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马执枪

暗流

    在李卫安率领十万大军驰援南关到后来带三万铁骑飞奔淮化这期间祈军曾短暂停止攻城,但当三万骑军的离去后祈军发起了更猛烈的进攻,似乎祈军主将毫不在意人数伤亡的不计其数,只想用人命填下这座已是摇摇欲坠的关隘。

    南关将军府内,除了在城墙督战指挥的将领之外,宋军的实权将军们都齐聚一堂。为了容纳足够的人数,大堂内原本的部分装饰全部移出,只留下摆在正中央的南关大型沙盘和挂在墙上的地图。

    所有人都盯着沙盘,南关目前的受损情况,双方兵力分布及一系列情报全部都标注于上。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南关已处于劣势,光需立即修补的地方就不下十处,守军需要防守用的器械也开始见底。尽管对南关物资的支援已经出发,但三角防线已有其二受到进攻,只靠剩下的一城难以支援。

    主持会议的是南关主帅刘涵,暂时只挂了个虚名的周绮年和朝廷新派到南关的督略使何承平。周绮年对这位中年人的到来非常吃惊,他原以为朝廷会派一位非任何党派势力的人来,最后竟是来了一位三大世族中的何氏。

    这个何承平是何氏族长的表弟,在满是锦鲤的都城也算的上独树一帜了,自幼跟随其父读书。在亲眼见识了北境沙场后便弃文从武改读兵书,立志成为那荡平北寇的第一人。

    周绮年对此人并无恶感,更多的是敬畏。周绮年的父亲也曾称赞过此人。但周绮年没有把父亲的评语放在心上,毕竟比起他的夸奖,还是爷爷的更有含金量,但仍不能轻视。这样一位才人来到南关对当下处境的他而言并非好事。因为他有权与周绮年一起指挥李卫安带到南关的援军,甚至有可能直接剥夺他的军权,独掌那一支宋军。

    南关的最高统帅刘涵环视了一圈,缓缓说道:“诸位,目前祈军攻势猛烈,城墙的损坏程度也已经逐渐濒临底线,城内物资也开始供应紧张,但是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针对祈军的进攻,我们能不能守住这座城,甚至有没有可能发起反攻,拒敌于国境之外。”

    刘涵示意负责粮草,兵员等后勤工作的官员上前通报后便低头与身旁的嫡系部将对着南关沙盘窃窃低语。

    除了初来乍到的周绮年与何承平在此没有势力关系显得孤立外,堂内的将领们全部开始交头接耳讨论问题。

    周绮年偷偷打量了一眼与自己相隔几步的中年男人,见他神情自然,无视周围的嘈杂环境低头仔细观察着沙盘,眉头时而皱紧时而舒展看上去怡然自得,似乎当下严峻的局面并不足以让他慌张。

    看着他这副模样,再配上何承平那张略带风霜的脸,周绮年内心深处不禁感叹真是风流。男人之间的好胜心让他自我感觉略处下风于是缓缓转身细细打量地图,眼不见为净。

    刘涵看着嘈杂的大堂,南关势力错综复杂,而看似他决定给这些人一个选择的机会,让他们今日立于这堂内参与决策,实则却是决定在今日做个了断。

    在各级官员汇报完毕后刘涵开口说道:“除南关外,淮化也遭受了严重的进攻,目前我们与其他两城已经无法协同作战。我军兵力虽然占优,但南关地势片略狭隘,铺展不开,无法形成优势,而且粮草也开始告急,我们需要打破当下的局面。”

    “那朝廷对我们的支援呢?”一名将军开口问道。

    许久不曾开口的何承平说道:“朝廷对我们粮草军饷上的援助已经开始运往南关,但按当下的情况,等粮草送来南关还在不在我手就不好说了。”

    刘涵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铺展开来说:“这是祈国那边细作传过来,我知道开战以来在场的将军都很诧异,为何我军和祈军的差距如此明显,这封谍报就是答案。”

    刘涵递给身旁的官员,官员朗声读道:“祈国高修明面十万大军,实则兵分多路,总兵力预估二十余万,不可确定为祈国王廷与朝廷的矛盾所致。二十余万大军暗藏玄机,此举可确定是对我大宋的全面战争,敌首要目标为夺取南关……”

    刘涵抬手示意到此即可,环视一圈沉声说:“不妨给各位透个底,这段时间我军已减员不下四万,预估祈军减员六万,我们兵力还是占优,但是十年太平已经让太多人不会打仗了。”

    “死守南关必定被破,在李将军还在南关期间祈军也短暂的停战,所以我在那时便自作主张召集了原来全部的边军老卒,他们比起后来的新兵仍然保留了当年的血性,如果今日在座的各位都不愿将来就这么死去,那么我会亲自率领那支队伍出城作战,为增援争取时间。”

    毫无疑问刘涵的一番话引起了大堂内诸多将领的共鸣,一时间众人激动不已纷纷高声请战。

    周绮年环视一圈,神情诧异道:“如果出关作战就得经过分部的同意,为何兵部驻南关分部的人不在场?”

    “南关,淮化,临淋三城相互扶持,作为边关重镇直面敌国的第一道防线,三城部署了大量的兵力,尤其是在北嘉关失守后。南关距京城遥远,边军的调动无法及时传递给兵部,倘若交由边关守将掌控难免催生出异心,于是兵部便在南关设立了分部,一旦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调动都需要上报分部。”

    周绮年直视着刘涵说:“刘将军那颗赤胆报国心我非常敬佩,我想知道刘将军已经召集了多少人?”

    刘涵微微一笑道:“五万边军老卒愿意为国牺牲。这五万人在我看来真是不值当!周将军常住京城应该也在朝中听到过关于南关的风声,有多少人真的把南关边军视作大宋战力?说句实话,如今南关错综复杂的势力情况就是那些人的手笔!他怀疑我们这些将领拥兵自重甚至是通敌叛国,对南关处处制衡。”

    刘涵转身面向刚刚还在高声求战现在却沉默不语的众人说道:“很高兴能看到诸位刚刚的支援,但话已经说开了就不用演了。我军到现在还不能一心抗敌的原因不就是各位的存在么?所以很抱歉你们不能再活着了,我会对外宣称诸位英勇殉国,我全体将士将视你们为榜样。”

    “至于何将军与周将军还有那七万援军,呵呵,从你们来到李卫安走那七万人竟是一个都没有投入战场!我不会对你们动手,但也希望别拖我的后腿,我只想保住这座城。”

    这一日,南关主将刘涵肃清异己,独掌南关军政大权。两日后,刘涵亲率五万老卒出关血战一日,迫使祈军暂停对南关的攻势。

    周绮年静静地坐在营帐内,回想着那日刘涵说的话。在大宋境内施行的军制是太祖皇帝立国之时便制定的,到如今多有修改但大体不变,在这样的军制下很容易就可以孵化出一个手握兵权的一方将军。而大宋境内如刘涵一般手握如此大量兵马的将军竟是不下一手之数,但像刘涵一般对朝廷忠心耿耿的就不知有多少了。朝廷对这些将军的提防在所有人看来也是在正常不过。

    周绮年叹了口气,军制改革一事阻碍重重,就连以效忠皇帝为家训的李氏都或多或少的暗中渗透了数支军力,其余两家更是疯狂至极。朝中甚有传言称何氏早已将其本家所在的宜州视作自留地,对那里的军队干预堪比私军!而这些被渗透的军队却都是由朝廷出钱养着,这无疑让皇帝陛下愤怒万分。

    明面上出手困难重重,那便只能暗地里分化了,这也是为什么南关作为边关重镇却仍然大小山头林立。因其独特的军事优势和重要性,朝廷对南关暗中的渗透尤为卖力,可大敌当前却无法一心抗敌,这也是让刘涵那日不惜得罪朝廷也要杀掉那批人的的因素之一。当日在会的人里最次都是独掌了上千兵马的旅长。

    “真是难为刘涵还肯为大宋守国门了。”周绮年喃喃说道。

    一名守门的卫士这时走入营帐汇报说道:“将军,何督略使在门外想见你。”

    “何承平想见我?”周绮年诧异的同时让卫士将人带进来,心中不免暗自揣摩是何用意。

    一身青衣的何承平走了进来,他神情自若笑着说:“第一次和周将军共事却没私下拜访总会显得我们二人有矛盾不是?”

    周绮年面无表情的说道:“何大人有事就说事不用客气。”

    何承平毫不见外的坐了下来,环视了一圈缓缓开口问道:“你知道影子吗?”

    见着周绮年一脸疑惑的表情,他开口解释道:“影子是我朝直接受陛下掌握的一个谍报组织,它由当朝的李宰相与程首辅共同建立,它的前身是太宗皇帝设立的一个组织。影子不仅继承了它的前身而且在两个大人手中发扬光大,当下的格局中各国都有影子的身影,如影随形。”

    周绮年沉声说道:“何大人跟我说这些是想告诉我南关也有影子插手?”

    何承平微微点头继续说道:“不仅仅是插手,事实上那一日刘涵所杀的人里就有影子。不妨再透露点,刘涵率领的五万人里也有,他手下的嫡系部将也有,甚至于他的枕边人也有。”

    听到这话周绮年大受震撼,影子对南关的渗透竟然达到如此地步。他盯着何承平那张带有微笑的脸道:“何大人为何要跟我透露这些,你又想我来做什么?”

    何承平看着周绮年说道:“我知道你在我出任督略使的时候就非常疑惑为何是世族中人来担任此职务,陛下真就放弃这大好机会?但你应该也能凭借我刚刚的话猜出我真实的身份吧?”

    外派作为督略使来到南关,知晓影子对南关的渗透情况…周绮年看着何承平的眼睛一字一句讲道:“你是影子,而且职务不低。”

    何承平挑了挑眉夸奖道:“真聪明。”

    他继续说道:“当然跟你讲这些不是无缘无故,影子的事只要你在朝廷呆的久些迟早会知道。至于南关嘛,我需要你做好随时和刘涵开战的准备。李卫安剩下的七万人我会留三万步卒给你,至于到时候打不赢是撤是战你可自行决断。”

    周绮年皱着眉问道:“为何要与刘涵开战?”

    何承平终于收起了那副怡然自得的微笑,面无表情的说:“因为他大概率投敌了。”

    “你有证据?”周绮年追问道。

    他叹了口气道:“掌握了一部分,但不够齐全。他藏的太好了,要不是他这段时间计划对那些人动手,我们也很难发现端倪。”

    “为什么要我带兵与他作战?”

    “嗯…这个应该可以说。在那次袭杀中南关大部分掌握力量的影子都被杀了,手上的力量全被收编,我没可能带人去杀了他,暗杀也不可能,但是你与我共掌那七万人,所以由你出面最适合不过,顺也算便给你点机会,毕竟你也想将来在朝中有话语权不是?”

    明明是要我去平叛还说给我机会?周绮年撇撇嘴内心吐槽到。

    似乎是看出他内心所想,何承平严肃的说道:“你最好不要以为这是平叛。起码不是势均力敌的平叛。”

    “当我们得知刘涵有可能背叛的消息后便迅速作出反应,事实上是刘涵对其嫡系掌控的极其严密,策反就很难了。再加上那些被杀的人的力量,搞不好你要与整个南关的军力抗衡。”

    “我知道你想问我去干什么,在我们的判断下认为南关是保不住了,但其他两城还有机会,所以我要率军去淮化。至于你则要给我拖延时间,只要一日即可,报酬就是那三万人的指挥权。”

    “像你这个年纪就独掌一军已经很不错了。”何承平补充说道。

    他看着正思索的周绮年道:“还有问题吗?

    三万人的所有权加上影子的人情…一番权衡利弊之下周绮年摇摇头答道:“可以,但是我要把一万步卒换成一万骑军。”

    何承平站起身来说道:“好,那你就多准备吧。提醒你一下,最好别出军营。”

    说完何承平便起身告辞,只是当他转身背过周绮年之时,脸上那副笑容便以消失无踪。

    还有一事其实他未对周绮年说明,影子真正察觉到南关出了问题其实远在刘涵计划对南关肃清异己之时。而且影子们不仅对南关的丢失持悲观态度,他们一致认为三角防线除非得到朝廷真正的支援,否则内部斗争加外上来二十万大军根本无法抵御。

    早在一年前祈国细作就开始大幅度针对南关范围的影子使得其在南关的影响迅速扩大。一旦刘涵真的投敌,那么就不可能绕开他与周绮年,所以对他们二人的袭杀也在所难免,而他作为影子的事实就会被发现。刘涵也就会明白他的计划已经暴露,届时就不再是暗杀,而是围剿。

    周绮年不可能活得下来!

    那给周绮年的三万人中自有他手下的影子,一旦周绮年死在战场上,影子会迅速接替他指挥残余的军队按计划路线撤离。

    在计划开始前他手下的人会尽力保住他活着,让他死在沙场上也算得其所哉,这也算他对周绮年的一点赔偿。

    作为影子,这种事他已经做的太多,这个职责最不需要的就是怜悯。影子是大宋的影子,他们的责任就是要让这个国家存在下去,无论是什么样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