这个价格的确不低了。

    对于新的升迁,碎金驿的官兵们并没有太大的不适应,绥德离米脂只有一日的路程。唐无病一回来,搬迁的工作就开始了,现在不如上一次,那时唐无病帅着几百人风风火火地就杀来了。现在一千兵将,还有部分家属,加上工匠营总共也有两千多号人马。

    现在唐无病拥有两个屯田点,一个是以长峁为核心的米脂地区,一个是在无定河以东十四个大小村落组成的混天王的手下,两地足足养活着两万人。这些人是不会跟他去绥德的,这边的防务也需要布置。

    唐无病将少年哨扩展到二百人主要驻守长峁,编练了二百民兵,另外在混天王那边的屯民点还编练三百民兵,留下庄河统一指挥。手里的武装力量等于扩大到了一千七百人已经超过了男性人口的十分之一,唐无病琢磨着如果流民不扩大,短期也不会再进行扩军。

    启程的日子定在十一月初一,唐无病特地把叶子陈招呼到营帐里,招呼他坐下,看他满面笑容,唐无病突然道:“叶大人,看你红光满面啊,有什么喜事?”

    叶子陈愕然道:“没有啊,我哪里有什么喜事?”

    唐无病道:“是不是想着本将终于要走了,所以喜从中来?”

    叶子陈连忙摆手,“大人误会啊,哪里有这事,在下怎么可能想大人走呢。大人在碎金驿固若金汤,大人走了我找谁做靠山哦。”

    唐无病道:“放心,朝廷自然会再派人来的。叶大人又能找到靠山,然后告诉他长峁村有盐货啊……”

    叶子陈的脸扭成一团撒手扭头的,“大人啊,你把子陈当什么人了,跟大人这几个月,子陈打心底里佩服大人,军功显赫,爱民如子……”

    唐无病摆摆手,“好了,马屁就别拍了,说正事。跟你混了几个月,本将发现叶大人做事稳妥,处事机灵,也是难得的人才,所以我想与大人合作。”

    叶子陈有些不明就里,“大人,下官惶恐。”

    唐无病道:“你不需诚惶诚恐,日后盐货的交割将由你来全权负责。”

    叶子陈吓得站起来,连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此事下官如何能担待。”

    唐无病让他坐下,“我说你能你就能,城东三个仓库是我的私库,我不找人专门看着,就劳烦叶大人了。”

    叶子陈又摇头,“使不得使不得,大人的私库我怎敢涉足。”这是真心的,城东三个仓库一个是放兵械,一个是放私盐,一个是放粮食,现在人家走了,兵械和粮食肯定都搬走了,剩下那个装私盐的让他来管,不就是把他拉进这趟浑水之中吗?

    唐无病道:“现在的货全从米脂发运,我走了,这个仓库我不放心,必须有个精明能干的人看着。这事除了你想不出还有谁能担当。子陈,这事就不要推托了,在碎金三个月你的为人我清楚,如果信不过你不会把这事托付给你。”

    唐无病神情诚恳,叶子陈低下头想了想道:“大人需要子陈做什么?”

    唐无病道:“每月中会有一批盐货进出,你想办法掩盖这批货物的出关进关,怎么做我不管,你来搞定。我不想让新任的千总知道此事,你能做到吗?”

    叶子陈又皱着眉头想了想,终于点点头,“大人放心,子陈勉力为之。”

    唐无病身子往后一靠显得十分舒适,手指点着他,嘿嘿笑着,“你办事我放心,每月多给你二十两的例钱。”对叶子陈的安排,唐无病经过深思熟虑,首先长峁的盐货在离开了碎金的照拂肯定无法顺利交易,自己离开米脂之后,这边必须有可靠的人接手。与其另找人不如就让叶子陈来搞,一来他是地头蛇,二来此人精明慎密,三来本来已经贿赂了他,不如直接拉他入伙更稳妥。

    敲定了最后的事宜,唐无病摆驾南行,照例斥候哨开路,陷阵营前锋,匠户营家属辎重居中,陷军营殿后。因为唐无病最近在陕北威风八面直接把王子顺一伙彻底覆灭,军旗所到之处别说流寇,连蟊贼都跑得远远的。

    唐无病的秋游轻松惬意,经过长峁村,唐无病特地带上了母亲和银杏,母亲身体不好,还是留在身边照料会好一些,虽然不能锦衣玉食但至少看得见摸得着,他也放心。大军每日只走二十里,然后停下来扎营,也趁着这个机会对部队的远距离拉动进行演练。

    足足走了七日,大军才来到绥德城外,陕北的山来榆林的水,米脂的婆姨实在美,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碳。据说,米脂曾经出了貂禅,绥德出了吕布,米脂、绥德因而得名。吕布是不是出自绥德不得而知,但这里民风剽悍却古来有之,著名的陕西边军主要的兵源地。

    绥德男人拥有壮实英俊的体魄和敦厚豪迈的阳刚之气,后世把陕西男子称作“陕西愣娃”,一个“愣”字,不失幽默地抓住了陕西男子的某些特点,为人老成正统,待人温厚诚恳,脾气倔强坚毅。据说“陕西愣娃”们迷恋家乡的一山一水和家庭的温暖,喜好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碗吃面条,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大海碗的老稠酒,一口气就喝下去了,表面上温和中庸,但一火起来犟脾气就犯了,七八头牛都拉不回来。

    唐无病来到城北的高地上,蹲下来,微微笑着看着这座城市,所有将领跟在身后,或坐或站,或蹲,参差不齐地散落在唐无病身后。暮色中的城宁静安逸,它比米脂大许多,作为一个地级的治所,有着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郝进忠蹲在他身后,傻乎乎地笑着,他最喜欢看到自家老爷这样蹲着,只有这个时候,他会觉得和老爷特别亲近。只见唐无病扔掉手中的的土块,回头看着众将,缓缓道:“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名将叫凯撒,他去到一个地方,那里有肥沃的土地,有着强壮的人民,有着丰富的物产,凯撒指着这片土地说:我看见我征服。现在我们来到这里,从今往后,我会带着你们去不同的地方,但无论去哪里,我都会带着你们——我看见,我征服。”

    最后一抹阳光挂在山头,四名门子正懒洋洋地将门合上,突然看到十几骑散成一条线缓缓而来,马蹄翻起的烟尘在夕阳的照射下升腾弥漫,风中猎猎飘扬着一面绿色的虎头大旗。四个门子缓缓放开半合的城门,站在路中看着这十几骑缓缓接近,为首一名身穿官服的年轻男子,黑色的战袍配着红色的官服,官帽上两支锦鸡羽毛微微颤动。

    四个门子噗通跪下,俯首在地,唐无病问道:“诸位快快请起。”

    一个门子说道:“唐大人,我等恭候多时。”

    唐无病笑着道:“你们怎么知道我是唐大人?”

    门子道:“绿色虎头旗在陕北,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是大人的军旗。我等盼星星盼月亮等候大人到来,有大人在,我等高枕无忧。”

    唐无病被这一记马屁拍得舒服,直起身哈哈大笑,“说得好,从此以后,绥德百姓可高枕无忧。你好机灵,叫什么名字?”

    那门子连忙直起身,“小人李双。”

    唐无病道:“好,你在前面带路,我要去拜见知州大人。”李双叫了一声好,连忙起身,在前牵马而行。

    “大人啊,你总算来了,我等绥德上下自打知道大人将镇绥德,可高兴呢。”李双边走边道。

    唐无病道:“之前不是有孙将军镇守此地吗?”

    李双摇摇头,“孙大人的兵没法跟大人比,谁不知道大人诛王子顺,杀苗美,威震三边。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大人这十几骑之威已经足以胜过他人千军万马”

    唐无病微微笑着,“你年纪轻轻,嘴可会说,差点被你这几记马屁拍晕。”

    李双道:“听说大人军中粮饷充足,还差人不,算李双一号?”

    唐无病哈哈大笑,真是从没见过这样的自来熟,才见第一面就想投奔,他收了笑容道:“投军不难,可我营中都是不怕死的好汉,你可当得?”

    李双笑脸一收,“如何不当得,我可是绥德的汉子,生来就无怕死二字。”

    唐无病点点头,“好,收了你,等下次征兵,你交代了差事再来我这报到。”李双脸上开了花,叫了声好,拉着马走得更快。

    沿途无数的民众看着这十几名威风凛凛的骑兵从北门一直走到知州府衙,唐无病来了,唐屠夫来了,一传十十传百,不到两刻,绥德已是满城皆知。

    ……

    出差,更新不正常,跟大家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