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一小兵

第十四章:党锢之祸

    “元直倒也是个孝子,那为何不在家侍奉令堂?”

    “母亲自小就教导某,男儿志在四方,大丈夫在世应建功立业。”徐福回忆起往事,“因而这些年吾一直在外游历求学,未曾归家。哎,想来也已经五六载了。”

    “令堂实在是深明大义,只是似我等寒家子,虽有报国之心,奈何却无门路也。”刘煜端起酒杯微微叹了口气。

    “哼,某途经各地,眼见百姓流离失所,哪还有个大汉朝的样子。”

    徐庶这些年在青徐豫等多州游历,所到之处无不是饿殍满地,听完刘煜的话不由来的一阵愤懑。

    “时下阉狗把持朝政,天子充耳不闻,只顾享乐,而百姓苛捐杂税日益加重,民不聊生,哼,吾看这大汉朝没得救了!”

    “有戏,得拉拢拉拢!”听得这番话,刘煜知道徐福绝非是个愚忠之人,但还得试探一番。

    “哎,元直慎言,岂不闻这党锢之事,若是被有心之人听去,恐有大祸矣。”

    刘煜压低声音,四处扫了一眼急忙提醒。

    此言一出,徐福反而声音更大了。

    “哈哈,怕甚。”徐福将桌上的酒又一口干了,“这朝廷党锢抓的是大儒,是朝官,某一游侠白身,又何惧哉?某只恨自己无用罢了。”

    刘煜一直静静观察着徐福的神色,发现确实是个热血小青年有的模样,心下更喜。

    “元直此言差矣,需知天生我材必有用。”刘煜抿了一口米酒:“但做一游侠,虽能行侠仗义,但仅是一人之威,若想成就大事,还得顾及学业啊。”

    “天生我材必有用,说得好啊德舆!当浮一大白!”

    徐福交流下来发现这刘煜很对自己的路子,但这学业,说实话游历的五六年里,自己光顾着练剑习武,游历各州,学业确实荒废了许久。

    今日刘煜提出来,也觉得有点道理。

    “吾在家之时,也曾和一些读书人探讨经史典籍,奈何多的是一些腐儒,只知引经据典,却无一治国之论。”徐福摇了摇头,似乎对这些文人并不感冒。“吾最爱研习兵家书籍,因此和他们说不得一路去。”

    “哈哈,元直的性子倒是和我这粗人比较相近。”刘煜笑了笑,“不过,大汉疆土之大,有识之士何其多,元直切莫因噎废食,而荒废了学业。就说这元直所在颍川郡,吾虽在青州,也曾听闻寻颍川二荀的名头。”

    这回徐福没反驳,“颍川荀氏确实人才辈出,只是某寒门子弟,没机会与之结交啊。”

    刘煜想了想确实如此。

    古代阶级观念极重,荀氏家族地位尊崇,鄙视链是一定存在的。不可能和徐福这种寒家子深交,处于不同的环境,就算志同道合,想见面都难吧。

    “不若元直去襄阳试试?”刘煜仍不死心,想起襄阳这一人才辈出之地,“吾听闻襄阳庞德公,水镜先生收徒,寒门子弟皆可。吾本想前去,但迫于郡兵身份,只好作罢。”

    刘煜其实很想留下徐福为己用,但考虑到现在的他,充其量就是个正义感十足的愣头青,远没有演义中出场时候的足智多谋。

    本来想让他回老家结交颍川那些大才,自己举兵也好拉拢,但徐福也说了自己没门路,也就作罢。

    不如就让他提前去襄阳拜师于庞德公和司马徽,以徐福的资质想来应该足够了。

    等乱世一到,我募兵讨贼,到时候让徐福做个“人力中介”,多帮我介绍些人才还不是美滋滋?

    “我还真是个天才,嘿嘿。”刘煜望着徐福,眼神中都透着止不住的笑意。

    “咳咳,主公。”旁边的武安国一声轻咳,打断了刘煜的美好展望。

    实在是他也看不下去了,“这德舆兄弟咋回事,见到徐福,比见到娇滴滴的世家小姐都兴奋,莫不是...有那种癖好?那我岂不是也很危险......”

    如果刘煜知道此时武安国满脑子想的是这些,一定会被雷的外焦里嫩。

    幸运的是被武安国这一声咳拉回了思绪,定了定神继续对徐福说道:“元直,吾这提议如何?”

    “倒也是个主意。”徐福点了点头,“刚好离我家也不远,多年未归,吾也可以顺便回一趟家看望母亲大人,想来她应该也思念我之久了。”

    眼见徐福挺好忽悠,刘煜又想到一事,索性厚着脸皮直接开了口:“你我二人既然如此投缘,不若就结为异性兄弟如何?我比你年长,就斗胆做你兄长了!”

    本来看武安国在场,还想复刻刘关张,来个桃园三结义的戏码。

    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原因嘛,还是觉得武安国不太合适,武力值做个保镖是够的,做兄弟,以后可是要给我领军作战的,能力欠缺了些。

    “兄弟,不是你不够优秀,是弟弟我要求太高了。”刘煜偷偷瞟了一眼“纯真无邪”的武安国。

    “啊,这合适吗?”显然徐福对这突如其来的拜把子给惊到了。

    虽然徐福对刘煜的谈吐很欣赏,古代结拜也是常事,但初见面就要结义,就算他是个快意恩仇的游侠,也得掂量下不是。

    “合适,相当合适!你我二人皆有匡扶汉室之心,相谈甚欢,结为兄弟岂不妙哉?”刘煜冲着旁边的武安国也使了个眼色。

    “某看也行,你跟主公结为兄弟不错。”武安国立马会意。“择日不如撞日,某看就在这酒舍先将就着结拜吧。”

    徐福无奈的像个刚过门的小媳妇半跪在地上。

    准确的是被这两个热情过头的郡兵生拉硬拽按下去的,他现在这身板哪拗得过刘煜和五大三粗的武安国。

    “黄天在上,今日吾刘德舆与徐元直结为异性兄弟。”刘煜端起桌案前的酒具,侧过身来正对着徐福举杯:“誓同富贵共患难,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

    徐福眼见事情到这地步,也就半推半就认下这个大哥了,“大哥在上,请受小弟一拜。”

    “哈哈,都是自家兄弟了。”刘煜扶起徐福,重新坐定,“既然已成兄弟,哥哥吾有一事相告。”

    “哦?大哥但说无妨。”徐福抱拳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