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残明

穹漠之北

    大漠自先秦,如穹顶般盖在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区之上,把草原分成了漠南漠北两部分。

    漠南,自皇帝所处的“万邦时代”就与中原文明冲突融合,经济、政治发展较快,在中华史册上的地位也极为重要;而相对蛮荒落后的漠北只有在中原王朝国力强大时才能完成对其的统一。但,漠南漠北对于游牧政权来说实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无论匈奴、突厥、辽、蒙古均以漠北为与中原对抗的大后方,兴则入漠南,衰则退漠北………

    在进军路线上,为了保证行军,刘陵选择了走南路。南路,黑龙江北岸地区,是后金的势力范围,注定不是一条好走的路,但也是唯一可行的路。

    有人疑问古代为何要进攻重兵把守的关隘,若是绕行敌人几乎无兵力驻守的山脉不是更好的方法吗?实际上,在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有限的古代,为了物资的运输乃至行军中保持战斗力,这却是唯一的选择。

    刘陵带领的新改名的北镇军,虽然在补给上运输的的甚少,把“最坚强的补给线就是不要后方”做到了极致,仍不敢冒险走北路翻越一路数不清的崇山峻岭。先前攻击后金北四寨,就是为了为大军扫开通路。

    刘陵麾下有着长途急行军能力极强的传统,加上全部辎重甚至盔甲、武器由马车运输,刘陵定下了一天急行军五十五里的指标。这一数据在西汉、盛唐乃至初明算不得太过算不得太过夸张,但在长途奔袭能力衰弱的晚明,已经没有一支有步兵的明军能达到这一行军速度。

    库页岛出发仅仅三天,大军就被最西侧没有被攻下的腾牛寨的后金侦骑发现。

    “大帅,咱们暴露了,恐怕要是不撤军……后路有忧。”李平忧心忡忡。

    “大帅,要我说,不如我们就直接向南打后金吧,得了首级向朝廷报赏。”这话说来倒是一群将官赞同。

    刘陵心中不禁有些想骂他句“缺心眼”。首级朝廷有赏不假,但一者有克扣以及不是所有击杀都能斩获人头的损耗,二者赏银和抚恤也是很大的开销,相形之下却是得不了什么现银的。但杨立有此杀敌之心,刘陵自然也不能打击。

    刘陵叫过了负责侦骑营的刘兴祚“后金侦骑看到了我们的一部还是发现了全军?”

    刘兴祚好好考虑了一番,慎重的回答道,“应该是侦骑营一部和战兵一营一部。”

    刘陵转向杨立“是你表现的时候了。拉上你的部队,大张声势给我把腾牛寨打下来!记住,多放走逃兵,但一定要追杀。”

    杨立还满脸疑惑,李平甚至还建议自己炮车营一起去,这样打寨方便些,刘陵一时都不知道想说什么了。自己的两位最老的老部下,忠诚勇敢没的说,战略眼光却是不够用。

    还好,自己的“便宜徒弟”卢象升这时候站了出来“大帅的意思是,只有你们一个营以及你们营配属的少量侦骑来换下了我部,继续小规模袭扰北方。”杨立还不甚明白,卢象升便细细为他讲解起来,最后说得杨立恍然大悟同时满脸通红。

    很快,攻寨战役打响,在战兵一营这样的三千精锐猛攻下,不到一个时辰腾牛寨便被拿下一把火烧了个干净。这一仗算不得十分漂亮,折损了两百多人,除了拔掉一个钉子收获不大,但战略意义却不容小觑。

    进攻腾牛寨并非是单独的战忽,刘陵还用海东青传令张立万部立刻组织对后金的掠夺性进攻,重点在获取粮食。在减轻粮食压力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搅乱努尔哈赤的视线。

    辽阳城,后金临时宫殿内。四大贝勒分两边坐下与四大臣(额亦都被贬)正战战兢兢的坐于阶下面对着咆哮的努尔哈赤。而在更两侧的位置,则是跟随“实习”的四小贝勒和岳托。

    喊累了的努尔哈赤用锐利的眼神扫视阶下诸人“何人有法破局,速速道来!”

    四大臣有了额亦都的贬斥,不敢言语,压力和责任只有四大贝勒去抗,也只有努尔哈赤的亲儿子能抗住。

    莽尔古泰一如既往率先发言:“我看,就是那个刘陵皮痒痒了,我们去打蒙古后方兵力稍稍空虚一点就不老实,不如回师好好教训一番他!”

    阿敏对此有些不是很赞同的神色,但并没有吭声。无论是沈阳城下还是旋城决战,他都直面了刘陵部的最大压力,深知与这种并不富裕的“疯子”对拼怕是损兵折将还落不得好处,不利于后金势力壮大。

    阿敏不愿意捅破的窗户纸终究被心直且一心为公的岳托捅破了,莽尔古泰一时脸色有些难看,又不好在老爹面前训斥小辈,至于代善,也对岳托的无礼给自己惹麻烦面有愠色。

    皇太极揣摩一番努尔哈赤的意思,知道是自己展现战略定力的时候了,于是从容上前。“父汗,眼下刘陵固然就如那苍蝇一般,十分麻烦,但其行动大概也不过是奉明庭之令阻挠我们的。观其攻击规模,不痛不痒颇有敷衍之意。

    而究其根本,是林丹汗那老贼向明庭呼救。他们想围魏救赵,我们偏要把林丹汗那老贼赶出东翼蒙古,甚至把我们的势力打入蒙古核心!

    由蒙而汉,是父汗定下的核心战略,就是要拉长大明的战线同时扩张我们的势力,小则为塞外霸主,大则拖垮明朝,复我大金之业!既要如此,怎可没有些战略定力。”

    皇太极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马屁拍得也相当响,可以说是说到了老奴的心里。

    其结国便是,皇太极地位进一步提高同时,调八千机动兵力分守南北阻断刘陵部进攻成了后金的国策——这也是刘陵最期望的结果。

    一路虽已是最平坦的行军路径,但道路还是崎岖不平。侦骑小心翼翼的骑着战马巡视,不敢有丝毫大意放跑了一个后金的夜不收;长途徒步行军步军拖着沉重的步伐却要放轻脚步,为了防止暴露行踪,交谈也被压制到了耳语的程度;辎重兵是最劳累的,他们推着、扶着在崎岖路面上难以前行的马车,稍有不慎,便是马车侧翻。五百里的急行军几乎要拖垮每一个人的意志,疲惫和压抑让刘陵都觉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

    过了黑龙江与外兴安领夹峙的地区,刘陵进入了当初大蒙古国建立的斡难河地区。最明显的变化,便是天地似乎都广阔了许多。“山虽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刘陵吟道。“星垂平野阔,月咏大江流”,这却是卢象升的吟唱。这也算得所谓文人意趣相投?大概要比整日无事结诗社互相吹捧得江南腐儒更得其中意蕴吧,随事抒怀,诗之用也。

    没有了密集的山脉和河流,没有了成片的森林,有的只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天高云淡,风轻草斜,经过连日压抑的行军作战,尚年轻的刘陵终究不想压住内心的冲动,纵马奔驰于旷野,喊声响于天地无垠。

    在刘陵身后,无数北镇将士也放下了连日的压抑,冲进了这片广袤的天地。

    人入广野,便觉察到自己的渺小;抬头望向千变万化而高远到令仰视者感到窒息的天空,怎能没有腾格里在上?

    刘陵有些知道为什么草原民族不愿意受到拘束,为什么性情豪放不羁,为什么不愿意俯下身去耕种劳作了,是这片广远无际的草原早就了这里的人!

    既要来征服这里尚武的蒙古部族,血染草原是避免不了的,不过在恶战之前,刘陵要与将士共度这连日行军后草原上的狂欢。

    战马奔驰在这片水草丰美之地,逐渐从压抑的作战、劳作生活中放开的士兵,他们的歌声响彻在这穹漠之北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