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刺

第四章 科场风云谁称霸,红榜花名落哪家

    光阴似箭,转眼就到科考殿试的这一天。对于这一天的到来,有人欢喜有人愁。殿试,最高一级的科举考试,最让人神往,也最让人为之疯狂的顶级考试,是非成败唯有殿试才能检验其真理,榜上有名,光宗耀祖;名落孙山,十年寒窗苦读付之东流。

    朱红绿瓦的皇宫显得格外庄重,与其凸显立异的是,一支红杏羞涩地探出宫墙,好奇地观望着外面的世界,显得新奇与妩媚动人。江枫三人早已在皇宫门外候着,与其他参加的考生相比,江枫与柳志杰少了几分焦虑,显得意气风发,格外自信。

    “噹、噹、噹”的三声悦耳的钟声,打破了这焦促的一幕。悦耳的钟声从宫里钟楼传到宫外,众考生立即安静下来。宫门里走来一队禁军,一个官员在禁军的簇拥下,对着众考生道:“建康元年殿试考生全体接旨,奉天承运皇帝召曰,朝廷疲软,敌国入侵,今朕登基即面此局,国之本危矣。朕自视中兴之担犹如泰山之重,非朕孤身一人能承。亲贤臣远小人乃朕之本意,千金购马骨乃朕之本意,寻贤才助朕中兴社稷乃朕之本意。殿试招贤,百花争艳,尽其能,展其才,方显人生之意气风发!钦此。”

    江枫与柳志杰,众考生跪拜接旨,随后跟着领考官进入殿廷会考。江枫和柳志杰找到自己的座位,随即而来的,是领考官的宣考:“口谕,众生接旨。”众生再次跪拜接旨。领考官唱道:“朕偶感风寒,今卧病在床,遂不能亲往殿廷监考,命领考官代朕监考,钦此。”众考生接旨后,陆陆续续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等待着主考官分发试题。

    江枫接到试题,题目为治国韬略之本源论述,江枫思考半索,于是提笔挥洒三讲二述一答一问:治国之论,无非三讲二述一答一问,何为三讲二述一答一问,如下细谈。

    一讲黎民之重要性: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愚者思之国之大器非黎民能器也,此举乃愚者所为。纵观历史,黎民所成治国之大器量皆大于食肉者。周之姜太公实乃布衣,辅周武王征伐纣王,终使周室八百年而治;秦之李斯实乃布衣,辅秦王政谋天下,终灭六国而天下归一;汉之诸葛孔明实乃布衣,未出茅庐而助刘玄德定三分天下之计策,终使刘备建蜀汉而承汉朝之志。黎民助成王者立志功成比比皆是,世不缺千里马,独缺慧眼伯乐。吾观之陛下必为伯乐,伯乐俱在,国运皆蒸蒸日上。论布衣之才,吾观之有二优。其一,黎民出身皆穷苦,穷苦必定坚韧,实乃国之根本,根本所在,十之八九。穷苦惜穷苦,穷苦怜穷苦,王者体恤穷苦,穷苦必安之,处之,乐之,国本必稳!前朝魏征所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理也。陛下贤明已遍达九州大地,必定以史为镜观之,思之,滤之。其二,食肉者多出于名门望族,名门望族占国本甚微小,养尊处优,缺韧性,缺穷苦之志,缺饥饿之感,缺穷苦之本,实乃劣处也!文笔之志,天赋占之一二,苦练占之八九。观之穷苦者立志脱贫,道出悬梁刺股之例,此例史书上清晰可见,陛下乃学富五车,选才定不视其出处,早已道出其中之奥妙,吾朝幸甚!选才之策于此。

    吾朝上承汉唐之风,五代十国祸乱终于太祖之手,此千秋伟业也。汉武帝,唐太宗皆逊色于此也。黎民乃国之根本。黎民欢,则国昌;黎民富,则国盛;黎民衰,则国弱;黎民怒,则国本动荡不安。欲使国运昌盛,久治而安,必先使黎民能饿有所食裹腹,寒有所衣遮体,此二项皆黎民倾注所往。令民安之乐业,吾观之其为二者。其一为赋税轻重与否,天灾之年赋税理应较轻者。天灾非人为,天灾下凡,作物常颗粒无收,朝廷赋税如旧,黎民无所上供,定押妻卖女以上缴赋税,致家破人亡者历历在目。吾思之,朝廷于天灾之年借款予民,待民渡劫日,按利回收,此一举两得。其二为徭役轻重与否,徭役应据实而论,一家独孩,理应免其徭役。

    二讲军队建设之重要性: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大宋所处虎狼合围之处,吾朝屡患北虏侵扰,东北辽国虎视眈眈,西北西夏磨刀霍霍,金国代辽国,比之前者更甚。燕云十六州乃咽喉之所,兵家必争之地。然吾朝自太祖以来,燕云十六州皆掌于北虏之手,蛇之七寸捏于敌手,无险可守。唯有屯兵于河北道,深挖沟壑,阻北虏于沟壑,此为上策。如北虏迈过沟壑,陛下可令一上将出,与民坚壁清野,以耗敌锐气,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击北虏饥兵于淮河之北,必破以,此为中策。北虏越过淮河,必直指汴梁,陛下率众守城,令一将绕北虏其后,焚其粮,北虏无粮必退矣,其后乘胜而追,必大破其军,此为下策也。朝廷之兵多为灾民或奴隶,然朝廷可令立军功者脱奴,致富,升官,行伍必定以命相搏,以一敌三,一改疲软无力之状。为将者,免去夸夸其谈者。夸夸其谈者实属害群之马,赵国赵括乃夸夸其谈者,其令赵军四十万死于非命,悲也!为将者必选久经沙场者,屡立战功者最佳。协同出军必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同战同退,号令严明。如遇各自为战,保存实力者,可诛其十族。

    三讲儒家教学之重要性:忠君,爱国,乃教育之本。无教化不达之人,唯有教化不善之师长。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此乃教化之经典也。孟获原属南蛮,南蛮之所远离中原,乃教化不及之地。孟获起先不知何为教化,为愚者,然诸葛亮不失为教化大乘之师,施之以理晓之以情,感天动地,孟获终服之。

    大宋子民皆可教化之人,若普及教化于大众,黎民百姓皆忠君,君民一心,其力断金。黎民百姓皆爱国,力聚一点,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教育应遍及布衣,而非仅仅权贵者。民得智,懂君心,为君而思,为君而忧,为君而悲,为君而战。此四为,皆教化之硕果。暴民所起,皆因民不得智而受蛊惑于有心人。大宋义举闻于天下,君王之举遍于九州,教化之举定于人心。人心所向,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不在话下。

    一述农业之重要性:农业乃赋税之源,赋税乃国之根基所在。北虏穷苦,皆因其无农耕,放牧非长远之计。农业所在,趋于平复,三君牵制而成。

    一君为因地制宜而种。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夏稻冬麦入人心,外邦所贡物种,百姓不知其性,如朝廷应身体力行而培植,观其性,注其势,言其成,善其录,载其书,颁其民,此事成呼!

    二君为民本何在?民勤于农,农报于民,民利其君。朝廷谷仓充裕,应贷其谷于民,民取其谷作种。种长谷,民得谷,民还谷,君得其利,双收之举,君民同乐,岂不美哉。

    三君为兴修水利。诸葛亮于蜀兴修水利,天府之国富饶于九州,此乃经典之谈。农耕不离水,水如利刃,能得其利亦能得其害,双刃也。万物如水稻,其需水性显著。朝廷屯田取水,安能望天而叹呼。拦河筑坝,解大旱之危。拦河筑坝,防洪之变。一举两得,岂不乐哉。

    二述贸易之重要性:大宋之土括九州,海内闻名。然甘陕之地贫海盐,东南之地贫美玉,南贫大麦,北贫水稻,万物皆非一地之产。漕运之重,举国之力尚不可足矣。朝廷鼓其号角,促民办工商兴起,定足以富裕其财政。

    北虏命脉乃中原商货,如茶,盐,米,麦,铁……,打蛇七寸,捏其死门。朝廷严控边市,取北虏税率,富国库。北虏生活所需掌控于掌,朝廷取利其中。北虏起兵南侵,朝廷停边市,收归贸易,令北虏滤之,恐之,不战而乱,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上上策也。

    一答政令传递削弱:上颁政令于下,政令传送皆打折扣,此乃通病也。为官者,清者,百姓福;污者,百姓苦。政令传达,吾思之,可改逐级传递变为钦差往治所颁布,钦差可在治所待业两年,携万民书归朝履职,凭万民书论政令之效果。钦差有无作假,朝廷潜人暗访治所。政令所达上意,钦差可凭此晋级;反之,钦差锒铛入狱。

    一问邦交之重要性: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惧死,国运必昌。金国虎狼之国,不通礼仪,不讲道义,不学教化,非索钱财,实则吞并中原之心,狼子野心也。非议和能挡其兵锋所向。唯有整顿军纪,待机而出,伐谋取胜,方可议和。陛下乃圣明之主,定能了其意。

    金兵南侵,有三败:

    一败为金国举国之兵南侵,后方空虚,蒙古诸部蠢蠢欲动,朝廷遣一使携国书往蒙古,陈词其利,赐其钱粮,游说各部,击金国于后,金兵必撤军北归。

    二败为金兵皆北人,南侵之兵不习水性,朝廷以水军战之,如东吴战北魏,以吾之长战其之短,岂有不胜不理。

    三败为金兵屠吾百姓,宋人同仇敌忾,人人恨之入骨,大宋万万人,纵使金兵以一敌三,吾宋人百倍于金兵,岂有不胜之理。以战促和方乃上策。

    治国韬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乃愚生之愚见,陛下圣明于世,心中定有平国之策,愚生不才,勉之,勉之。

    江枫和柳志杰走出殿廷,守在皇宫大门之外的江小鱼见二人出来,快速跑到二人跟前,询问状况。二人相视一笑,不语。江小鱼着急道:“柳公子怎么也学我家公子一样,又非女子,何故作矜持呢?”柳志杰道:“小鱼,这你就不懂了,先不说了,回去客栈好好吃一顿再美美睡上一觉再说!”说完柳志杰伸了一个懒腰,江小鱼见二人如此淡定,便不在过问。

    殿试过后,诸考生便是等待放榜,而这一时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态。有的人会焦躁不安,度日如年,心里即期待放榜的时刻到来,但也害怕放榜的时候名落孙山,寒窗苦读付之东流;有的人则作平常心,该吃就吃,该睡就睡,彷佛将自己置之于外。

    江枫和柳志杰就属于后一种人。江小鱼到不然了,只见他一天要在客栈进进出出好几回,并不是江枫要他去办什么事,而是他跑去放榜的地方来回盯梢,生怕错过了放榜的消息,真的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借着离放榜还有好些日子,江枫应邀,和柳志杰一道将京城的各个名胜古迹逛了个遍,好吃的酒楼,街头小吃也吃了个遍。

    汴梁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话说金兵分东西两路大军进攻汴梁城,而东路大军离汴梁城已不足百里,所以城里的人更是人心惶惶,往南而逃的人更多,汴梁城日渐空城一般。

    面对着此情况,江枫三人只得窝在客栈里,好生无聊不说,这可把江小鱼给急坏了。

    江小鱼又想踏出房门,江枫见状,便道:“小鱼,你这是又要干嘛?”江小鱼道:“我要去看看有没有放榜。”江枫放下手中的书,道:“如果放榜了,自然会有人通知的,你又何必跑来跑去呢?”

    江小鱼道:“那可不一样!别人通知是别人的事情,我去看是我的事情,两者可不同哩!再说了,放榜的时候,我能站在最前面,将第一手好消息带回来给你们。”

    江枫还想说点什么,柳志杰坏笑了一下,接着道:“江兄,这你就不懂了,人家小鱼身材矮小,不抢早的话,估计挤不进人群中去。”

    江小鱼朝二人扮了一个鬼脸,径直往外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