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问仙

第三十三章 内视神通

    王羲之又要辞别了,临走前面对这个新收弟子仍不免一阵嘱托:“一时之痛好忍,还是一世之苦好当?”

    顾佑听到这问题,难免想起爬凌虚阁的事情,爬凌虚阁虽说乏味而不易,最后一段路更是相当痛苦,但至少不至于像在东海、在三清殿、在建康城那样稍有不慎就会失去性命,从此万劫不复。

    在思虑片刻后,他开口道:“一世之苦好当,一时之痛难忍!”

    “错了,一世之苦才是难当的,今天你爬凌虚阁用时才不过一个多时辰,这可算不上什么‘一世’的东西,往后的修炼将比这还乏味得多!”

    “相反,你在东海遇险、在三清殿跌落、被魔人刺中。这些‘一时之痛’即使没挺过去,也不过是你的家人感到悲痛罢了。”

    听及此,顾佑心里仍觉不平,只见王羲之又开口道:

    “别看贫道御剑登云、遨游四海,在外人看来好不神气。但这背后的,可是日复一日的修炼和苦读。”

    “这不是几天的事情,甚至可能不是几年的事情,每一天你几乎看不出自己修为有什么进步,可你还必须坚持!”

    “没有任何人能遇到你这种一两个月之内修为蹿升的好事,未来的你也不可能,即使是那公认天才的嘉阳公主,她拜入灵宝派这几年同样是没得一天闲暇!”

    虽然很难想象面带稚气的小女孩苦练功是什么效果,但听王羲之提及了司马芸,顾佑也算多少被折服了。

    “尽力而为,但求无愧也!”顾佑不敢对掌门夸海口,只得低声道。

    “你过往可能确实多少读过些基础道经,但更为专业的存思服气之法你并未系统学过,这里有几部书,你除了打坐外必须每日全心研读!”

    王羲之从怀中掏出几部不薄的书,顾佑拜一拜后恭敬接过。这之后王羲之便头也不回,御着金庭剑凌空远去,虽然顾佑在下方一再挥手作别,他也不再置一句答复。

    顾佑头一次来到主修炼室这般玄妙而庄严的地方,他揣着书,缓步迈入葫芦状的大门。迎头可见一处里屋,地板高出地面二尺上下,看上去需要脱鞋入内。

    他把鞋袜脱在堂屋,走入里屋发现当中无窗无灯,甚是漆黑,除了一个台座外别无他物。

    台座呈八棱形,直径约一人多,其上一道乳白色光柱拔地而起,直至屋顶,在四周一片黑暗中相当显眼,给他一种静谧玄妙的感觉。

    顾佑走近台座,把头探入光柱看去,只见台面上清晰现出一个缓缓周转的太极图,黑与白两色都是那么澄澈。

    他想起王羲之临走前的吩咐,掏出王羲之送给他的几部书,书名有《金液神丹经》、《气法要略》、《太一存思经》等,光看这些书名就颇有些“玄之又玄”之感了。

    太极图的光亮已经足够他阅读使用,他坐到太极台上,开始翻阅起这些修道之人智慧的结晶。

    他先拿起《太一存思经》开读,这部书是讲存思之法的,其中涉及的内容很大一部分是关于修仙者的体内脏器的。按书上所述,甚至一天不同时令、一年不同月日之时,各脏器都会有不同的节律,如果选择好了就会事半功倍。

    读着读着,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同那些真正有大成的真人还是差距霄壤:他身上有属性极为精纯的真气,已相当于炼精化气的“玉清”境界,但由于他的修为是拔苗助长而来,无论是经脉还是脏器都没有得到系统的调理。

    此前虽有王皇后和司马芸为他疗伤,也并未触及他的五脏,甚至由于在疗伤中过分激起五脏潜能,搞不好反而会有隐忧。

    按《太一存思经》所写,现在的当务之急是需要打通自己的内观能力,而他也在这书的末尾找到了助人开放和关闭内观的法诀。他看几遍后默记于心,闭上双眼,一字字高声诵了起来:

    “天昌祖君,帝皇元神,镇守紫房,宫在泥丸,黄阙金室,混为九真!”

    念完他就感觉头中热流升腾,向着同一个方向流去,一度灼热难忍。

    当灼热感消失后他便发现泥丸之下似乎又开一目,四周不再是一片黑暗,而出现了一些比较模糊的景象,自己的方位则像是在俯瞰,他猜测现在看到的便是脏器和经脉。

    可能是由于自己修为还有限的缘故,无论是从肺往下的各脏器,还是经脉真气,都不甚清晰。五脏分显五色,对比鲜明,不过只是些形状朴拙的光团。

    这其中,有一处黄色光团确实大得有些不寻常,似乎对应脾脏,可能是王皇后为他医治的后遗症。脏器四周环有经脉,可看出树状,边缘甚是模糊,因真气充盈而呈青绿色。

    一片模糊景色的最下方是丹田,丹田上一个缓缓周转的太极图分外清晰,四周真气徐徐流动。这同其他脏器经脉对比鲜明。

    在觉得对体内情况已经有基本熟悉后,顾佑改诵关闭内观的法诀:“三尊上真,太玄高神。阳明主春,万童开门;丹元主夏,朱紫含烟;阴精主秋,天威六陈;北极主冬,万邪塞奸;五土乘王,戊己天关,所指皆灭,所向莫干!”

    几乎是一瞬间,那些五颜六色但形象模糊的光团猛地消失了,四周再度陷入黑暗,令他一时反应不过来。

    之后为了加强记忆,顾佑又把开闭内观过程重复了两次,经此他已经可以准确判断出脏器方位和经脉走向了。

    他依对书中内容的领悟,以及亲自内观的经历,判断自己与其要一味提升修为乃至于试图结丹,不如先把已经有些畸形的脾脏先修养好,以后再图更进一步。

    他又读了两遍《太一存思经》,重点关注修养脾脏的部分。他按书中所说,面朝东南方向坐定,闭上双眼重启内视,叩齿咽津液数十遍,俯瞰到黄色光团果然出现了些许波动。

    等他进行第二轮相同尝试后,已经有不少星点状东西从光团中飞出,最终飞入经脉流向体表,这让他感到阵阵瘙痒。

    顾佑强忍瘙痒又进行了第三轮叩齿,光团飞出的星点密密麻麻,等他睁开眼时看到衣服上竟突然多了不少淡淡的黄色斑点,大约就是排出的脾脏杂质,可见存思之法效用非虚。

    《气法要略》讲的是服气练气之法,由于吞服龙血和梦遇仙子获得神通的缘故,气的方面原本是顾佑的强项,不过他仍不敢轻慢,认真把书中各种要略细细研读一番。

    他按书中所写进行尝试,向东坐定,摆出各种“导引”的姿势,发现效果比他想象得还好。从皮肉筋骨到五脏六腑,各处的真气随着导引都纷纷涌出,最终汇为一体。如果外人有幸旁观,会发现他全身都笼在薄薄的青色真气当中。

    导引完毕后顾佑又开始行气,他正身躺卧,瞑目闭气,但找不到应当放在鼻子上的羽毛,只能拔两根头发代之。

    他的第一轮调息在持续八十六回后最终沉不住气了。这个数字看上去不小,至少比“十二息”的“小通”标准高上许多,但仍达不到“百二十息”的“大通”标准,顾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差距。

    最后一本《金液神丹经》讲的是丹道修炼,内容也最为玄妙,其中多有提到铅、汞、硫、硵等矿物,他也不保准是实指还是隐喻,也许暂且搁置、择日问询掌门为妙。

    他把这几部书各自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并陆续把书中要旨逐一尝试。这些书讲的内容都可谓极有见地,不是自己任何以“探索”之名的盲目蛮干所能比的,读完以后颇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他的修为在过往短短月余时间里突飞猛进,如今又成为亲传弟子,可读着读着反而感到自己的无比渺小,仿佛又回到了卑微役工的那个时候。

    他甚至想到读过多遍的南华真人的《齐物论》,以前对“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这样玄妙的话还只能机械记忆,现在却感觉修仙的经历似乎便是如此:在自己的修为不过秋毫之末时会觉得修为高超,而当自己一步步变为“泰山”后反而更能发现自己的渺小。

    已经释然的顾佑长舒一口气,走下太极台。他感慨自东海遇龙以来吃了这么多苦,还是头一次享有这么好的修炼条件,心中对此半是感激,半是自豪。

    精神抖擞的顾佑从修炼室里走出,抬头就看到漫天繁星,山间凉风也不住撩着他的衣角,他脑中猛然又想起辞别自己还没多久的司马芸,她在建康……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