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窝囊废们的人生剧本

第二十六章 奇葩的入学考试

    放在任何一个时代,学知识都是巨大的诱惑,人类似乎有天生的好奇心。

    想要给一万多人设计一场公平的考试,却是一道难题。

    一个是考试有成本,人家付出了时间,甚至还要从城市的一角走到共乐区来。

    二个是出题不能偏,偏了就无法顾及公平。有的人会,有的人连听都没听过,那就会被认为是不公平。

    按照老马的设计,即便每个班都满额运转,第一期夜校,也不过能容纳800个名额。

    算起来,差不多是后世一所乡镇中学的规模。

    只不过,这里学的课目,并不适合统一授课。

    经过三天,秉昆给出了考试方案。

    老马领着一群老师,聚在一堆儿,商讨了半天。发现实在没什么可以增删的地方,如果说多了,可能责任就跑到自己身上了。

    考试第一项,各自选方向。也就是文理分科,想要学生活技能的,或者学文化知识的,那就来文科。想学生产技术的,去理科。

    分科报名,只能二选一。

    分了文理之后,文科要填写上下句,主要以报纸的常规内容为主;理科简单一点,主要是一些数学题和生产上的工业常识。

    考试之后,根据分数,进行面试。面试主要考察一下学习的规划和是否选对了方向。

    总体差不多就是个艺校招生的模式,说先进,那肯定是扯淡。核心是让人觉得公平,不至于闹出什么舆论。

    方案通过之后,自然是编写卷子,印刷考题,张贴考试规则,组织考试和复试。

    这回秉昆可不干活儿了,他要是出题跟管理考试,怕不是光字片都能让人围的里三圈外三圈。

    快下班了,一把拽走蔡晓光。

    “今天你请客,给我改善生活。”

    小舅子说话就是仗义,一丁点儿不带客气的。蔡晓光刚出了几趟肥差,兜里不缺两票肉票,本来是攒着给周蓉的,这就被盯上了。

    “你不是有那群哥们么,还跑我这来打秋风,不知道我咱这点好东西,都是有用的啊!”

    秉昆没搭理他,一副爱给不给的气人样,下了楼,骑上车子就走。

    没辙啊,有求于人。蔡晓光不得不后面跟着,溜溜的奔着吉祥饭店就去了。

    要说吃副食,什么枣糕、绿豆糕、槽子糕,这些玩意儿得去和平大街;买肉制品,什么红肠啦、肉罐头啦、猪头肉啦,那要去三马路;可是要提起来吃荤饺子,必然首选老吉祥。尤其是肉三鲜馅儿的,吃一回能香半个月。

    地方离着拖拉机厂有六公里多,俩人骑了一身汗,到地方一看时间,花了十分钟。

    为啥飞着骑呢?水哥说这地方,一种馅儿一天就卖200个,先来后到,卖完拉倒。

    秉昆提前跑路,又一阵猛骑,就是为了赶在别人下班之前,先把单子下了。

    价格倒是不贵,八毛钱二十个,一人最多点一份。但是配合着定量,还得交面粉票和肉票。

    蔡晓光付了账,秉昆正从后厨洗了脸回来。

    “你说,我这也是为你们家办事儿。你小子还敢熊我,等你姐回来,看看我给不给你告状。”

    秉昆一甩头发上的水珠,斜着眼睛冲对方发笑,一时搞不清,到底俩人谁是大人,谁是小孩。

    蔡晓光低头认服,“行啦!说吧,这事儿到底怎么操作?”

    “你不是听见了么,我负责设计考试制度,那几个老师负责出题,到时候复试搞成教师小组。你问题目,我这也没有啊!”

    小蔡歪着头,观察秉昆的细微眼神,想看出虚实来。“真不拿你姐当回事儿啊,那你是不是也该考虑你小光哥的感受啊。”

    嘿嘿一乐,转身从柜台边的冰水桶里捞出来两瓶汽水,秉昆故意说的声音若有若无,“关键是....知道了吧...”

    肯定是被刷了,早就发现秉昆越来越皮。跟两位校长都干打哈凑趣儿,更别提对自己了。接过来汽水,一口闷了半瓶。自己怎么就栽到他们老周家姐俩手里了呢。

    “不逗你了,你这是关心则乱。你想想,一百个取八个。能出啥高难度的题目么,不得被人投诉为某些人暗箱操作啊。考试,主要是为了分批。最先来考试的,肯定是最着急的。他们要等的是个顺序,考没考上,眼前也看不出来好处。只要能拿着一根条子,证明自己是个上进的青年,对于很多人,就已经足够了。”

    蔡晓光若有所得,担心的情绪,就着冰汽水,下去了不少。

    “那周蓉,也不是这次能必然选上啊?”

    “你又来了不是,选不选得上,不还得看复试么?复试要不要原岗单位的支持,是不是要符合个人发展需求?”

    蔡晓光一点头,喔,原来是这样啊。这小舅子,良心大大滴坏。

    公示期过了之后,重新报名开考,时间正是青年节这一天,正好周日。

    考试地点,借了拖拉机厂的中专学校,一次能考400人,大家轮番考试。

    光字片的小伙伴都来了,连涂自强也报了名。

    郑娟排在上午九点头一场,提心吊胆的拿着准考证跟着往前走,听见监考官喊了座位分配,特别紧张的在考场里坐下了。

    她报的是文科,选修的是妇幼护理。生怕自己考不上,提前买了好几本书自己在家预习。

    卷子发下来,通读一遍,发现一道专业技术的题目也没有。

    第一张卷子,除了词句填空,就是语录背写。第二张难一点,有图形辨认,和名词连线,最后还让写出十条街道的名称。

    考试时间只有三十分钟,答不答完都要交卷,否则老师拿卷子走了,算你白考。

    周蓉特意多请了一天假,提前就回来备考了。不过没敢回家,找了个招待所住了一晚上。

    她报的是理科,因为不知道哪个奇葩,把传记采访写作,硬给划分到“说明书撰写”类别了。

    也是两张卷子,第一张考了简单的统计数学,第二张上是用400字给自己的家人写一份小传。

    这对于周蓉不难,甚至感觉简单的过分。蔡晓光说的夜大,怎么就是个高中的水平?要不是说有省大的教授任课,她都想不考了。

    下午六点,想要挤进第一批的报名者,全部考试完毕了。

    今天,吉春最热的话题,不是报纸头条,也不是五四青年节。

    而是这场只有排名,没有分数的奇葩考试。

    比如光字片小团体里就有一种言论:这题目是不是太简单了,这玩意还能叫大学么?

    他们是兴奋的忘记了,后面还有一场复试等着呢,那才是让他们大吃一惊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