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1644年当皇帝

第十章 天牢人才多啊

    这是个大才啊!

    听着李遇知的话,朱由检心潮澎湃。能以一己之力轻松调动近百万石粮食,到那边弄个几十万两银子还不是玩似的。

    朱由检内心突然有种大明或许有救的幻想。

    李遇知还在继续说,“百姓感其治理之恩,在其离任之时,苏州百姓扶老携幼相送百里,更是在州内为之建立生祠。”

    “生祠?那不是魏忠贤干的事吗?”朱由检心中闪过一些疑惑。

    而陈演察言观色,连忙说道:“陛下,这生祠乃是一些不晓事的愚昧百姓所为,当地官员早已将之拆除。但十府大小官员多数都曾在张国维手下效力,地方百姓对之也是感恩颇多,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蒋德璟接过陈演的话道:“陛下,当其因罪下狱之时,苏州、山东都曾派遣士绅代表奔赴京师为之求情。目前仍有滞留京师不肯归乡者,足见百姓对之爱戴之深。陛下若想派人去江南号召江南士绅为国捐饷,没有官员能比张国维更加适合。”

    朱由检点了点头,向王承恩道:“拟旨,立即放出张国维。”

    听完他们的话,朱由检明显感觉张国维绝对是个大才。而且他的人缘应该也不错,毕竟能让内阁首辅、吏部尚书、户部尚书三个人同时为之说话。

    之前他们对话,可没有这么和谐的一幕。

    大概没有料到崇祯帝会这么轻松就放出了张国维,蒋德璟先是一愣,沉默了片刻,接着再上前一步道:“陛下,孙兵部生死未明,朝廷急需派新的三边总督前往陕西。臣举荐一人,定可担当此任。”

    朱由检满脸笑意。看到了吗?这就是忠臣,总是想着为皇上解决问题。“蒋爱卿真是朝廷的中流砥柱,快快说来。”虽然朱由检不会真的派遣三边总督去陕西当肉包子,但人才吗?总是多多益善。自己大不了让他干其他事。

    蒋德璟受了鼓舞,直身朗声道:“原湖广巡抚余应桂清廉自守,精敏睿智,善于御下,可堪重任。”

    “原湖广巡抚?怎么又是原?”

    朱由检心中突然有种不好的感觉,侧过头低声问王承恩道:“王大伴,这个余应桂不会也在天牢吧!”

    王承恩脸色一红,不敢看崇祯帝,点头道:“是的,陛下,他也在天牢。”

    看崇祯帝一脸无语的样子,王承恩接着道:“余应桂担任湖广巡抚之时,率部贸然攻打已经归顺朝廷的贼军,期间杀戮甚多。兵部尚书熊文灿上书弹劾他破坏抚局,杨阁部嗣昌也指责他不遵号令,因而朝廷将之下狱。”

    朱由检沉默着,大脑在飞速运转。熊文灿、杨嗣昌,这两个人已经死了有好几年了。湖广,抚局,那针对的应该是张献忠。

    余应桂大概觉得张献忠不是真心归附朝廷,这才想通过主动进攻他们来破坏抚局,后来张献忠果然再次反叛。

    从这点看,这余应桂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

    看来,这人或许也是个不错的人才。

    但蒋德璟举荐这样一个人担任三边总督,真的合适吗?

    一个在牢中关了好几年的人,真能知道外面形势的变化?

    明智干练如孙传庭,在被放出监牢时还向崇祯帝保证“五千精卒足以破贼!”但他哪里知道,昔日四处流窜的闯贼早已不是他领着几千精卒就能随意能击败的了。

    但承诺已下,孙传庭也只能硬着头皮出战,结果大家都知道,兵败身死。

    这余应桂能比孙传庭更有能力?

    朱由检完全不信。

    传庭死而大明灭。这句话深深点名了孙传庭的能力和他对大明的意义。

    但余应桂在监牢里关了数年,与外边的官场的牵连不是很深,且本身应该有点能力。自己身边无人,或许可以暂时用上一用。

    朱由检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猛的抬头看向王承恩,眼神里带着惊奇。

    这家伙,也不简单啊!

    一个内侍太监,竟然对宫外的情况这么清楚,连数年之前官员的任免都知道,这不由得不令朱由检吃惊。

    而此时的王承恩却依旧弯着身,头深深向下埋着,一副毫不起眼的恭谨模样。

    在王承恩身上停留良久,朱由检重新收回目光,看向蒋德璟。他直身站着,脸色沉静,但眉头紧缩,而嘴角微微上翘,带着一股难以言明的怪异表情。

    朱由检有些不解,但突然间有种很奇怪的感觉。心里猛然一沉,暗想,这蒋德璟不会是故意来嘲讽我的吧!

    举荐一人,在天牢中;举荐另一人,还是在天牢中。

    难道在外面当官的都是庸才,关进天牢内的都是人才。

    那谁把他们关进牢中的,我呀!再将他们放出来,这不是生生抽我自己的脸吗?而且抽一次不够,还要抽第二次。

    难道我大明皇帝就不要面子吗?

    朱由检摇了摇头。

    应该不会,这蒋德璟只是喜欢怼人。绝不是针对我,绝不是,怼我这个大明皇帝对他有好处吗?

    但是这时候却不能轻易放他们出来了。这皇帝的脸面还是很值钱的。

    朱由检想了片刻,心中打定主意,强装欢笑道:“蒋爱卿啊!你举荐的这两人都甚好,但朝廷纳才,多多益善。我想除了他们两人之外,还一定有一些沧海遗珠,不被朝廷所发现。你们在座的都是朝廷的肱骨之臣,正应该多多向朝廷举荐良才。你说是吧!陈阁部?”朱由检把头转向陈演,柔声问道。

    从之前的话语中,朱由检明显感觉到陈演最顺从自己,因而想从他这里找个台阶下。只要他举荐一个与之不同的,是不再天牢里面的。自己再一起加以任用,那一切就不会显得那么明显了。

    陈演没料到崇祯帝突然叫他,顿时愣在当场。等崇祯帝第二次叫他,才回过神来,抬头迎上崇祯帝殷切的目光。他连忙低下头,“臣……,臣无……?”

    “无?”崇祯帝低声重复了一句。

    陈演脸色顿变,心中惊恐,连忙道:“臣有,臣有良才举荐,原保定总督侯恂。”

    朱由检欲哭无泪,“怎么又是一个原?”

    果然,当朱由检抬头看向王承恩,后者又深深的点了点头。

    朱由检哀叹一声,“天牢人才何其多也!”